商业银行信用卡“中期成绩单”:发卡量放缓,不良率整体小幅提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老盈盈 随着2022年中期财报的相继披露,上市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成绩也逐渐清晰。数据显示,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正在进入存量时代,差异化、场景化已成为行业趋势。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在信用卡发卡量放缓的背景下,作为衡量信用卡活跃程度的信用卡贷款余额指标,部分银行也出现了下降。
对此,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这与疫情影响叠加人均持卡数量达到新高后续增速乏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有关。此外,由于疫情影响和信用卡贷款逾期认定时点前置等原因,无论是国有大行、股份行还是小银行,信用卡业务不良率普遍小幅提高。
发卡量整体放缓
根据相关财报数据,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在今年上半年末的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64亿张,较上年末增长0.61%;而2021年6月末的时候,工商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62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83%。而在贷款余额上,工行信用卡这项指标为6581.37亿元,比上年末下降了4.94%。
邮储银行今年上半年信用卡新增发卡330.81万张,结存卡量达到4258.93万张,较上年末增长2.48%;而对比去年同期,该行信用卡新增发卡466.97万张,结存卡量达3,985.91万张,较上年末增长8.32%;邮储银行今年上半年信用卡透支余额较上年末也出现了微降,下降了0.17%。
股份行中,2022年6月末,招商银行信用卡流通卡量为10462.34万张,较上年末增长2.16%,而上年同期增速为2.28%。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卡量7088.11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而去年同期增速是 3.6%。
中信银行在去年6月末信用卡累计发卡9683.18万张,较上年末增长4.55%;今年同期增长也明显放缓,今年6月末,该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0341.79万张,较上年末增长2.07%。
对于信用卡发卡数量放缓的原因,多位信用卡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影响的因素并非单一的,包括近两年开始,信用卡整体的新增发卡量增速下滑,人均持卡数量达到新高,后续增速乏力;而且今年疫情影响也比较大;另外,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多头授信的管理等,这些都会影响到银行发卡数量。
7月7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也要求银行应当合理设置单一客户的信用卡总授信额度上限,同时不得对已办理分期的资金余额再次办理分期,不得对分期业务提供最低还款额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消费金融业务从高速发展到成熟阶段,信用卡已逐渐进入存量时代,银行需要改变“重拉新轻留存”的经营意识,不能一味追求规模。
不良率整体小幅攀升
此外,记者还发现,今年上半年,银行信用卡业务不良率在普遍提高。
国有大行中,工行、建行、农行、交行、邮储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分别2.24%、1.44%、1.24%、2.66%和1.82%,较上年末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股份行中,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分别为2.03%、1.92%、1.67%、2.15% 和2.73%,也均较上年末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中小银行的情况亦类似。例如,南京银行信用卡不良率2.33%,较上年末增长了0.53个百分点;上海银行不良率1.94%,较上年末增长了0.29个百分点;锦州银行信用卡不良率1.13%,较上年末增长了0.54个百分点;徽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2.47%,较上年末增长了0.35个百分点。
资深信用卡研究人士董峥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2021年信用卡贷款逾期认定时点前置,即由下一个账单日提前到本次账单的还款截止日;不良认定标准亦由逾期90天调整为60天,即逾期60天以上的信用卡贷款全面认定至不良,叠加疫情的影响,导致银行卡不良规模所有上升。
对于不良率提升的原因,部分银行在中期业绩财报上也作出了解释。例如平安银行表示,信用卡应收账款受疫情和经济环境变化,以及2021年四季度应监管要求调整信用卡逾期认定标准影响,新户逾期率有所上升,但该行已主动收紧贷前策略,增加优质额度投放,同时加大贷后催收力度,持续改善新户品质。
招行则认为,疫情及外部环境对居民就业及收入造成较大冲击,部分客户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受到影响,消费信贷类业务入催和回收指标有所波动,叠加2021年信用卡贷款逾期认定时点前置和零售贷款不良认定标准调整的影响,消费信贷类业务不良额和不良率均有所上升。
深耕场景化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信用卡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场景化经营正在逐步成为行业趋势,不同的银行深耕场景有相同之处,但差异化经营是信用卡存量时代至关重要的一步。
当然,发卡机构也在不断探索丰富场景和产品权益配置,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比如,有的银行以汽车生态圈为主进行深耕,有的银行则以绿色金融为主进行深耕。
比如,202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主要深耕车主客群的生态化经营,聚合平安集团内车生态资源,进一步完善以加油权益为主,洗车、停车、充电、保养权益为辅的一站式全方位车生态经营体系;在口袋商城经营方面,平安银行信用卡加强积分场景搭建及联动,打造基于用户行为的“千人千面”商城内容;外部战略合作方面,通过与多家头部企业在消费场景、支付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共同经营、共建生态。
浦发银行则在绿色金融场景上深耕。该行信用卡业务推出“绿色低碳1.0”主题优惠活动,整合积分、商户、购车、出行4大场景。该行表示下阶段,将重点推进“绿色低碳2.0”方案落地,推出浦发信用卡特色碳账户、绿色积分产品,推出浦大喜奔APP绿色低碳专区,打造更加专业、全面的绿色低碳服务场景。
招商银行则是拓展外部生态伙伴和汽车生态圈“双管齐下”。一方面上半年推出招商银行抖音联名信用卡,通过洞察年轻客群的兴趣与需求,加强优质客户获取;另一方面以绿色低碳为主题,通过“掌上生活”和“招商银行”两大App,与多家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联合打造“新能源专区”,同时配合政府激励政策,通过商户端和客户端优惠促销,加大汽车分期资源投放力度。
近一两年,在信用卡业务“异军突起”的南京银行,2021年推出NCard数字信用卡,今年更推出了行业首创的付费会员体系,搭建N+会员支付、还款、分期的用卡生态圈,以“付费会员形式萃取核心客户”的新玩法,打造NCard信用卡综合收益新的增长点,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将更多客户纳入其综合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