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momo,大厂工作,在星巴克兼职

2023-09-01 12:07:15 - 界面新闻

文丨赵景宜

豆瓣网有个“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5万多成员,他们都渴望从事蓝领工作,以摆脱某种精神困顿。小组简介写着:“社会惯性里,坐办公室的白领生活永远比草坪修花的工人生活更值得憧憬。可是,不开心的人却越来越多,焦虑、抑郁现象越来越普遍。其实,人生何其短,生活的终极目标难道不是开心吗……”小组成员分享着各种“轻体力活”的体验:客房服务员、寺庙义工、监控员、大学生家政、酒店前台、叉车司机、超市理货员、外卖员……不过,许多帖子更新到最后,往往展示了这些工作的不如意:低报酬,不只代表生活没有保障,也往往意味着低尊严。

比如某大厂运营,转战超市收银员:“这工作不怎么需要动脑,主要是比较机械的扫码,一开始的时候会有点紧张和新鲜感,做到两个月,确实有点无聊了。”

比如某211学校硕士,决定体验生鲜分拣员,这工作让ta感到不受尊重:“XXX!你干嘛呢!!磨磨唧唧的!“、“跑这么慢,还想不想干了?不想干就滚!”。

比如某应届生,结束了不愉快的实习,想要去奶茶店工作:“奖金经常拿不到(过于严苛的考核标准);休息是缩水的(大概一个月三四天);加班是常态(一天干12小时也是常有的)。”

……

在现实生活中,阿淡的标签很多:名校毕业、大公司职员、江浙沪独生女。而在豆瓣的“轻体力活”小组,她的网名是momo,这是一种隐身人的代称,发言者往往放弃了个性的头像和ID。

阿淡生活在上海,收入较高,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几乎没有下岗的风险。但工作氛围和对未来的迷茫仍让她感到焦虑。突破舒适区,还是温水煮青蛙?某天夜里,她心血来潮,向星巴克投出一份简历。经过简单的沟通和线下面试,她成了星巴克的兼职店员。

在豆瓣小组,阿淡分享了自己兼职的经验:平日当白领,周末做咖啡。很多人深有同感:“大厂8年文职,真的很无聊很无聊很无聊。”“我有这个想法很久了,但是怕时间不够,一直没敢投。”“我也是如此,工作不仅无聊,开不开心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为人怎么样……”

阿淡的回复是:“可以尝试一下,但这可能也是围城。但人生本身就是围城,多个体验不是坏处。”

以下来自阿淡的口述:

今年四月,我的状态不太好,对前途很迷茫。一天晚上,我突然想到了投简历给星巴克,给生活增加一些刺激。在本职工作里,周围都是学历高、一直做白领工作的人。我也是一路读书,最后来了上海。但我并不喜欢这些比较精英化的同事,他们总有一种自视甚高的感觉。或者说,在公司,比起做事,他们更重视人际关系。这让我觉得很累,没意思。

我想,如果和轻体力工作的人在一起,没准会感到更加充实。这来自一位朋友的启发,他是东南大学的工科博士,但有点读不下去了。他说,读博很孤独,始终一个人,好像看不到尽头。于是他尝试去海底捞当服务员。没想到工作很累,需要一直跑来跑去,从厕所到零食台,还要到处收拾碗筷。他只干了半天就走了。他很佩服我,去星巴克兼职,能做这么久。

我想,也许是因为我体力更好吧。刚去星巴克没几天,就碰上了世界地球日4月22号。每年这一天,星巴克会在中午送一小时的免费咖啡。我没有做饮料的经验。店长怕我出错,就让我负责打包。一个小时,在几平方米的空间,我走了一万多步。我没算具体数量,但上百杯肯定有,基本手脚不停。

就这样,我打两份工,双重身份:工作日,在公司上班。周末,星巴克兼职。

兼职的门店离我家很近,走路只用五分钟。我特意选了早上六点到下午三点的班。这样下午我能有自己的安排。比如,明天下午我就会去上影节。比较痛苦的是,每到周五,过了中午,公司同事都特别开心,但我却不开心。

到我这个年龄,朋友们都结婚了,所以周末约会倒不多。而星巴克的工作恰好填补了我的时间空白。每个月,兼职要做够64个小时。如果某个周末我请假了,就要找两个工作日的晚上补班,从公司赶过来,晚上七点开始,做满四小时。

来星巴克上班,对我来说,像是报了一个游泳班。除了学会做咖啡,还能得到一些薪水。刚开始,每学到一个新技能,我会有些开心。我做的第一杯饮品,叫做“黄油啤酒冰镇浓缩”,那天晚班没什么人,带我的老师就教我做。我第一次喝自己做的饮品时,会觉得挺好喝。但熟悉后,变成一种肌肉记忆,这些快乐也就消失了。

来星巴克,对我来说是一种缓冲,像是选择了一种缓期徒刑。我马上就要30岁了,尽管没打算结婚,没有生育压力,但总会有成长的焦虑。

在大厂做一颗螺丝钉,一般做到35岁,绝对没有出路。我一直都想换工作。但前几年疫情,我担心,没准哪一天就被关住,活一天算一天吧,不如先赖在公司。疫情结束后,尽管没有万象更新,但我也该换一换了。时间也变得紧迫,因为我和公司签订的服务期到明年就结束了。

对,明年我可以走了,但这种自由也是在催促我做选择。我当然可以留下来,但这相当于温水煮青蛙。随着deadline一天天逼近,我有一种夜不能寐的感觉。

我的本职工作是在上海某互联网大厂做文员。这几年我的薪水没有调涨过,成长空间也很小。我们组目前一共三个人:上司、关系户,还有我,也是唯一干活的人。

我们属于人力资源部门,存在感很低。我的性格很敏感,身处这种很边缘的位置,对别人的反应想得很多。去找其他同事沟通工作时,他们和我说话,眼睛像是在天上飞那种。你去请求办一个事,他会笑嘻嘻的和你打太极。我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可能是他看不起我。也许是,我的工作不能给公司带来直接效益?

人力部门主要负责招聘,和各业务部门对接,但有些同事对外会宣称自己是管理层。有个同事和我一样大,也是95年的。他甚至对外说自己是高管,对应阿里P8的级别。我觉得很好笑:就因为平日里接触过一些公司高层,就产生了错觉,对自己认识也不清晰了。

我的工作和这些都没关系,我主要负责员工福利、策划节日活动,写一些给公司内部看的团建公众号。这份工作并不无聊,甚至有些好玩。为了写公众号,我会采访公司的程序员、产品经理、设计等不同岗位的人,写他们的故事。因为要打造公司氛围,会推出一些福利、策划,包括礼物、展台设计。有时候我会和做设计的同事合作,定制一些文创产品。

在和其他部门同事的合作、交谈时,还挺愉快的。但在部门内部,我像是隐形的。他们会认为,这些事情不过是锦上添花。员工拿到奖品时很开心,也就这样了。最近几年,我们组的人越来越少。有一位同事在公司工作很久,薪水可能比较高,出于成本考虑,公司把他辞掉了。

总之,没人觉得你的工作重要,没人关心我写的文章。这也有好处,我随便写成什么样都可以,反正没人看,大家不在乎。也没有所谓的KPI,所有评判只源于老板的心情。这样的日子久了,你虽然没有压力,但总有一种很强的虚无感。

你看过了那条新闻吧?一个川大哲学硕士,在媒体工作多年,人到中年去送外卖。这让我感觉被内涵到了,我们这些文科生,哪怕从名校毕业,也可能会在穷困潦倒的边缘徘徊,很难过上小康的生活。

2017年,我从一所985大学毕业。最初回到老家江苏,在一家电视台旗下的网站,当了三个月记者。那时是夏天,40度的高温,也要在外面跑来跑去。忙的时候一天要跑三四场,也不分工作日、周末。有些活动,比如某个讲座、江苏书展等,需要当天写完,尽快发出来。

有位老记者告诉我,2010年以前,电视台也会做一些深度报道。比如去某家工厂暗访,曝光一些产品质量、劳工权益等问题。但这样的报道,在我去的那几年,基本没有了。我们只跑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比如阳澄湖的大闸蟹要开售了,某个学校的乒乓球赛开打了,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那段实习经历让我得出一个结论:大多数记者做的是高强度、低回报的工作。我有点想逃避,不知道未来的工作做什么,就决定读研。

我本想读文学,但分数不够,那所大学很难考,最后被调剂到了西方伦理学专业。那几年我们成天研究康德、斯诺宾莎,反正我也没有读太懂。我只是觉得,继续读书,不过是给自己判了一个缓刑。

三年之后,研究生毕业,我发现自己更迷茫了,而就业环境也更差了。我不想读博,对学术没有追求。就像是逃了三年,但没有逃出一个结果。

毕业时我参加过几场校招,投过腾讯、网易,想应聘一些内容岗位,但连笔试也没有过。有天晚上,我想着不能眼高手低,必须放低预期,不如试试互联网的人力部门?2020年,我得到了这家公司的offer,想着收入还行,就进来了。

有人说,人生是由性格决定的,性格导致了一些选择,选择是大于个人努力的。当时,我觉得比起实现自由,安全感更重要。但工作了几年,自我价值又冒出来了,我想找一找人生的意义。

在电视台网站当记者时,我希望写一些更长的报道。不一定要披露什么,但应该有深度。但最后写的都是三四百字的活动、软文。现在好像更差了,成天写的都是公司发了什么福利。只不过,收入高了。

在公司,即便下班了,你也保持一种standby的状态。比如老板发了一条朋友圈,大家都在点赞,你如果不点,会觉得不安。而在咖啡店,没有派系斗争,没有别人阴阳你,没有职场纠纷。也可能我是兼职员工,所以感受没那么深。至少,这几个月的兼职,我没有感觉。上班就工作,下班就下班,我只是做咖啡、收银、打包。

我从没考虑去星巴克当全职店员,因为收入太低了。据我了解,店长的月薪也就一万多块,和我的收入差不多。要成为店长,起码要在星巴克工作十多年。对我来说,星巴克更多是一种体验,可以看到他者的生活。现在我出去吃饭、点外卖,会更明白,这背后是他人的劳动成果。我知道,做饮料是什么情景,打包是怎样,也就更能共情服务业者了。

当咖啡店的同事们知道我的月薪有一万后,对我刮目相看。他们很奇怪,说你来干嘛?我要有这个工资,下班后就在家打游戏了。我说,就来体验一下,不可以吗?分担一下你们的压力不好吗?

确实,我们的压力不一样。我在上海没有房产,每个月都有租房的经济压力。而他们,每个月就算只赚四五千,也可以全花了。我还是希望能有存钱,心理负担很不一样。

我和这些上海本地人相处,平日里聊天,他们会提到一些家里的事,包括对未来的想法。而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的所谓自我价值,感受到的迷茫,他们完全没有。可能因为我读书太多,读傻了,一直想要找到一些主体性的东西。但这些同事都是中专、大专毕业,只是想把小日子过好一点,明天吃好一点,有时间能打游戏,就很开心了。

我有点羡慕这样的小确信,羡慕那些能从很小的事情中得到足够快乐的人。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我缺乏这种能力。这段经历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同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焦虑,但比我更容易消解。比如买房,或者结婚,都是一些很切实的问题,但我的焦虑好像就没有地方落地。

咖啡店的工作、和同事的相处,一定程度缓解了我的虚无和焦虑感。如果人生没有找到一种意义,那也没关系。作为一个人,日复一日的生活,这本身就有它的意义。

在星巴克的兼职快结束了。面试的时候,我说,大概工作半年就会走掉。

店长都希望员工们推销产品。端午节时,我在朋友圈、闲鱼都发过粽子,但无人问津。朋友圈主要是发给店长看,卖不卖得出去不要紧。端午快结束的时候,我求着一个朋友买了一份礼盒,也就这样了。我打算月饼季来临之前走人,这样就不会有人催我去销售了。

不管有没有销售压力,我也会走的。这是一种契机。就像我在大厂的服务期限有一个结束期,这也催促我认真想想,职场的下一步该怎么走。我还不知道,未来会走向哪里。

(应受访者要求,阿淡为化名)

——完——

作者赵景宜,关心变化中的事物,以及不同人在时代中的具体处境。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