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青年》封面故事 | 淮海战役的炮兵部队

2023-09-01 21:03:11 - 中国青年杂志

开场白:封面里的人和事

朋友!您知道《中国青年》吗?它是国内现存历史最悠久且仍在出版发行的红色主流期刊。它从1923年向我们走来,到今年10月20日就整整100岁了!

“百”在人文意识里有着很深的含义,无论人与物,一旦进百总是值得念叨念叨的。这部历史悠久的期刊给人留下的时代记忆莫过于纸页上的文字,然而,封面有别于文字的律动感几乎让我爱不释手,仿佛每一本都在生动地讲述着里面的人和事。

《中国青年》曾三次停刊、三次复刊。从1948年第二次复刊起,《中国青年》首次采用照片做封面,这时的封面才有了故事。它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发展,特别是1966年之前的18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杂志的面孔如同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状态:解放战争、开国盛典、新政协、新宪法、经济建设;领袖与青年、英雄与模范、知识青年、艺术家和运动员,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中国青年》最具代表性的时代记录,是值得回述的。

这些封面所处的时代早已远去,里面所反映的事件和人物也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因此,为尘封多年的封面附上时代说明,探究当年的遗闻轶事,就成了我特别想做的事情,不仅是对这本杂志的钟爱,也是对时代封面的欣赏和回忆。

那么,“封面上的故事”也将以简要的情节和稚拙的文字,遵循历史的本源,对封面内容不做分类,以出版时间为序,不加或少加评论,不求绚丽的文采和无味的政治辞藻,以一种诚恳和责任,拂去封面的积尘,让这部百年期刊静静讲述那远去的故事。

为纪念《中国青年》创刊100周年,即日起,我们在《中国青年》全媒体推出“早期《中国青年》封面故事”专栏,首先解读《中国青年》1948—1966年之间的封面故事,以飨读者,欢迎读者与我们联系或在“中国青年杂志”微信公众号留言。

专栏主持人:方浩然

早期《中国青年》封面故事②

淮海战役的炮兵部队

早期《中国青年》封面故事 | 淮海战役的炮兵部队

“大炮震天响,战马齐奔腾,人民解放军全国大进攻,

从东北到华东,从西北到华中,杀得敌人投降逃跑像山倒!

反动派消灭净,各个战场齐进军,排山倒海红旗插到南京城。” 

这是本期刊登的一首叫作《解放军大进攻》的歌曲。

歌声的确唱出了大炮排山倒海的威力,也说明了大炮在战争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二战中,大炮也曾被斯大林称为“战争之神”。

中国最先发明了火药,也是最早拥有火炮的国家,但遗憾的是,火药并没给中国的封建制度带来多大变革,倒是在中国明代以后,火药传入欧洲,“把封建骑士阶层炸得粉碎”(马克思),为资本主义的到来送上了奠基礼。接着,他们利用火药造出了极具杀伤力的新型枪炮,反而毫不留情地炸开了闭关锁国的中国大门……

话归封面故事,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最大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面对国民党在长江以北80万之众的精锐主力和数百辆坦克和装甲车,人民解放军能取得歼敌50多万人的巨大胜利,显然仅靠步兵是难以想象的,其中逐渐壮大的炮兵部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那么,抗战胜利不久还是“小米加步枪”的人民解放军,怎么会一下子拥有一定规模的炮兵部队呢?这就要从辽沈战役结束前后说起了。

经过辽沈战役,林彪的第四野战军可谓兵强马壮,主要装备是从东三省接收来的部分日式火炮和苏军撤走时扔下的少量重武器,以及随着东北国民党军队的全线失败而缴获的美式火炮。

抗战胜利后,曾被我军誉为“炮兵之父”的朱瑞将军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把延安炮兵学校迁到了东北,准备接收日军装备,组建一支新式的炮兵部队。到达沈阳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正调兵遣将,大举向东北进攻,我军炮兵学校被迫撤出沈阳。日本关东军投降后的火炮装备,大部分也被苏军运回国内,使原来的接收计划完全落空。于是,炮兵学校的人员分散到绥芬河、满洲里等边远地区,搜集武器,发展部队。经过艰难的搜找,他们收集到上百门火炮和大量的炮弹,还有一些坦克、汽车以及各种配件,极大地扩充了我军在东北的炮兵部队,为辽沈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东三省的解放,也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

故事不长,权当是这期封面的简短说明吧。当时在长江以北,淮海战役的硝烟还没散去,新闻报刊屈指可数,刚刚复刊的《中国青年》通过第二野战军的报道组,及时刊载了一些有关淮海战役的照片和文章。

 阅读更多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