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因素不是投资的核心变量
过往几年,投资者对宏观面的重视和担忧程度有增无减,连街头巷尾的谈资都变得越发宏大——动辄就是中美关系,台海问题,通胀通缩,人口挑战,芯片战争,等等。
这些问题让投资者的日子越发难过,因为他们白天要学习各种宏大命题、重大规划,晚上打开财经自媒体,眼球还要遭受无数次“重磅”、“震惊”、“惊雷”、“无眠”等信息的的轰炸,似乎少关注一点宏观信息,投资就会血本无归。
这些东西有那么重要吗?我的看法是,这些都不重要,它们不是投资的核心变量。
我会尝试解释为什么。
首先留意一个简单事实。尽管大家都觉得今年的宏观挑战很严峻,但对于1年前、3年前和5年前的宏观挑战,大多数人都只有非常模糊的大致印象,不再能有条理地论证这些宏观问题带来的经济伤害、对股市的影响。
这说明,大多数正在被热议的宏观难题,在一两年、两三年后就会被人淡忘,只留下个别真正值得写入史册、具有长期影响的事件,会被一次次地回忆。当然,这样的事情并不会很多。
今天觉得重要的事情,在一年后就不再重要了,那么这件事情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时间会熨平人心的躁动,淡化次要因素的冲击,过滤掉大部分无关紧要的白噪音——可惜的是,人往往只有回头看才会发现这一点。
其次,回顾过往五年的宏观议题,你会发现很多担忧是自相冲突的。
在过往几年里:大家曾担心通胀风险,但没过两年,却又开始担心通缩风险;曾有人因特朗普当选而看空美股,同一年他们又惊叹这原来是利好;曾有人因为某卫生事件而忙着卖股票,但不到一年,他们又相信这会引发经济刺激,而重新爱上股票。
另一个常见现象是,宏观分析师们所谓的“未来经济展望”,实际上每半年就会重新展望一次——年初他们还看多经济,两个季度后就突然担心经济衰退风险。如果你真的依据这些未来经济展望拟定策略,那你的策略可能每季度、每半年就要大变一次。
如果投资者沉溺在这些“短保质期”的信息里,那注定的结果就是无止尽的担忧。
再次,大多数人(包括一些专家)对于宏观问题的思考过浅,但论断却非常草率和大胆,而且缺乏过后检验。
如果允许我略显苛刻的话,我会说,大多数人对于宏观热点的讨论,都会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无法提供任何理性的行动策略——即,聊这些很有趣,但真的没有什么用。
事实上,所有热衷宏观预测的投资者,都应该做一个简单测试:写下你的宏观预测,写下你认为市场会如何反应,也给出你的对应策略,过一段时间后回头检验——大多数人都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的预测准确率低的惊人。
事实就是,理解宏观、预测宏观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问题,还要能够猜到市场的反应,并且以此制定能够盈利的行动策略,就更是难上加难。
人如果不需要回头检验,他就会假装自己一直正确。而所谓的理性,就是要克服这种倾向。
当然,我不反对宏观投资,也不排除有宏观预测的能手,但我想我们都应该先客观地评价题目的难度。
我的看法是,如果一个风险已经得到了反复的、广泛的讨论,这件事情最后会造成的破坏力就不会很大;反之,如果有一个潜在风险无人察觉,或者不能得到有效的、广泛的研究/讨论,这个风险就会比较麻烦。
如果我们仔细回想,会发现A股历史上的几次财富毁灭,都是发生在这种时刻。
最后,因为宏观担忧而轻易改变投资策略的人,他们犯了一个思维错误:单一变量分析。
我们都明白,投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能影响股价的因素成千上万,有些居于重要位置,有些处于次要位置。因而,如果你要预测股价的变化,就必须同时预测多个变量的变化,以及预测到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
这意味着,即便简单到只有5个变量,你也不能只预测A,还必须预测B、C、D、E的变化,同时要留意到,A变化后会对B、C、D、E产生什么冲击,而这些冲击反过来又会如何影响A——这个思考难度可不小。
费雪在60多年前对此就有过精辟论述:
“所有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多元而复杂,因此,乍看之下最危险的投资方法,其实就是最安全的方法——一旦发现值得投资的公司,就立即采取行动。至于那些因为种种猜测、推论、臆想而起的恐惧或期待,只要全都一概不理就行了。”
实质上,这就是价值投资者的解题思路:抓核心变量,有选择地放弃次要变量。
行文至此,我希望我已经说明:大多数人对待的宏观的态度,既过于轻忽,也过于紧张
——轻忽,是指他们下结论太过草率;
——紧张,是指他们容易陷入焦虑不安。
事实上,在无穷无尽的思考变量中,只有少数几个变量才是最重要的,其他变量只能居于短期、次要位置——而所谓有智慧,就是能够删减掉大量不必要的变量,但系统依然正常运作。
(注:本文写于2023年4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