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以案说险-远离非法代理投诉

2023-10-11 10:36:06 - 天津信托

“征信修复”、“征信洗白”、“征信铲单”是真的吗?随着社会公众日益重视自身信用的状况,市场上与征信有关的虚假广告和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与此同时,银行金融机构“非法代理投诉”问题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近日,某银行接到投诉,信用卡客户黄某称信用卡先后发生112次逾期还款,由此产生征信不良,以不知悉逾期会影响征信为由要求该行为其恢复征信,以便能在其他商业银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经多次沟通,了解到该客户也以相同的理由举报其它商业银行,涉嫌受非法代理投诉中介指使,黄某多次以曝光为由要求该行为其恢复征信。为此,该行业务经理多次上门与客户黄某耐心沟通,适时普及理性消费和征信知识,反复讲解非法中介代理投诉的危害,最终客户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表示会远离非法代理投诉,并对银行的服务表示高度认可。

风险提示:

1、部分机构或个人假冒权威专家、专业律师等,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个人信息,并支付高额服务费,通过捏造事实进行虚假投诉,阻止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开展有效沟通,或者提供统一投诉模板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向监管部门进行恶意投诉举报。

2、“非法代理投诉”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扰乱银行正常经营秩序,挤占消费者合理反映诉求的金融资源,背后隐藏虚假广告宣传、无证照经营、黑恶势力恐吓威胁等违法犯罪活动。有可能造成信息泄露、财产受损、征信污点、遭遇诈骗,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等风险。

1、消费者应保持高度警惕,拒绝“非法代理投诉”行为,切勿参与编造理由、伪造证明材料、提供虚假信息等非法行为。发现“非法代理投诉”的机构或个人涉嫌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线索时,应及时提交公安机关。

2、消费者应当遵守契约履行合同,遇到问题时,应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直接与金融机构进行协商,如未能解决,可向监管部门、信访部门等公布的官方渠道反映诉求,或通过正规金融纠纷调解机构调解、法律诉讼等方式合法合理维权。

一些组织和个人利用网购平台、社交平台、短视频等媒体形式以“代理退保维权”“专业反催收联盟”“征信修复”等名义,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通过捏造歪曲事实、伪造证据等手段,向有关部门进行恶意投诉或者举报,非法获利。

“非法代理维权”组织或个人往往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或者“咨询费”,或诱导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甚至截流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等,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或被恶意使用,遭受经济损失,严重危害消费者财产安全。

衷心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自觉远离“非法代理维权”,在购买金融产品或者服务时,要充分了解金融产品服务内容,谨慎签字确认,切勿轻易将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号等金融信息泄露给他人,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泄露或者买卖。如遭遇诈骗,消费者可依法向有关部门反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