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里的乌鲁木齐】头屯河农场:荒滩变良田 奋进铸传奇

2024-10-11 11:36:00 - 新疆网

核心提示:秋意浓,位于乌鲁木齐西郊的头屯河农场处处是丰收与希望交织的美好时光。

【头条里的乌鲁木齐】头屯河农场:荒滩变良田 奋进铸传奇

【头条里的乌鲁木齐】头屯河农场:荒滩变良田 奋进铸传奇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史传芝)秋意浓,位于乌鲁木齐西郊的头屯河农场处处是丰收与希望交织的美好时光。

10月10日,头屯河农场一连的5号地里,乌鲁木齐大石头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石国成正驾驶拖拉机带着撒肥机,在葡萄地里施农家肥,20分钟就完成了原来4个人需要6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除了绑葡萄,葡萄种植从清沟、施肥到打药、埋树都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省时、省力,也更高效。”石国成说。农业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础和优势产业。一代又一代兵团人扎根边疆,开辟了片片绿洲和万顷良田。

始建于1951年的头屯河农场当初名为八一机耕农场,是全军也是全疆第一个机械化农场,如今已是良田遍布。

向戈壁荒滩进军开出第一犁

家住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的蒋平复,今年89岁。在他的家里,珍藏着一张入选1952年版《伟大的祖国》特5组的墨绿色邮票——一辆苏式拖拉机牵引着二十四行播种机作业,播种机上站着一个扎着两个小辫的女战士。虽历经70多年,这枚邮票依然崭新如故。

邮票上的那个女战士,就是全军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张迪源,而当时还很年轻的蒋平复就在邮票里前面那辆拖拉机上。

蒋平复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后来到乌鲁木齐。以张迪源、蒋平复为代表的11位学生兵主动提出“学开拖拉机,献身农业机械化事业”的申请报告。很快,申请报告得到组织批准,张迪源、蒋平复等人到头屯河畔的军区生产训练大队报到,参加拖拉机驾驶培训班的学习。

“在这之前,农作主要依靠人力、牲畜,在戈壁荒滩上开荒非常辛苦。大家迫切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学得非常认真。”蒋平复回忆,当时参加培训的学员共有57人,其中女学员也就三五人。张迪源凭着师范学校毕业的扎实文化功底,理论知识理解得快,技术掌握得快,经过4个月的学习完全掌握了拖拉机驾驶技术。1951年,新疆军区八一机耕农场在头屯河成立,培训班结业时,张迪源被留在了农场。

拖拉机履带碾压吞没着杂草,在杆杆红旗的指引下开出了第一犁。1952年4月2日,一条消息在当时的乌鲁木齐大街小巷传播:“解放军在头屯河用拖拉机犁地,开拖拉机的是一个解放军女战士。”市民争相往头屯河八一机耕农场涌去。

八一机耕农场的三台拖拉机都擦得锃光瓦亮,大家被这威力强大的“铁牛”耕出的大片土地所震撼。

八一机耕农场使用先进机器耕种这一新鲜事物,被《新疆日报》刊登后也引起了中央媒体的关注,张迪源开着拖拉机在边疆新开垦的土地上驰骋的消息就此传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张迪源的名字传播到全国各地,她站在播种机上耕耘播种的邮票也传递到了大江南北。

蒋平复与张迪源在同一个机耕组度过了5年时光,分别之后就失去了联系。

从最初的两辆煤油拖拉机,到后来的柴油拖拉机,再到各种农用机械驰骋田野……时光荏苒,头屯河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蒋平复向媒体表示,想寻找曾经一起工作过的老战友张迪源,让她和她的家人一起回来看看农场的变化。

乌鲁木齐晚报联合辽宁、黑龙江、吉林、湖南、山西五地媒体,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张迪源这位军垦老战士。这件事感动了多地人民群众,拨打热线的、提供线索的、询问情况的人越来越多。可惜最终得到的确切消息是张迪源老人已经去世。但在寻找的过程中,越来越多跟蒋平复一样亲眼见证了西部开发的军垦老兵的感人故事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新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也呈现在人们眼前。

追寻足迹砥砺奋进农场焕新蝶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兵团人扎根边疆,将青春热血洒在天山南北的亘古荒原,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用行动铸就了兵团精神。

一代代兵团儿女赓续红色血脉,坚持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同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一道,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建设祖国、守卫边疆的赞歌。

头屯河农场也在一代代兵团儿女的砥砺奋进中焕新蝶变。如今,走进头屯河农场,潮湿低矮的地窝子早已被历史尘封,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高楼,四通八达的宽阔道路,纷至沓来的招商引资项目,遍地开花的富民产业……这里已是一座充满生机的魅力城镇。

近年来,头屯河农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农业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农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

今年,头屯河农场种植了1.9万亩葡萄。“以前,葡萄枝杈要运出地里,10亩地的枝杈要运一天,现在使用机械就地粉碎,10亩地的枝杈只要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粉碎,最后作为果园土壤覆盖物直接还田,节省了人工、运输成本。埋土时,埋藤机一个半小时就能完成10个人一天的工作量。”石国成说,机械化的推广与运用,为农场葡萄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除了葡萄产业外,头屯河农场还依托地缘优势,按照“两区三横四纵六板块”旅游发展规划,将旅游与文化、农业深度融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旅游农业,不断推动农业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带动团场增效、职工群众增收。

农旅结硕果的同时,头屯河农场工业经济发展势头也气势如虹。

头屯河农场通过引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为发展注入新动力,钢基产业园已初具规模,产业兴城效果开始显现,同时,产城融合趋势进一步强化。作为城郊农场,承接乌鲁木齐主城区人口和产业转移的综合承载力得到提升。

幸福成色足,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推进全民健康体检工程,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动态管理,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供热、排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头屯河农场党委关注职工群众的所需所求,聚焦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大力推进民生福祉提升工程,一项项便民“实招”的出台,极大提升了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春华秋实。在筚路蓝缕中奋起,在改革开放中奋进,在新时代大潮中奋楫,几代人的接续奋斗,让头屯河农场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嬗变。明天,必会越来越好!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