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波伏瓦》:二十世纪西方女性知识分子之样态

2022-01-11 04:17:24 - 媒体滚动

原标题:《成为波伏瓦》:二十世纪西方女性知识分子之样态来源:中国妇女报

《成为波伏瓦》:二十世纪西方女性知识分子之样态

    西蒙娜·德·波伏瓦是20世纪著名的女性知识分子,但她的一生也饱受争议。初看书名《成为波伏瓦》,让人想到另一层意思:像波伏瓦一样。这似乎并不是作者的本意,但沿着这个思路去思考,波伏瓦身上哪些是值得我们仰慕的?大体是作为女性的自信。波伏瓦说“做你自己!”解放了很多女性,但做自己并不意味着对他人、家庭和社会不做出奉献。

    ■ 费小琳

    西蒙娜·德·波伏瓦是20世纪著名的女性知识分子,无论在哲学、文学领域,还是在女性主义思潮中,其重要位置是无法撼动的,但她的一生也饱受争议。

    《成为波伏瓦》(中信出版社2021年版)的作者凯特·柯克帕特里克是牛津大学摄政公园学院的哲学和基督教伦理学讲师(写作本书时),也是哲学研究室主任。他试图通过本书探究波伏瓦的生命历程,希望将波伏瓦在哲学上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贡献凸显出来。但是,在我看来,作者着墨更多的还是波伏瓦的生活,她与萨特、阿尔格伦等人的关系。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源自波伏瓦对哲学的认识,“(哲学)对我来说是一种看世界的方法”“哲学都必须用生活去实践”。波伏瓦的生活状态、样式体现了她的哲学,她对世界的认识。另一方面,她的生活状态又反过来影响了“她的哲学”,她的快乐、焦虑、痛苦,人们对她的喜爱、批评,甚至是痛恨,无不影响着她对世界、对人的思考。当然,作者这样写也使这本书具有了畅销书品质——充满了故事性,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波伏瓦的一生,也使普通读者了解哲学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决定我们信什么,做什么。作者希望他描述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并在此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他希望《成为波伏瓦》能正本清源。

    女性应该怎样生活

    波伏瓦以她的身心探索,实践着一种哲学。也许这一切在今天看起来并不具有多少革命性,人们反而更多地会做一些道德审判。因此,理解波伏瓦,我们必须回到20世纪30年代。

    波伏瓦出生那年(1908年),法国的国立学校才允许女孩子参加大学的入学考试。直到1920年8月26日,波伏瓦12岁时,美国妇女才获得了选举权。而在她的整个学生时代,法国妇女都是没有选举权的。

    1929年,大学毕业的波伏瓦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获得第二名,成为法国史上第一个在男子学校教授哲学课的女教师;甚至有人说,如果她不是女性,她的考试成绩会超过排在第一位的萨特。当时,一个女性学哲学、教哲学是一件令人瞠目的事情。

    1953年,波伏瓦的母亲将不久于人世时说:“我为别人活得太久了。现在我将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老女人,只为自己而活。”这是当时女性世界的写照:一生为他人而活,而当她们再也无力服务于他人时,依然用“自私自利”来进行着自我评价,自我谴责。

    波伏瓦从这里出发,选择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哲学。用她的一生回答着:女人应该怎样生活?与波伏瓦齐名但小她25岁的苏珊·桑塔格曾说:“我幻想着粉碎现有的一切。”用这句话概括波伏瓦也许再合适不过了。作者认为,波伏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打破了传统性别等级序列,她的思想颠覆了千千万万男性和女性的生活。《第二性》是她关于女性的理论的集中体现,同时她“把自己的生活过到了极致”。

    爱意味着什么

    本书以“1927年的一天,西蒙娜·德·波伏瓦跟她的父亲对‘爱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产生了分歧”开篇。知道波伏瓦的人大致会了解她与存在主义哲学领军人物萨特的关系。他们的爱情、友情、精神伴侣的关系持续了一生,但他们不仅没有走入婚姻,还分别有自己恋爱的对象。

    萨特曾对波伏瓦说:“我们之间是本质的爱,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体验偶然的爱。”“我们爱上了彼此的直觉、想象力、创造力、观念,并最终有一段时间也爱上了彼此的身体,但是就像一个人不能主导(当然,除非通过恐吓)另一个人的思想那样,一个人也不能主宰另一个人的品味、梦想、希望,等等。有些事情海狸(波伏瓦)更擅长,有些事情我更擅长。你知道吗?如果没有海狸的批准,我永远不会允许我的任何作品发表,甚至公开给任何人。”

    波伏瓦也曾说:“萨特对我来说是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他们建立了开放性关系的契约。对于波伏瓦而言,那些“偶然的爱”也不乏深入骨髓的挚爱,两情相悦,甚至可能将她带入婚姻。

    因为这份契约,波伏瓦与萨特的关系伴随波伏瓦一直到死。这看上去似乎彰显了自由、理性,然而并没有使两人完全摆脱感情上的痛苦。波伏瓦曾说:我发现我被爱所吞噬。他们曾经陷入的看似不受约束的自由关系,编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每一个人紧紧束缚,令人窒息。审判、束缚不再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这种自我否定更具杀伤力。

    波伏瓦留给我们什么

    初看书名《成为波伏瓦》,还让人想到另一层意思:像波伏瓦一样。这似乎并不是作者的本意,但我沿着这个思路去思考,波伏瓦身上哪些是值得我们仰慕的?我想,大体是作为女性的自信。我记得年轻时看过一本书,书名已忘记了,但一直记得萨特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唯有波伏瓦这样自信的女人才能配得上我。对自己在思维力、创造力方面的自信,对自己爱的能力、独立的生存能力以及品位、格调、鉴赏力的自信,应是作为一个女人该追求与向往的。

    20世纪以来,当妇女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后,她们的潜能被真正激发出来,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平等成为可能,而真正的平等来自女人内在的自信。即便为人妇、为人母要付出很多,而作为自信的妻子或母亲会多一份享受和快乐。一个女人对自然、对孩子、对自我的充满好奇的探究,不断自我成长、自我丰富的一生,才不会终其一生感叹为他人而活。波伏瓦说“做你自己!”解放了很多女性。但做你自己并不意味着自私地活着,并不意味着你对他人、家庭和社会不做出奉献。

    在恋爱和婚姻关系上,我们姑且不谈外在的约束。中世纪哲学家奥卡姆的威廉曾提出简单性原则,即“奥卡姆的剃刀”,是说在逻辑论证中,无须增加没有必要的假设。简单地说,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他认为这种简单性原则不宜直接推延到自然界,但自然界实际存在着简单性。我想,人类在规范恋爱、婚姻家庭关系时,也遵行了一种简单性原则,帮助人们规避风险、不愉快和麻烦。我们不对萨特与波伏瓦做道德审判,他们选择了一条不简单的路,甚至被自己所伤。但建立在自信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是值得推崇和追求的。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审)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