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递进,因地制宜:商业银行应对新颁布信贷管理制度“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之策

2023-01-11 18:12:11 - 毕马威KPMG

层层递进,因地制宜:商业银行应对新颁布信贷管理制度“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之策

引言

2023年1月6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项目融资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三个办法一个规定”),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中国银保监会自2009年和2010年陆续颁布上述信贷管理暂行办法后的一次重大修订。这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进一步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信贷管理能力和金融服务效率、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下的一次政策修订,具有里程碑意义。

监管新规发布后,毕马威结合近年来对商业银行机构提供信贷管理优化咨询和实施服务的心得体会,分析比较新颁布的“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与原信贷管理暂行制度的要求,以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新颁布信贷管理制度为切入点,分享商业银行层层递进、因地制宜的三阶段工作建议,希望可以引发商业银行对如何实施新规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初阶段应对之策

以制度修订、产品优化等为切入点,从基础层面调整信贷管理的工作要求

商业银行的各项信贷管理制度、产品设计文件是其信贷业务管理的源头与基础,是银行风险管理理念的承载工具,从根本上规定了其信贷业务经营的核心要求,是商业银行前中后台人员业务操作的理论依据。

本次修订的“三个办法一个规定”对各项信贷业务定性定量管理的各个方面要求进行了较多调整。如:

适度拓宽流动资金贷款与固定资产贷款的定义、用途及对象范围;

明确各类型贷款的受托支付标准,优化受托支付管理要求;

优化流动资金贷款测算要求等。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三个办法一个规定”的具体要求,对照分布于各项信贷管理制度、产品设计文件的条款文本,结合未来的业务布局与发展计划,优化修订,同步对齐,从制度文件源头入手,完善理论依据,规范各项操作规定,形成制度性的管理要求提升与细化,统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各项工作的操作规范。

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此次“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修订为契机,统筹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制度集群,形成层次分明、定位有序、全流程覆盖的制度架构体系,目标是实现制度间不冲突、不重复、不遗漏,便于各岗位角色人员调阅参照,提升整体制度体系的规范性、可读性、指导性。

层层递进,因地制宜:商业银行应对新颁布信贷管理制度“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之策

二、中阶段应对之策

以授信作业系统与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系统功能集群为落实点,实现制度支撑与系统支撑双层面的新规达标要求

商业银行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如何落实是体现其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维度。有制度不落实,或有制度不主动落实亦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常见风险。

本次修订的“三个办法一个规定”对各项信贷业务补充了较多细化的、定量定性的管理要求。如:

明确各类型贷款的受托支付标准、支付时间期限;

新增借款人紧急用款场景下可事后审核受托支付证明材料;

填补各类型贷款的贷款期限制度空缺,并明确固定资产贷款的审批权限;

小微企业办理的流动资金贷款,符合相关监管要求的可简化或不再进行现场调查等。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三个办法一个规定”的具体要求,在修订各项信贷管理制度、操作细则、产品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将相应管理流程(尤其是可进行定量规则开发的管理要求)在作业系统与功能组件中进行流程调整配置与标准更新,达到在实际操作中的落实达标,通过适当的系统刚性控制,规避操作人员有规章制度但不参照执行的弊端,减少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所引发的风险。

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借此次“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修订为契机,根据自身的经营特征、组织体系、能力禀赋,梳理优化符合自身特点的信贷业务流程管理,在监管要求的框架下,通过流程改造优化工作路径,提升工作效率,推动新模式新流程的信贷作业系统升级改造,达到信贷业务管得住、做得快。

层层递进,因地制宜:商业银行应对新颁布信贷管理制度“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之策

三、高阶段应对之策

以金融科技新技术建设为突破点,合理运用新规中提倡的新技术和新手段,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进而实现信贷业务的高效高质发展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其风险管理能力愈发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慧风控、大数据应用、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逐渐加强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工作领域的支撑作用。

本次修订的“三个办法一个规定”支持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新技术的应用与落地。如:

支持应用大数据、非现场技术等开展贷款调查和管理;

增加对流动资金贷款测算的灵活性和差异性;

健全贷款资金支付管控体系,运用新技术手段监督贷款资金按约定用途使用,并支持商业银行实施合理的管控措施。

商业银行可以此次“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修订为契机,分析明确以金融科技新技术为依托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思路,合理运用各类新技术工具,强化风险精细化管理能力,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保障商业银行经营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新技术应用需要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进行差异化调整改造,亦应当跟随外部环境和新技术的发展而迭代更新。

另外,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新技术应用建设的过程中,需实施“先立后破”战术,不可急功近利,急速切换,在未验证新技术新手段的效果之前即放宽放松信贷的管控要求。尤其在业务流程关键环节,应当有计划分步骤实施新技术应用,衔接好原有工作方法和新技术落地,防止“一放就乱”的现象出现。

层层递进,因地制宜:商业银行应对新颁布信贷管理制度“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之策

结语

对商业银行而言,新颁布信贷管理制度“三个办法一个规定”是系统性提升信贷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契机。

制度文件同步对齐、作业系统改造达标、金融科技新技术建设三阶段应对之策的递进实施将成为商业银行落实监管要求、夯实风险管理能力、达成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和有效手段。

毕马威风险管理咨询团队一直以来专注于协助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可以提供包括政策解读、策略制定、体系完善、制度优化、工具建设、系统实施在内的一整套咨询+实施服务,在过往的服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希望可以协助商业银行在风控转型的道路上出谋划策、保驾护航。

联系我们

层层递进,因地制宜:商业银行应对新颁布信贷管理制度“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之策

层层递进,因地制宜:商业银行应对新颁布信贷管理制度“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之策

张楚东

金融业主管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tony.cheung@kpmg.com

曹劲

金融风险管理咨询服务

主管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jin.cao@kpmg.com

层层递进,因地制宜:商业银行应对新颁布信贷管理制度“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之策

层层递进,因地制宜:商业银行应对新颁布信贷管理制度“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之策

宋凯

金融风险管理咨询服务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robert.song@kpmg.com

李立书

金融风险管理咨询服务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l.l.li@kpmg.com

层层递进,因地制宜:商业银行应对新颁布信贷管理制度“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之策

层层递进,因地制宜:商业银行应对新颁布信贷管理制度“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之策

赫荣科

金融业智能应用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jason.rk.he@kpmg.com

王为东

金融业科技赋能咨询服务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wayne.w.wang@kpmg.com

★  点击进入毕马威行业智汇  ★

获取更多资讯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或特定情况而提供。虽然我们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或法律建议。

©2023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均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相关联。毕马威国际不提供任何客户服务。各成员所均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对自身描述亦是如此。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香港合伙制事务所。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属于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层层递进,因地制宜:商业银行应对新颁布信贷管理制度“三个办法一个规定”之策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