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沪滇协作典型案例(十一)“六式”并举育人才 “全链”发展建体系

2024-01-11 21:01:07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2022年7月以来,沪滇两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工作部署,全链条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形成了“会商式”组织协调、“联合式”人才培养、“菜单式”资源共享、“嵌入式”支教送培、“互动式”产教融合、“协同式”多方赋能的教育帮扶体系,推进受援地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共同发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3年高考成绩和教学成效普遍受到被帮扶地党委、政府、教育部门、被帮扶学校的肯定。经统计,27所“组团式”被帮扶普通高中2023年较2022年本科上线率平均提升7.3%,11所“组团式”被帮扶职业高中在招生和就业两端都有明显改善。

一、注重省市统筹,

营构“会商式”组织协调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两地多次召开教育对口帮扶专题会议,签署《“十四五”期间东西部协作沪滇教育协议》,共同赴被帮扶县开展专项调研。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党委设置1名委员联系教育帮扶工作,上海挂职副州(市)长、副秘书长负责统筹所在州(市)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挂职副县长担负所在县“组团式”帮扶领队角色,统筹调度有关帮扶力量和帮扶资源,积极落实“组团式”人才的关心关爱和保障待遇,形成了沪滇协同、部门会商、州县落实、有利于团队创新的工作机制。

二是完善选派使用机制。2022年,上海市派出38名优秀校长、103名中层干部和专任教师,赴云南省26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27所普通高中和11所职业高中开展教育帮扶。2023年8月又增派2名优质高中校长,18名优秀教师赴昭通市大关县和普洱市墨江县开展帮扶工作。帮扶团队特别是校长到岗后勇挑担子担实职,锐意改革求绩效,通过推进建章立制、整合校际资源、提升管理效能、承担教学任务、组建教研团队、开展联合教研、培养青年教师、优化校园文化等环节,被帮扶学校面貌正在发生改变。

三是优化资金援建机制。2023年,上海市增加东西部协作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云南“组团式”帮扶学校。同时,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开展教育帮扶项目。怒江州泸水一中在学校软、硬件进行全面提升,实施“晋级达标”创建工程取得良好成效;兰坪一中引进了编程、3D打印与激光雕刻、无人机、生命科学与地质构造等课程,开拓了学生视野。昭通市昭阳区北闸中学、鲁甸崇文中学等学校购买了交互平板一体机,升级改造了计算机房。

2023年度沪滇协作典型案例(十一)“六式”并举育人才 “全链”发展建体系

鲁甸崇文中学计算机房和交互平板一体机

2023年度沪滇协作典型案例(十一)“六式”并举育人才 “全链”发展建体系

泸水一中操场和淋浴房改造建设

二、坚持育人为本,

设立“联合式”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联合推动实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通过开展系列讲座、学科思政、实践思政、创客思政、课题思政等方式,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迪庆州藏文中学与杨浦控江中学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为指向的“石榴籽”项目,举办模拟政协项目沪滇连线、帮扶团师徒结对仪式、沪滇结对学校共同录制《灯火里的中国》等活动。

2023年度沪滇协作典型案例(十一)“六式”并举育人才 “全链”发展建体系

儿童节沪滇闽藏四地儿童共唱《七彩的梦想》活动

二是共同制定和实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特别是抗挫折能力,着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宁蒗二中成立姚雯专家工作室,建立宁蒗教体局心理工作站,开展开设教师心理健康咨询热线,送教下乡到校共计16所。

三是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努力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大关县翠华中学针对留守学生多的情况,建立全员宿管制;永善县溪洛渡高中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和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吸引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三、发挥上海优势,

实施“菜单式”资源共享机制

依托上海学校规范化、系统化教师校本研修模式,与被帮扶学校共同制定个性化“菜单”,实现帮扶地区学校“点菜下单”、上海学校“用心做菜”的精准帮扶。一方面,“菜单式”提供课程资源。马关一中把虹口经验带入,扎实推进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组织开展全校“双新”解读说课展评活动。上海宝山教育帮扶团队菜单式提供网络课程资源,通过“特级教师空中课堂”、线上联组教研等方式打造云南“同侪课堂”,为被帮扶学校个性化教研需求提供专业指导。另一方面,“菜单式”提供教研资源。金平一中根据上海长宁区经验结合地方实际开展“3+1+2”走班机制改革,将艺术、体育运动队训练、排练以及其他有课时计划的拓展活动全部纳入选修课程管理,满足学生兴趣和特长发展的需要。泸水一中帮扶团队根据地方需求,依托上海市建平中学三个学科六个教研组,菜单式地开设开展学科备课组活动。

四、聚焦教师队伍,

形成“嵌入式”支教送培机制

坚持变“输血”为“造血”,合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本土教师队伍。通过开展师徒结对、新老结对、课程结对、学科帮扶等,选送被帮扶学校的校领导、教师赴上海进修,实现帮扶教师与本地教师互助互长、共同进步。红河州元阳高级中学在徐汇教育帮扶团队进驻后,通过实施传帮带“青蓝工程”、组建“名师工作室”、列出“成长清单”,制定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长路线图”,实施师徒结对、新老结对、课程结对、专业结对、学科帮扶等结对发展机制。镇雄县以勒中学与松江区教育帮扶团队共同制定《高中部教师工作手册》,围绕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形成了规章制度。彝良职高成立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机电专业名师培育工作室,由校长朱斌担任工作室主持人。2023年,共为38所被帮扶学校开展近700人次的各类培训和跟岗研修。

五、拓展平台载体,

推进“互动式”产教融合机制

一是深化结对合作。根据当地特色产业需求,搭建东西部职教协作平台,建立沪滇职教联盟,加强受援地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两地教育部门统筹各自优质高校资源对接武定县职业高级中学,成立云南武定乡村振兴学院,探索“高职+政府+学校”以县域职中为主体的办学体系。宁蒗县职业高级中学与上海杨浦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依托上海杨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品牌专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

二是强化教师培养。上海市南湖职校与马关职高建立沪滇“共建共育共享”帮扶机制,选送学校3位州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列入虹口区新一轮“2022—2024学年虹教系统教师专业人才梯队的特招学员”。松江帮扶团队在镇雄职高建立高级技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高级技师专家师资库、优秀班主任工作室,聘请6位专家担任专业指导老师,带教指导21名四个专业方向青年老师。

三是优化专业布局。帮助当地梳理细化教育人才需求和存在问题,优化专业设置,提升受援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兰坪职业中学打通与云南4所高校2个专业中高贯通试点和3个专业的中高本衔接试点;每个专业前50名学生将得到全部学费资助,3年总投入将达1350万元以上。

四是强化校企对接。聚焦教学关键环节,通过提高课堂实效、开展联合教研、强化实习实训等方式,帮助受援学校提升育人质量。澜沧职高积极开拓“家门口就业”的优质合作伙伴,先后与阿里巴巴、携程智慧旅游、安琪酵母等近20家企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元阳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先后与上汽车享家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办学协议,开展企业冠名班、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合作,学生实习对口率由原先的不足50%上升到94%。

2023年度沪滇协作典型案例(十一)“六式”并举育人才 “全链”发展建体系

澜沧县职业高中实践活动

六、创新合作模式,

打造“协同式”教育帮扶机制

沪滇两地积极探索校市省三方“组团式”教育帮扶新模式。2023年8月,上海选派2名优质高中校长、18名优秀教师,对上海市和中央党校共同对口的大关、墨江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工作(上海每县选派1名校长、9名教师,云南省同时各选派5名教师),力争打造成“组团式”帮扶工作的新高地。帮扶工作开展数月,已初见成效。

一是建立一批科学合理的机制和制度。大关一中帮扶团队制定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学生考试管理制度》等制度。墨江一中修订完善《教学精细化管理制度》,建立班级思政宣讲、模拟家庭导师谈心谈话机制,力促教育教学质量升级。

二是培养一支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大关一中聚力打造“精业强能、身教善行”理念的教研型教师队伍,努力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墨江一中帮扶团队开展“青蓝工程”,实施“组团式”师徒结对,组建“青年教师研究会”,重点带教教龄3年内的青年教师,打造“精业强能、身教善行”的教研型教师队伍。

2023年度沪滇协作典型案例(十一)“六式”并举育人才 “全链”发展建体系

大关一中师生结对仪式

三是推行一套管用见效的教研体系。大关一中帮扶团队在充分调研了解校情、学情的基础上,成立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和各学科教研中心组,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评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教学常规评价,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实效。墨江一中开展“名师工作室”线上专家送教送研,与华师大三附中特级正高教师黄兰珍、金山中学特级正高教师陈红梅等名师团队联合教研,扩大名师带教辐射范围,形成前方+后方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四是开设一批示范课程。大关一中帮扶团队立足课堂教学改革深入践行“学展导练评”课堂教学模式,出台“教学课堂量化评价标准”,开展“优质课堂”“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并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逐渐形成具有大关一中特色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墨江一中帮扶团队开展“留墨成金”系列学科讲座,帮扶教师面向全校上公开课,鼓励相互听课,以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主题报告和联合教研为主要形式,打造高效教研。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