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采样管里的红色液体是什么?洒出来对人体有害吗?权威解释来了

2022-11-11 17:16:47 - 政府网站

转自:大同发布

混检核酸时,十个人中的第一人可以手持检测采样管,排在队伍的最前列,因此又被称“管长”。有幸当“小管长”的人都很开心,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核酸采样管里的红色液体是什么?洒出来对人体有害吗?权威解释来了

有人很好奇,采样管里的红色液体到底是什么?万一不小心洒出来对人体有伤害吗?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江凌表示,采样管中的液体叫做“病毒样本保存液”,它的主要作用是灭活病毒、裂解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以及保存我们的核酸。液体中的成分有胍盐、EDTA、酚红、缓冲液等。

其中,最重要的成分胍盐,常用的是异硫氰酸胍和盐酸胍,它可以破坏病毒表面的蛋白外壳,释放出核酸,在下一步的核酸检测中确认是不是有被新冠病毒感染;同时它也可以使病毒失去活性和感染能力,避免在采样、转运和检测过程中扩散风险。

核酸采样管里的红色液体是什么?洒出来对人体有害吗?权威解释来了

第二种是EDTA组分(叫乙二胺四乙酸),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新冠病毒核酸的降解,提高核酸检测的质量,保证后续病毒扩增的准确性。

缓冲液是维持管子里的酸碱度(pH值)。而液体之所以会变成红颜色,是因为里面含有一种叫做“酚红”的酸碱指示剂,指示剂在中性时是红色的,当溶液变成碱性时就变成紫色,酸性时还会变成黄色。如果保存液变质了,或被细菌污染了,pH值发生改变,就会由红色变成黄色。

“也就是说,‘红颜色’是为了提醒保存液是不是在有效期内。同时,在核酸检测人员将样本加到无色样本孔里时,红颜色也可以让检测人员观察是不是加错了,或有没有漏加。”江凌副主任技师解释道。

核酸采样管里的红色液体是什么?洒出来对人体有害吗?权威解释来了

如果红色的病毒样本保存液不小心洒在身上,会有危险吗?

江凌表示,液体中最重要的成分胍盐遇水会分解成氨和尿素,氨在肝脏的代谢下会转化成尿素,所以胍盐的毒性基本也可以等同于尿素。而多余的尿素在我们身体里会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低剂量接触基本没有风险,万一沾在皮肤上也不用太过担心,清水洗净即可。”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