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再看10月CPI和PPI数据:通缩隐现?货币政策还有效吗?

2022-11-11 15:03:00 - 我的钢铁网

摘要:我们认为,当前经济社会或并未进入通缩状态,但通缩风险已值得十分警惕,否则一旦进入通缩,付出的政策代价只会更大。因此需要抓住物价温和的窗口,更快更多地出台刺激投资、稳定需求的政策,特别是刺激房地产供需两端的政策。此外,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远超我们的个人认知程度,各主要经济变量的变化对防疫政策高度敏感。在防疫政策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结构性货币政策比如定向降息和定向降准的效果可能更有效。

从环比看,CPI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PPI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从同比看,CPI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PPI由上月上涨0.9%转为下降1.3%,同样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

1.CPI数据低迷,内需疲软程度可见一斑

从CPI的分项来看,食品类涨幅明显,这是助推CPI上涨的主因。食品项中的猪肉价格继续一枝独秀。

Mysteel:再看10月CPI和PPI数据:通缩隐现?货币政策还有效吗?

但是核心CPI涨幅微弱,同比持平于0.6%的低位水平,特别是服务CPI同比涨0.6%,环比涨0.1%,显示出实体经济需求特别是第三产业的需求仍然疲弱。核心CPI作为反应经济热度的更恰当的通胀指标,主要受到自身供需逻辑主导。自7月以来,核心CPI持续下行,反映出当前经济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多地疫情复发的困扰。比如,从CPI分项数据可以发现租赁房房租继续弱于季节性涨幅,而其他服务CPI仍然不温不火。其中,租赁房房租价格环比继续落入负值区间(-0.1%),主要受到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

展望未来,进入11月,全国疫情持续发酵,预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将继续下行;同时,从供需形势来看,年前猪肉价格可能已经见顶;若疫情情势继续不明朗,CPI或将继续呈现低迷状态,有可能持续至明年全年。

2.PPI同比转负,提示通缩风险

PPI近年首次转负,虽然该数值还不能定义整个经济社会已经进入通缩,但值得警惕。PPI同比继续回落至-1.3%(前值0.9%),翘尾因素大幅走低,由上月的1.3%跌至本月的-1.2%,存在高基数效应。比较积极的方面是,生产资料及生活资料的环比上行显示出终端需求有回暖的信号。这得益于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生效,年内乃至明年全年基建投资也将继续支撑经济的复苏,叠加建筑行业旺季的来临,将会对相关行业的工业品价格进行支撑。

但这种信号仍不明显,毕竟在海外通胀仍然高企,而且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时,国内PPI同比转负更多反映的是内需不振。考虑到进入11月以来,全国多地疫情散点复发,疫情扩散将对消费包括对工业品的修复造成扰动。从中长期视角来看,只有房地产投资企稳,才会真正迎来商品需求的真正复苏时期。乐观估计是,明年下半年房地产投资有望企稳,中国经济开始走入上行周期,相应的商品需求才可能有明显增加。因此,PPI同比下降反映了工业品需求可能在短期内低迷的现象。这需要更大力度的刺激投资等稳增长措施来改善,以避免整个经济社会快速地进入通缩状态。

3.疫情阻碍了利润向下游传导,流动性传导不畅

PPI-CPI剪刀差连续三个月负增长,且差值逐渐扩大。PPI-CPI剪刀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企业盈利空间的变化,意味着利润空间从上游向下游转移,而未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将边际放缓。制造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如果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失业率问题就会更加凸显。

需要注意这样一个现象:疫情前和疫情后对比,第一产业表现更好;第二产业变化不大;第三产业表现很差。第三产业恢复的高度决定了中国经济恢复的高度。而第三产业恢复速度受疫情扩散制约。属于工业企业利润因为通胀回落而走低,本应促进下游消费,但下游消费受制于疫情,导致相当一部分流动性淤积在银行体系。

4.疫情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宏观调控部门一直强调,“货币投放增速要与名义GDP同比增速基本匹配”。今年以来,货币投放增速要高于名义GDP增速(货币投放增速在10%以上,物价水平尚未超过3%,而实际GDP在5%以下。10+3>>5)。这说明,货币投放的多,但是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或者说资金并未更多地投放到实体经济中,实体经济需求低是一个重要原因。

Mysteel:再看10月CPI和PPI数据:通缩隐现?货币政策还有效吗?

从物价与货币的关系来看,货币主义学派认为,物价是一种货币现象。根据费雪方程式(PY=MV),今年物价温和,GDP增速低,而货币投放却不低,这充分说明疫情大大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整个经济社会货币活化度大大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因此大打折扣。

作者:上海钢联黑色产业研究服务部研究员李爽经济学博士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