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需要关注人工智能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可能产生的系统性影响

2024-11-11 18:14: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北京报道 

11月9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九届21世纪金融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期间同步举办了以“问道数字金融新方向”为主题的闭门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的10余位数字金融领域业内人士出席并发言交流。 

黄益平:需要关注人工智能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可能产生的系统性影响

 黄益平还称,近年来,他愈发关注这些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意外风险。例如,有机构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估算房屋价值并进行交易,但因算法错误导致房价估算偏高,进而造成房屋积压。此外,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也暴露出生成虚假文献等问题,尽管这只是初级阶段,但已引发法律层面的担忧。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黑客攻击和金融系统被恶意操控的风险也在加剧。一旦金融系统遭受黑客攻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其潜在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黄益平表示。

 他进一步指出,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监管方式可能已无法完全适应新技术环境下的金融体系。因此,需要思考在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机构和市场应如何协同发挥作用以确保金融稳定和创新发展。

 “一些经济学家倾向于小政府、大市场的理念,认为政府应主要承担监管公共服务和持续性的职责,而将资源配置和创新交给市场决定。”然而,在黄益平看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完全依赖市场创新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为此,政府需要发挥一定的监管作用,以确保新技术的发展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黄益平认为,对于人工智能的监管需要找到一种平衡。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并允许新技术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确保这些新技术不会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一种可能的思路是采用“监管沙盒”模式,即允许机构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创新试验,并及时评估潜在风险。此外,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会在微观层面改变我们的业务方式,还可能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系统性影响。例如,随着数字货币和线上支付的普及,货币的供应和流转方式将发生深刻变化。政府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应对潜在风险。

(这是一篇人工智能生成并经人工审核的稿件)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