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这座与龙相关的石桥,已有300多年历史!你走过吗?

2024-03-11 21:00:15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这天的饮食也多与“龙”相关: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面条,叫“扶龙须”。

今年又逢龙年,小编也来蹭一波“龙气”,让我们跟着闵行区博物馆郑宜文老师,一起了解闵行这座与“龙”有关、历史悠久的古石桥——

鹤龙桥,原名“诸家桥”,位于华漕镇诸翟西街南侧的小涞港上,原跨老蟠龙塘,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闵行这座与龙相关的石桥,已有300多年历史!你走过吗?

该桥为花岗石质,单跨平梁桥。桥长为18.80米,中宽1.93米,净跨7米。主桥面以三块石板拼铺,两端引桥各有11级石阶。桥面两边立有石雕望柱,并装有圆木护栏。两侧桥额题刻阳文楷书“鶴龍橋”桥名及建造年月。

鹤龙桥历史悠久,结构形制、营造工艺与材质皆为古桥传统做法,桥额雕花、刻字简洁而有古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03年12月3日,鹤龙桥被公布为闵行区文物保护单位。

闵行这座与龙相关的石桥,已有300多年历史!你走过吗?

鹤龙桥所在位置,明代称“紫隄村”,位于今华漕镇诸翟地区。明弘治年间形成诸翟市,万历年间称诸翟巷市,清乾隆年间称诸翟镇,嘉庆年间商贾云集,市集日扩。

更著称于世的是,这里是鼎革之际抗清运动组织者——侯峒曾的家乡。在明清易代的激荡岁月中,侯峒曾与他的族人,他的亲友令人扼腕的忠贞与殉难,谱写了一曲流传千古的忠节悲歌,备列明季诸书。

闵行这座与龙相关的石桥,已有300多年历史!你走过吗?

《侯忠节公全集》书影

“紫隄村”这一地名,其历史上名称之多,在上海地区传统集镇中甚为少见。

称“诸翟”,因诸姓、翟姓始居于此;

称“诸地”,因地处两郡(松江、苏州两府),三邑(上海、青浦、嘉定三县)之交;

称“三界司”,因清代有统管三县交界地巡检司设立;

称“诸荻”,因镇河蟠龙塘上多芦苇;

称“紫薇村”“紫薇江”,因镇西沿江种紫薇,每逢农历四月至八月,沿堤紫薇花百日不谢,花香不绝,繁花似锦;

称“白鹤村”,因地处古冈身,也曾是白鹤的故乡。

这些地名自然亲切,饱含历史信息又富有诗意,显示出古人高品位的意趣。

闵行这座与龙相关的石桥,已有300多年历史!你走过吗?

《紫隄村志》书影

《紫隄村赋》中也生动地描绘了这里的人文地理特征:“古吴东鄙,大江南偏介两郡以得聚,并以三邑而增廛。横川委折,矗宇缠绵。岸以紫薇而荻悴,沼以芙蓉而香联。浦则飞鹤杳渺,塘则蟠龙蜿蜒。东寺西观闾并回旋,花红树绿,景物鲜妍。非盘谷而丛茂,似曲水而流连……”

桥梁是江南水乡一道独特的风景,诸翟地区曲水环村,自然少不了桥梁。

《紫隄村志》记载:“鹤龙桥地系鹤浦,龙江相属处,故名”。鹤浦,龙江皆为紫隄村古水道。“龙江”系蟠龙塘,是流经紫隄村最重要的水道,吴淞江五大支流之一。“鹤浦”为双鹤浦,蟠龙塘的支流之一,紫隄村西面的重要河道,两岸屋舍众多。

鹤龙桥原位于蟠龙塘、双鹤浦的交汇处,因此得名。

闵行这座与龙相关的石桥,已有300多年历史!你走过吗?

有趣的是,跨蟠龙塘上的桥很多嵌有“龙”字,如鹤龙桥、龙蟠桥、聚龙桥、云龙桥、宝龙桥、从龙桥等,可见蟠龙塘在时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民间的深重影响。

作者:郑宜文

编辑:方佳璐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