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山河畔花园居民:7个人的居委班子,怎么让5000人小区忙而不乱

2022-04-11 12:11:00 - 市场资讯

居委7个人,怎么让5000人小区忙而不乱

我们小区,居委书记就在居民群,带领志愿者做得井井有条

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天山河畔花园居民:7个人的居委班子,怎么让5000人小区忙而不乱

口述人:小荷(化名)天山河畔花园居民、志愿者

这几天,我们小区的居民、志愿者,纷纷在群里自发感谢居委书记,感谢基层干部。

小区人口众多,25幢高层建筑住着5000多个居民。居委书记带着6名干事,相当于7个人管理5000多人,在这个特殊时期,做到了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80后干部到来,封控前走访并“建群”】

说起来,咱们居委书记还是新来的,名叫宋键,80后,此前在大型国企工作过,到小区担任书记刚满3个月。本以为,他初来乍到,还摸不清情况,刚开始时真为他捏把汗。

没想到,他思路清爽,提前就有预判和准备。

疫情早期,小区还没有严格封控时,他已经主动找业委会、物业充分沟通。三方拟定了一套管理方案:每一栋楼,必须建立一个楼道官方群、一个楼道志愿者群。楼道官方群,每一户必有一人参加,保证官方通知人人接收得到。并由一位楼道志愿者担任“信息员”。

小区还有一些超前布局,走在政府指令之前。当时,上海市宣布学生统一在家上网课,小区基层班子立刻认为这是一个信号,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暂停了小区其余项目,只保留了民生类项目,如重点关注小区内的超市、水果店,并对小区的3个大门进行统一管控。可谓提前“上紧发条”。

如今想来,楼道“信息员”这个岗位太关键了!

试想一下,居民足不出户,各种信息漫天飞,一些需求得不到正面回应,难免情绪激动。我看到朋友圈里,有其他小区居民觉得从不出声、没打过照面的居委会毫无作为,直到参加志愿者工作后,才发现基层干部其实在背后默默付出,熬到三更半夜。

双方的误解,首先来自信息不对称。

【信息“分拣”,直接进居民群的书记不怕被“烦死”】

看来,基层治理不仅需要埋头苦干,更需要科学理性的现代管理方法。

举例说,咱们楼道的信息员,每天进行信息“分拣”,把上一级群里的重要通知“搬运”到楼道群,通知到每一户居民。当小区需要组织志愿者时,又由信息员把消息“搬运”到楼道志愿者群,每个楼道还发动本楼居民作为快递志愿者、核酸检测志愿者等。

小区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某楼道有阳性患者,在等待被接走期间,邻居们起初态度包容,哪想到这位阳性患者一直开窗通风,还有各种不自觉行为,邻居们变得颇有意见,纷纷提问居委会:“究竟啥时候把患者接走”“楼道需要彻底消杀”。

居委会实际上权力有限,决定不了阳性患者的接走、隔离的时间。矛盾一触即发。此时,小区的业委会成员,把居民七嘴八舌的意见梳理为4条内容,告知宋书记。

没过多久,宋书记回复了居民的每条意见,告知即将做什么,哪些暂时做不到或确定不了。居民感知到,这已是基层干部所能做的极限了,心生体谅。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宋书记参与了每一栋楼的楼道官方群,直面居民。

前几日,有阿姨哭诉自己不会参加团购,信息员把消息发到群里,立即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有居民摔倒受伤,宋书记立即在各群里询问有没有专业医生,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居民的意见,不可能完全满足,但至少能得到快速回应。

有朋友对我感叹:“直接进居民群的书记真不多,这每天还不怕被烦死。”

【打通“心结”,2小时完成5000人紧急抗原检测】

疫情期间,咱们小区的业委会也很好,起到了“桥梁”作用。他们常常在各群里宣传居委会、物业在忙些什么,工作“忙点”“堵点”在哪里。

比如,有人拿不到快递急了,业委会成员就在群里解释:每一单快递物资,物业都需要消杀后,统一召集志愿者,每天定时分发给居民。他们还附上一张照片,只见小区门口物资堆积如山。由此表明光是分拣工作,就要个把小时,请居民体谅。

有老人拿不到药,急了。群里也会有人告知,居委干事的配药工作繁重,有一个配药专用群,每天收集、统计各类信息,包括身份证、药名、身体状况、是否使用医保卡等,再由专人持核酸阴性报告,去医院排队2小时以上,方能给部分居民拿到一些药。

看到工作人员深夜疲惫的身影,更多居民对基层工作有了了解,渐渐心生感激。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小区用两个多小时就能完成约5000人的抗原检测和统计工作。怎么做到的呢?

比如有一回,宋书记凌晨1点,直接在各楼道官方群发布通知,大意是:

接到紧急通知,要求今天小区全员抗原自测。请楼内居民在家门口放个袋子,用来装抗原盒子。楼道快递志愿者,在上午6:30前完成发放,全员在上午7:30前,在楼道群里晒出检测结果,由信息员负责统计本楼情况,向居委会报告。

你看这一段,抗原自测事出有因,自测的时间、要求、分发方式、统计方式一目了然,全体居民都能看到,自然少了很多疑问。

宋书记还附上了一段安抚情绪的话:“我们知道工作难度有多大,可能会碰到很多未睡醒联系不上的情况,只能靠楼内志愿者门铃唤醒、群内互喊,深夜打扰大家,抱歉。”

居民知情后,少有怨言,反而回复:“居委会今天又别想睡了”“志愿者辛苦了”。

【“三驾马车”和谐,百人志愿者队伍用活了】

最近,我报名成为小区志愿者,更加直观感受到,一个100多人的志愿者群体怎样做到动态管理、分工明晰。

平常,咱们小区就有一位志愿者负责人,也是小区业委会成员。他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

比如核酸检测前,他先制定一张志愿者表格,纵轴为每个楼栋的工作点位,横轴是几类志愿者岗位(如信息员、登记员、秩序维护员),一层层通过微信群下发,由信息员传递到各楼道志愿者群。

表格作为共享文档,由志愿者自己填空格,无须事后再重新汇总,形成高效、有序的微信群工作方式。如果到了截止时间,这张表格还有空白格子没人填,可再单独协调人手。

群管理也是讲究方法的。印象深刻的是,负责核酸检测的志愿者“群头”发布过一段群公告:

1,快递志愿者不干其他工作,请扫码进“快递群”,并退出本群。2,已报名核酸检测的志愿者,请把群昵称备注为工种,如信息员、登记员等。

如此,不断按照工种分群、分岗位、分时间段。每个层级都有群主做负责人,有信息员进行信息分拣和传递。

书记和干事才7个人,不眠不休也不可能直接安排好5000多人的小区事务,靠的是什么呢?团结小区100多名志愿者,再由“三驾马车”各司其职,一起把事情办好。

比如,居委会负责指令性任务和大型活动;业委会协调分配志愿者工作,保障小区团购等民生事宜;物业负责快递分发、垃圾清运等。执行过程中,谁也离不开谁,“三驾马车”配合默契,扯皮的事情少了。

坦率说,一个小区不可能没有矛盾。也有业主因各种私人事务提出质疑,然而在一个群里,火速就有其他居民站出来,帮基层干部说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回避矛盾,不害怕“众口难调”,善良、理性的声音总归会占上风。

团结群众、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再加上科学、有效的现代管理方式,万变常在掌握中,“天山河畔”渐渐变得信通、气顺、人和。

本文作者:龚丹韵

责任编辑:梁斌SF055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