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调研组:科技创新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松江实践”

2023-04-11 09:25:00 - 人民论坛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

“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到上海考察,对上海提出殷切希望。近年来,上海松江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聚焦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推进城市能级有效提升,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实现路径。

2023年3月,人民论坛调研组前往有“上海之根、沪上之巅、浦江之首、花园之城、大学之府、制造重镇、科创走廊、旅游胜地”美誉的上海市松江区,围绕“上海松江科技创新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展专题调研,探索科技创新发展与社会治理在基层的成功经验和丰富实践。

调研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研究室主任刘戒骄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理事长、中国城市治理创新联盟常务副秘书长耿德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董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总体研究所副所长丁明磊研究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严运楼教授等一行先后走访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办、G60创新研究中心、广富林文化遗址、中山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商务区分中心、方松街道英郡别苑居民区,深入一线开展近7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发展与松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成效调研。

协同创新共同体,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松江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依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的高效供应链协同,“一廊九城”的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互补,在逆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G60科创走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对松江提出的“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水平”的重要指示,聚焦“科创+产业”战略使命,经历了从1.0版“源起松江”、2.0版“联通嘉杭”到3.0版“九城共建”,再到纳入顶层设计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平台,从美好蓝图转向行动纲领,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优势加速凸显。

2018年6月1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在上海召开,九城市在三省一市党政主要领导见证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G60科创走廊发展为贯穿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覆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座城市的“一廊一核九城”总体空间布局。五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以“科创+产业+金融”为抓手,以高标准创新能力建设为支撑,促进长三角基层加强合作和跨行政区域协调联动,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世界级产业集群、产城融合典范、一流营商环境,形成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享的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人民论坛调研组:科技创新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松江实践”

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指出,“在新征程上,要统筹兼顾、合理分工,一棒接一棒地干,持续打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品牌,不断加快‘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松江新城建设,着力增创‘一廊一轴两核’战略优势,打造上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战略空间和重要增长极”。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理事长、中国城市治理创新联盟常务副秘书长耿德红教授认为,松江跳出原有按部就班的发展逻辑,提高站位,对标一流,将创新理念和思维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协同三省一市九城市实现共同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党建引领担使命,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大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推动我国产业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大核心技术的掌握意义重大。

松江在落实区级首台(套)、产业化关键或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政策基础上,在上海全市各区中率先出台区级“卡脖子”专项支持政策,聚焦“6+X”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围绕关键核心“卡脖子”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填补国内空白,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截至目前,已有8个项目入围区级“卡脖子”项目库。此外,区内众多科创企业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如超硅半导体的300毫米和450毫米超大尺寸硅片、新阳的电镀液和清洗液、理想晶延的平板式原子层沉积设备等,都充分展现了松江的科创硬核实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研究室主任刘戒骄研究员认为,松江坚守制造业,始终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和创新的重要引擎,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若达到既定目标将在维护国家安全、经济竞争力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人民论坛调研组:科技创新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松江实践”

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正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加速集聚。2022年,松江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619家,跃居上海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97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二。

松江坚持将党建引领放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顶层设计的首要位置,围绕服务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党建创新的“双服双创”的工作重点,依托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6+X”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产业集群党组织,形成“龙头带动、项目推动、条块联动”的产业集群党建工作机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松江产业发展实际和基层党建工作特点的产业集群党建新路径。

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总体研究所副所长丁明磊研究员建议,未来需要在要素的全方位融合上更进一步,实现要素的流通、聚集和生根,实现价值增值。

调研组组长人民论坛副总编辑杨轲指出,作为科技创新的领跑者、治理现代化的先行者,松江的改革创新一直在推进,松江的探索实践需要及时归纳总结,不断梳理松江经验,进而提炼形成可资推广的松江模式,助力各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民论坛调研组:科技创新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松江实践”

城市治理更精准,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近年来,松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着眼常态长效,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为推进现代化松江新城建设作出了许多有益探索。

为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松江制定上海市首部区级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城市运行“多格合一”工作规范》。松江中山街道就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施行的见证地。这是一个既有老城、新城生活圈,又有工业园区产业圈的复杂街区。面对城市形态丰富、人口结构多元、新老问题交织等诸多挑战,中山街道着力推进城运平台建设,完善“多格合一”工作机制,践行“二级社区、三级管理、四级网格”的社会治理模式,真正做到“高效处置一件事”。

人民论坛调研组:科技创新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松江实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严运楼教授谈道,中山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通过智能化、智慧化,对下辖城区治理的主动研判、主动作为,在整体设计和实际运行上凸显了体系化、框架化,做实精细化,进而保障整个辖区的治理成效。通过科技智能设备的智慧管理辅助,党建引领和力量下沉在精细化网格管理实践中显现实效。这也为松江产城协调发展中的化解治理矛盾难题提供了更精准的答案。

在社区治理层面,松江创新建立“第二书记”进社区包小区、“党员第二楼组长”包楼栋、“社区党员”包邻里、各级党组织包重点攻坚任务等“四包”机制,不断完善“平时善治理、急时能调度”的社区动员机制。在方松街道英郡别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德明介绍,为落实“四包”机制工作要求,我们强化党建引领,健全“网格楼组党建”机制,在整个居民区设置三个“微网格”,下设六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按照片区来划分楼组,建立“第二书记”机制,持续发挥“党员第二楼组长”作用,在党组织全面领导下推动力量下沉,共同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人民论坛调研组:科技创新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松江实践”

松江之所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与坚持党的领导、数据支撑、精细化治理密不可分。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董慧教授认为,松江真正地在做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于人民至上的价值基点,开拓创新,实干进取,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科技创新,聚焦高质量发展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打造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典型样本。

本次调研是对2018年人民论坛“科技创新与发展转型:上海市松江区G60科创走廊建设课题调研”智库研究的二次深度拓展研究,也是人民论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的一次专项实践。

有关调研成果及报道详见近期《人民论坛》、《国家治理》周刊。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