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团修理厂——工具柜加装“智能芯”
人脸识别、指纹验证,柜门“滴”的一声打开,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团修理厂机械技师戴小群取出维修工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一个存放工具的柜子,为何需要这么智能?
厂长马也介绍说,他们主要担负飞机检修和换发任务,官兵们几乎每天都要和各类工具打交道,工具的取还、查找、摆放等工作量很大。在此之前,这些工作通常由机械员兼职负责,人手有限不说,遇到装备换季保养、发动机更换高峰等时间节点,很容易出差错,工作效率也不高。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一次例行会议上,马也得知上级正计划推广智能化管理系统,便第一时间提出申请,将修理厂作为试点单位。经过需求对接,智能工具柜落户该厂。
“真是太快捷、太省心了。”说起智能工具柜,机械员高永宝难掩兴奋之情,“所有工具都贴上了芯片和电子标签,系统会自动登记信息,工具取用、归还、查找都很方便,就像给我们配备了一名智能管家。”
高永宝说,过去受限于全人工管理,各专业根据工作需要登记领取工具,但必须等到完成当天全部工作,才能将工具集中起来,由机械员对照清单一一核实,再交各专业负责人签字确认,程序复杂、过程麻烦,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错漏,核查也极为不便。
“如今,有了智能工具柜,这些都不是问题了。”某车间主任李俊介绍,智能工具柜还具有超时报警功能,如果领取的工具没有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限归还,系统便会鸣笛提醒,并显示未还工具的种类和数目。
“如果某件工具丢失了怎么办?”采访中,听着智能工具柜有关情况介绍,笔者终于发现了“漏洞”。
“问题早就解决了。”戴小群说,智能工具柜刚配发时确实存在这个隐患,厂里及时向研发单位提出需求,专门加装了工具搜索器。前不久,该厂组织换季保养,一天快收班时,智能工具柜报警显示一把克丝钳还没有归还,询问多人,都不知其所踪。机械员打开工具搜索器,很快就确定了克丝钳的位置。
“工具柜安上‘智能芯’,实现了工具取还精准化、记录备案自动化、损坏丢失溯源化、工具分类战位化,这就是科技赋能的结果。”该团领导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研究探索把更多科技手段引入部队训练建设管理的可行性,充分彰显“科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