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发展如何“解困”

2024-04-11 14:04:15 - 北京晚报

“不是保时捷买不起,小米更有性价比”,自3月28日启动发售,SU7成为时下汽车圈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从“4分钟大定破万,7分钟大定破2万,27分钟大定破5万”,到门店排队试驾,再到第一批汽车交付,短短十天时间内,关于这款新能源“新星”的消息引发多轮热议,不断拉高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好感度”。小米汽车爆红也将新能源车险再次推到聚光灯下。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扩大,新能源车险整体市场剧增的同时暴露出的发展困境,也是无法忽视的问题。“车主喊贵、险企叫亏”的局面应如何改善?

车价降了保费升了

续保成消费者“痛点”

“一直犹豫要不要换台新能源汽车,这次是真的心动了。”消费者刘女士告诉记者,国产新能源车发展迅速,不仅价格越来越“亲民”,设计、性能和配置也越来越高,“虽然电车的续航和寿命都不如油车,但日常通勤和短途出行需求是可以满足的,家里考虑最多的还是安全性和充电,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问题。”

刘女士所说的“后期成本”中,便包含了车险一项。据悉,小米汽车车险首年价格在6000元至8000元之间。根据小米SU7车主晒出的保险方案,基础版保费6638元,包含交强险、商业险以及驾乘意外险;尊享版7036元,差别主要体现在第三者责任险等项目的保额上。针对“保险费用和50多万油车接近”的问题,小米汽车也做出回应称,新能源车专属《条款》既为“三电”系统提供保障,又全面涵盖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使用场景。因此保费价格不能简单只通过车价进行比较。

事实上,保费高、续保难,是目前新能源车主面临的普遍问题。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大约21%。

“我的车开了两年,第一年保险6000多,第二年谈到4500元,今年各家保险公司给我报价普遍6500元往上,可我两年都没出过险,这价格也太贵了。”消费者王先生表示,对比朋友的油车,自己的车险明显贵得多,“油钱是省了,保费却上去了。而且我这还算公里数少能续保的,听说有的车主因为年行驶里程超过2万公里,被保险公司归类‘网约车’,连续保都续不上。”

“不少网约运营车未按运营车辆投保,拉高了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而新能源营运车辆的出险率更比燃油营运车辆的出险率高出2倍多,“营运车辆和私家车在使用性质、行驶里程、风险暴露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对保险定价和风险评估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除车是否出险外,车型赔付率、车主年龄性别、驾驶习惯,都会对续保有影响。“上一年这个车的车型理赔比较多,第二年保险公司会把价格上调,或者这个车型就不办理保险了。”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业务量大很难盈利

监管发话险企不得“一刀切”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为满足广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保险保障需求,2021年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不少保险公司随之推出新能源汽车专属商业保险产品。

如今,新能源车险已经成为各家财险的“业务增长点”。2023年年报显示,人保财险新能源车承保数量同比增长57.7%;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同比增长54.7%;阳光产险保费增长46.4%;众安在线新能源车险总保费同比增长196.1%……但与业务规模形成反差的是,险企承保新能源车险普遍亏损,车均保费高并没有让保险公司从中获利。

太保产险总经理曾义曾表示,新能源车出险率非常高,甚至要高于燃油车接近一倍,种种因素导致成本存在一定压力。“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配件价值高、维修技术含量高、维修人员短缺,其与燃油车在驱动原理、零部件布局、维修方式上均存在巨大差异,险企在此领域缺乏议价权;另一方面,在电动智能汽车时代,险企并不掌握车内数据,定损往往需要以车企的判定为准,因而也显得相当被动,这都在无形中使险企的赔付增多。”业内人士表示。

监管部门也在持续关注新能源车险。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司向各监管局财产保险监管处、各有关财产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能源车险承保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财险公司不得拒绝或者拖延承保交强险,不得在签订交强险合同时要求投保人签订商业保险合同或提出其他附加条件;大型财险公司要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承保新能源车商业保险,确保实现愿保尽保,满足消费者的保障需求。此外,《通知》还提出,各财险公司要对系统内新能源车险承保政策和考核指标开展全面排查,不得在系统管控、核保政策等方面对特定新能源车型采取“一刀切”等不合理的限制承保措施。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日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商务部将深入研究如何优化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以更合理的定价机制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强市场吸引力,致力于解决群众购车后顾之忧,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安全第一科技发力

车企入局促“充分竞争”

尽管面对诸多发展难题,行业仍对新能源车险这片“蓝海”充满期待。东吴证券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车险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17.9%,规模将达1865亿元。人保财险、中国太保等多家保险公司表示正在加强车辆信息的共享、提升风险评估的精准性、优化定价模型的合理性,全力满足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更懂新能源”的新能源车企也跃跃欲试,纷纷涉足车险领域。

2018年,小鹏汽车成立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2020年,特斯拉成立保险经纪公司;2022年,蔚来汽车出资5000万元,注册成立蔚来保险经纪;2022年,比亚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比亚迪全资控股。2022年,理想汽车通过旗下子公司受让一家保险经纪公司100%股权。2023年,“汇鼎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名称变更为“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车企入局会带来新气象吗?车车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认为,车企对新能源车的技术、风险、性能等情况更了解,也更专业,车企选择经营车险,不仅可以获得前端的保险销售收入,更可以将保险作为连接用户的重要抓手,获得售后产值、配件销售、车辆维修等服务的利润增长。但业内人士也表示,车企入局保险行业存在牌照资质、资金能力、技术能力以及网点布局等壁垒限制。

如何破解新能源车保险“两难”,引导新能源车险走向“规范化”仍是短时间内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指出,新能源车企在追求造车与车险深度捆绑“双赢”的同时,更要全力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推动降低车险赔付率,促进行业“车安全,保费低”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传统车险企业要聚焦电动化、智能化等新特征,加强数据对接,先从里程保开始,逐步放开UBI(基于驾驶行为的保险)应用,利用科技手段实现“低风险者低保费,高风险者高保费”的生态。此外,政府和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的支持和引导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文/李悦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