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玉兰花盛开在黄土高原——纪念上海银行人西迁70周年

2022-05-11 14:36:54 - 媒体滚动

作者|袁宝麟「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退休干部,是1952年支援大西北的银行人之」

文章|《中国金融》2022年第9期

1952年金秋,五趟专列次第从上海北站开出,车上满载着2059名风华正茂的银行人以及他们的家眷,直驶西安。他们是响应党的召唤,举家西迁,参加西北地区人民银行建设的。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西北区行初创时采取的一项固根基、补短板的有力举措。如此壮举,在中国金融史上见所未见。

《中国金融》|玉兰花盛开在黄土高原——纪念上海银行人西迁70周年

赤子之心 毋问西东

1949年,解放战争势如破竹,随着西北解放区的不断扩大,全区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星罗棋布,遍及城乡。

但西北全区银行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制约了银行业务的开展,也拖了经济建设的后腿。而千里之外的上海,银行专业人才几乎占当时全国的一半。救急如救火。于是,西北区行通过华东区行请求上海“输血”。这是迅速改变西北地区人民银行面貌唯一有效的途径。中共上海市委对此十分重视和支持,决定在全市9300名银行职工中动员年富力强、有业务才能和工作经验的2000人驰援西北。

1952年8月27日,上海召开了3000余人的银行职工代表大会进行动员,立马点燃了银行人建设新中国的热情。短短三天时间,报名的人数就达6203人。

有个魏耕年,五十开外,已经失去支援西北的“资格”,儿子报名后,他也赶去报名。“报国不分老幼,为啥没我的份儿!”就这样“软磨硬泡”,终于父子双双获批,后分到陕西兴平。

十五六对热恋中的年轻人,批准一下来,都选择了“闪婚”,牵手到大西北去“安家立业”。行前,华东区行行长陈穆为新人们主持了集体婚礼。

这些被批准的银行人,为了扎根黄土高原,行前纷纷“破釜沉舟”,舍弃住房、家具等一切身外之物,只带些四季衣衫和锅碗瓢盆,轻装简从,登车西进。

有人好奇地问:“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上海人连一江之隔的浦东都不愿去,为啥一声号召,你们都跟着走了?”他们齐声回答:“是共产党教育我们这样做的!”

上海人原本对共产党是很陌生的。上海解放那天清晨,共产党“胜利之师”集体露宿街头,上海人被如此的亘古奇观征服了,一下子拉近了与党的距离。上海一解放,党立即通过工会组织对广大职工进行思想政治的启蒙教育,用革命理想和爱国主义启迪人们的心灵。同时,党通过为老百姓办的一桩桩实事好事,赢得了人心。当时虽然解放才三年,但人们的觉悟普遍提高很快,大家都愿意听党的话跟党走。

在动员银行人西迁中,党又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工作的全过程,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成了时代的最强音。由于银行人的心间埋入“爱我中华”的种子,支援大西北成为大家的自觉要求,“要我去”变成了“我要去”。

始于初心 成于坚守

这拨上海银行人到了黄土高原,睡土炕,点油灯,拉风箱做饭,用辘轳打井水……好像穿越到远去的年代。9个月后,工资按当地标准重新定级,砍得只剩下个零头。他们常年走基层、下农村,自个儿扛铺盖卷,走很多的路;一天两顿饭,辣子咸盐就是菜;有时蹲在旱塬,连洗一回脚都成了奢望……所有这些,都是对“阿拉”们严峻的考验。

然而,大家心里都很坦然,不正是由于西北落后才来建设的吗?随着发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尤其是,每当被人们当成“香饽饽”的时候,“阿拉”们更觉得青春燃烧在了最需要的地方,吃苦也值得!就这样,他们愉快地闯过了“生活关”“工作关”,坚定了初心,在“第二故乡”深深地扎下了根。从此,他们像江南的玉兰花,满山遍野盛开在黄土高原。

上海银行人到了西北,各级组织都热诚地欢迎他们,并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尤其是初来乍到的两年。以陕西省为例,省委非常重视这几百个援陕干部,发出《关于重视教育银行中上海干部的指示》,要求全省各地采取争取、团结、教育的方针,巩固他们参加西北建设的热情,在生活上给予积极的帮助并努力解决遇到的困难。各银行对他们关爱备至,鼓励他们牢记初心使命,提高思想觉悟;同时,想方设法安排好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凡是想到又能做到的几乎全都做了。上海人不爱吃面食,各地银行就联系粮食部门给他们特供一部分大米。通过类似这样的一件件充满政治能量的实事,焐热了“阿拉”们的心,把大家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建设人民银行事业的热潮。

这拨上海银行人没有忘记初心、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凭着上海人特有的敬业,和他们练就的业务功底,大显身手,成了各地银行的“台柱子”和业务标杆,并且手把手地带出了许多“高徒”。这拨“会念经的和尚”的到来,充实了全区人民银行的业务骨干力量,困难迎刃而解。

同时,他们中也涌现出一批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杨希天第一个被评为西北金融系统的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不少人被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最美基层央行人,冯象超和张莉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两人原是随同来西北的家属,参加工作后都当上出纳员,整天与钞票打交道,她们不怕脏,不怕累,凭着一双巧手,勤学苦练,脱颖而出,分别成为了陕、青两省的“点钞状元”,一个获得“五一”劳动奖章,一个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拨上海银行人中的绝大多数都始于初心,成于坚守,舍小家为国家,在工作和生活比较艰苦的大西北奋斗了一生。

1956年,终年风沙迷漫、鸟也飞不过的处女地柴达木即将开发,青海省分行领导号召同志们去那儿工作。共产党员徐心培像从上海来青海一样,又一次积极报了名。他离别恋人,闯进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建立起银行办事处。后来,这位从上海来的“柴达木人”,一家三口不幸遭反革命歹徒毒害。

支援西北第二大队队长韦公健到青海后不久,就深入边远地区了解金融动态。他从海北雇了辆木轱辘马拉车踏进崇山峻岭之中,遇到有水处就取下铜锅煮茶,一口炒面一口茶,晚间把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团缩在马褡子里当“团长”。正当他为投入这样的新生活而感到自豪的时候,反右斗争开始了,韦公健被误定为反党分子,清除出党。直到1979年才彻底平反。但挫折和磨难没有影响他对党的忠诚,他逆风前行,为省劳改局揭开贪污大案,帮助海西中支进行全辖会计账务整顿。在一次劳动中不幸骨折,从此再也蹲不下身子,但他伤未养好,又开始下乡工作。

富家千金曾清华与丈夫陈贵修分别毕业于暨南大学和清华大学,同在上海一家大银行供职,在上海繁华地段拥有三层洋房,过着优越美满的生活。他们一听到党号召支援西北,便毅然放弃一切,激情满怀地报名参加。到了西安,生活条件像跳伞般从天空落到地面,五口之家挤在一处土坯房里。替他们看孩子的保姆吃不了挑水这个苦,撂下水担回了上海,壮志未酬的曾清华夫妇坚守初心,带着一双咿呀学语的幼儿,开始了在西北创业的曲折人生。陈贵修不幸英年早逝,曾清华历尽艰辛和坎坷,始终笑对人生,把一生献给了西北央行事业。

甘肃定西地区榆中县支行分来9位上海人,大多生活富裕,有的出身名门。“定西是左宗棠称为‘苦甲天下’的穷地方,在巨大落差面前,他们不畏艰苦,硬是把根牢牢扎进榆中的黄土地里。贝聿萼、夏璟琛夫妇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夏璟琛打得一手好算盘,眼睛只盯着账表,手指在算盘上飞快地拨动,令人眼花缭乱,竟成县城一绝。有人专门跑到银行营业室偷看她‘表演’,感觉就像欣赏杂技一样。”

……

这拨上海银行人在西北各地的出色表现受到当地同仁们的敬爱,有位同志这样说:“我对‘阿拉’们的敬佩、羡慕由来已久,但让我震惊却是多年以后的事。1986年我首次到上海,亲眼看到大城市的繁华,悬殊的对比之下,我想起那些‘阿拉’们的选择和坚守,将心比心,觉得他们的思想境界太崇高了,彻底让我折服了。”

作家李南山的《列车西去》一文讲述了战斗在青海高原的“一百二十四将”的故事。作者有感而发,在一串串感人的故事前面,写了一段题记:“他们,在生活的大道上迅跑,远去,默默地远去,越来越小,渐渐消失。只有沿着那些依稀可辨的脚印,迎头赶去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大,比你想象的高大得多……”

这拨上海银行人多是这样,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艰苦环境、自然灾害、政治浩劫,都未能撼动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真诚初心、建设大西北的神圣使命和奉献金融事业的自觉担当。他们用青春和奋斗,向党交出了一份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无愧于韶华的合格答卷。

西迁精神 激人奋进

历经70年的峥嵘岁月,当年这一拨风华正茂的上海银行人如今绝大多数已离开了人世,极少数健在的也都走近百岁。在所有这些老人的身上,不仅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故事,更透射出一束精神火花——西迁精神。

回望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受磨难而生生不息,靠的就是一系列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听党话跟党走”为精髓的西迁精神曾经为大西北的银行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今天,我们奔跑在圆梦路上,西迁精神仍然是激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愿新时代的年轻一代,传承西迁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坚定信念,听党召唤,不惧挑战,艰苦奋斗,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致敬,西迁精神!

致敬,西迁路上的银行人!■

(责任编辑 纪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