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坚持三项原则治理互花米草

2022-06-11 19:19:21 - 东营发布

答记者问|坚持三项原则治理互花米草

6月10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殷切嘱托勇担战略使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自然保护区专场),邀请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党工委副书记李兴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中心主任刘静,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中心负责人周立城,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赵亚杰,介绍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黄三角早报

据了解,互花米草作为外来入侵物种,近年来对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危害,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在互花米草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记者问|坚持三项原则治理互花米草

周立城

自然保护区科研中心负责人

互花米草是全球性入侵物种,侵略性强、其强大的繁殖能力逐渐使得当地盐地碱蓬、海草床生境被侵占,滩涂底栖动物密度降低,鸟类觅食、栖息生境大幅度减少。黄河三角洲在1990年引入互花米草,2010年后进入爆发期,2021年约为7500公顷,是2010年的12倍,严重影响了黄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发展,治理互花米草迫在眉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我们开展互花米草治理,主要坚持了三项原则。

一是坚持尊重科学。2016年以来,我们联合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依托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开展互花米草入侵机制与治理技术科研攻关及工程示范,治理成效显著,成果被评估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为我国北方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治理与本土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可复制的模式。”这为我们开展大规模的互花米草治理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二是坚持严格标准。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反复试验,目前治理互花米草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刈割:清除地上植被,切断光合作用,阻止结出成熟种子;二是围淹:对刈割后的根茬持续淹水,使根系窒息死亡;三是翻耕:破坏茎杆和根系,抑制互花米草生长和繁殖。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势条件,确定不同的综合治理方式,对刈割的留茬高度、翻耕的深度、围淹的高度宽度,以及综合治理的时间、频次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我们严格标准,严把质量,严控细节,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措施,各项工程都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是坚持系统修复。生态修复工程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我们在实施互花米草治理的同时,同步实施了盐地碱蓬修复、海草床修复、底栖生物增殖、潮沟疏通等系列工程,并持续做好互花米草治理区域的环境维护和跟踪监测评估工作,确保取得综合性的治理成果。

自2020年以来,我们主要实施了四项互花米草治理工程,共计治理2563公顷。根据《2021年度监测评估报告》的结论:互花米草“刈割+围淹”治理区的治理效果良好,互花米草植被清除比例达99%。治理区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在1年内总体呈增加趋势,鸟类种类及数量均比治理前显著增加。今年,我们成功申报了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计划对剩余的5200公顷互花米草进行全面治理,坚决消除外来物种,恢复原生环境,打造黄河口国家公园的良好生态。

(东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左右滑动浏览海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