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法治热点: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3)》·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金柱受贿案一审开庭

2024-06-11 11:08:57 - 中国法院网

■核心提示: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

·中国法学会研讨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3)》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金柱受贿案一审开庭

·公安部强力推进“净风”专项行动

·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部署开展2024年国际禁毒日主题宣教活动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3年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

·最高检发布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每周法治热点(专题)本期(6月3日-6月9日)内容如下(按新闻发布时间先后为序):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为推进社会保险法全面贯彻实施,促进社会保险工作健康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4日正式启动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

社会保险法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第一部规范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此次执法检查采取执法检查组赴地方检查、委托省级人大常委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6月至7月,执法检查组赴黑龙江、上海、江西、广东、四川、宁夏等6个省(区、市)开展实地检查。5月至8月,委托辽宁、浙江、安徽、河南、重庆、青海等6个省(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中国法学会研讨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中国法学会5日在京举行研讨会,与会的法学法律工作者围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进行研讨。

据介绍,中国法学会充分发挥法治智库作用,依托立法专家咨询会等平台积极服务社会重要领域立法。充分发挥中国法学会及所属研究会、地方各级法学会及所属研究会、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作用,深入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好用好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工作,助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更好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3)》

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3)》《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3年)》及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吕忠梅,最高人民法院环资庭庭长吴兆祥,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林文学主持。

《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3)》沿用往年“正文+附录”的体例,正文包括深化理念变革、依法能动履职、推进专业化建设、完善法律适用规范体系、提升司法能力和深化国际交流等六个部分,集中展示2023年度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成效及亮点案例、事例;附录盘点了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环境资源审判相关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以及环资审判事业发展中的大事。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金柱受贿案一审开庭

6月6日,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李金柱受贿一案。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04年至2023年,被告人李金柱利用担任宝鸡市委副书记,榆林市代市长、市长,榆林市委书记,陕西省副省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上的便利,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企业经营、工程项目承揽、干部选拔任用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32亿余元。检察机关提请以受贿罪追究李金柱的刑事责任。

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李金柱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李金柱进行了最后陈述,并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法庭择期宣判。

■公安部强力推进“净风”专项行动 每周法治热点: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3)》·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金柱受贿案一审开庭

公安部网站6月7日消息公安部部署开展“净风”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迅速行动、以打开路,向冒用党政机关、军队等名义生产、销售所谓“特供”“专供”等假酒犯罪活动,发起凌厉攻势。截至目前,公安部挂牌督办的17起重大案件全部告破,打掉跨地区职业制假售假犯罪团伙4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17名,涉案金额8.9亿元,有效净化了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了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打击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为铲除滋生“特供酒”违法犯罪的土壤,公安机关在持续严厉打击整治的同时,坚持以打促治、协同治理,积极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健全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形成信息共享、情况互通、协调联动、打整同步的工作格局,推动打击整治工作常态长效。专项行动开展3个月来,全国公安机关现场缴获非法“特供酒”31.8万余瓶,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打击深度、力度持续突显。

■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部署开展2024年国际禁毒日主题宣教活动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今年6月26日是第37个国际禁毒日。近日,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印发通知,围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集中部署禁毒戒毒宣传工作。

通知指出,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创新开展体现新时代特点、群众喜闻乐见、富有地方特色的禁毒戒毒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围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牢防范意识,谨记严格遵照医嘱安全合理使用药物特别是麻精药品。创新宣传方式,采取以案释法、现身说法等形式,广泛传播禁毒戒毒理念。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3年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

2023年,全国海事审判队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制建设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海洋强国建设,海事司法的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效应,彰显海事司法在化解国际海事纠纷、维护航运秩序、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2023年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

■最高检发布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6月8日消息6月8日是2024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有关“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部署要求,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与行政机关、社会各界一道,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以高质效司法办案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为文物保护法修订增设检察公益诉讼条款提供实践样本。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检察院诉达拉特旗A煤矿、B煤炭公司损毁文物公益诉讼案等8件。2019年10月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7万余件。此次筛选的8件案例从法律适用、履职标准、整改效果等方面,体现了高质效办案的基本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的精准化、规范化水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