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柏伟:书缘

2024-06-11 16:18:00 - 东方网

转自:新民网

第一回走进福州路上的书店,应该是跟着父亲去的。父亲在我八岁之前只有过年才会回到上海小住一段时间,他不在我身边的时候,家里一直订阅的一份《文汇报》、一份《红旗》杂志和他的一橱藏书陪伴了我的童年,所以打小,我的生活里,书报刊从来不曾缺席,是“不响”的父亲为我播下读书的种子。

杨柏伟:书缘

当年要去一回福州路,交通倒是方便的,坐一辆49路就可以了,只是来回要花两毛钱,成本太高。真正比较频繁地到这里淘书要到大学时期,因为是每天走读,买了一张月票,不必为来回的车钱而犯愁了。

大学时期,父母亲和早已工作的姐姐们都支持我买书,但零花钱毕竟是有限的,那么旧书店就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有时候下午没课,我就会坐21路电车先到海宁路的上海书店四川路店转转,随后步行一段路到四川路桥报刊门市部看看,再换乘17路电车到福州路,在上海书店、古籍书店痛痛快快地漫游两三个小时,一般情况下是会满载而归的。这个时候,家里的书橱添置了,我的藏书量直线上升,已经超过了父亲。因为我的不善收纳,父母亲都成了我的图书保管员。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加入了书业大军,成了一个“做书”的编辑。与福州路上的书店缘分无可避免地越来越深。2006年至2021年,我在这条马路上工作了15年,我已经不光是一个淘书人,作为一个“做书人”,我自然成为作者、出版社、书店之间联系的纽带,越来越多地成为一档档阅读推广活动的“幕后推手”,艺术大家周慧珺、戴敦邦、吴颐人、汤兆基、龚继先等被我邀请到艺术书坊、古籍书店签售新书,周慧珺老师在艺术、古籍两家门店两次签售创造的销售纪录,大概保持了十多年,反正我是破不了自己留下的纪录了,期待来者吧。

在书店的舞台上,我的潜能得到了意外的深度开发,原本也像父亲喜欢“不响”的我,居然成了一场又一场活动的“金牌主持人”(陈子善老师所封),我从福州路起步,主持到了淮海路沪港三联书店,也主持到了黄浦区明复图书馆、徐家汇书院等区级图书馆……甚至在福州路上赫赫有名的艺苑真赏社,我的名字出现在了“策展人”的位置上。朋友们封我“艺术百搭”的雅号,这可真是坐实了。何以我有这点“文化自信”?我想这是近半个世纪逛书店逐步培养起来的。今天我所做的,是在感恩、报恩滋养了我大半辈子的书店。(杨柏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