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山东推动乡镇建立健全审计制度,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末梢”

2024-06-11 21:08:27 - 山东发布

转自:山东发布

今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审计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审计工作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答记者问|山东推动乡镇建立健全审计制度,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末梢”

答记者问|山东推动乡镇建立健全审计制度,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末梢”

答记者问|山东推动乡镇建立健全审计制度,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末梢”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请问,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山东审计机关做了哪些工作?

答记者问|山东推动乡镇建立健全审计制度,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末梢”

狄元孝:审计机关一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促进者,去年省审计厅组织开展了全省乡村产业振兴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涉及淄博、枣庄、烟台等7市及所属14县(市、区),反映了产业振兴政策措施未全面落实、特色产业重点事项推进缓慢、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不明显、项目管理不规范等38类共性问题,推动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指导7市抓好问题整改,举一反三,累计整改问题金额4.74亿元,出台制度56项。

一是补强产业配套,助力枣庄石榴产业“长红”。在枣庄,审计提出加快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产业发展短板等审计建议。今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枣庄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枣庄建设石榴产品全国贸易集散中心,加强仓储物流服务。枣庄市委成立石榴产业振兴指挥部,目前集石榴销售、批发和全国交易大数据中心、沿街商业、中转冷库于一体的枣庄石榴综合交易中心正加紧建设中,计划今年9月底建成并投入运营。同时,枣庄强化产业发展资金扶持,2023年市财政拨付支持石榴种植示范园建设、石榴良种培育、石榴扩种等奖补资金200万元,2024年初又拨付石榴栽植专项资金470万元。

二是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菏泽牡丹产业“升级”。在菏泽,审计反映了牡丹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力度不足,加工企业盈利能力差,特别是关系产业附加值提升的油用牡丹基地建设等项目进展缓慢问题,提出应持续推进牡丹产业发展重点事项,及时破解企业发展制约因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审计建议,在审计推动下,油用牡丹基地建设、牡丹籽油全营养成分开发利用等7个项目已完成建设或正加快建设,牡丹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改良的基础更加坚实,菏泽市委出台的《关于推动牡丹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系统推出打造创新研发体系、完善生产加工体系等一系列具体举措,推动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富贵之花”,变身“产业之花”“富民之花”。

三是强化要素聚合,加速构筑金乡大蒜产业“集群”。在济宁金乡,审计期间发现大蒜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协调机制未按要求组建运行,大蒜大数据中心、种质资源圃等4个项目未启动建设,在审计推动下,县政府成立“金乡大蒜”优势特色产业培育领导小组,加强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大蒜种质资源圃、大蒜大数据中心均已建成投入使用,在大蒜新品种培育、以数字化助推产业提档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县委、县政府出台《金乡县打造千亿级大蒜产业集群实施方案》,推出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创优集群发展环境、构建大蒜产业新生态等有力举措,助力打造千亿级大蒜产业集群。

答记者问|山东推动乡镇建立健全审计制度,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末梢”

新黄河记者:

在促进就业政策落实方面,审计机关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记者问|山东推动乡镇建立健全审计制度,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末梢”

王晓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就业优先的战略任务,要求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省审计厅紧盯政策落实、资金绩效、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等关键环节,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全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全省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等,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促整改,助力打通就业政策落实“中梗阻”,提升促就业资金发放精准性,兜牢就业民生底线。

一是破解堵点难点,让就业政策找对人。紧盯就业促进机制、就业创业扶持等情况,重点关注了30余项就业相关政策落实情况,深入分析了部门间统筹协调不足、政策主动宣传不到位、未及时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等一系列影响政策全面落实的原因,推动省、市、县三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就业工作组织领导,健全主动保障机制,累计向符合政策保障范围的企业或个人发放就业见习补贴、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等2781.64万元;推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开展就业政策集中落实专项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健全政策找人模式,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二是盯紧绩效管理,让就业资金花出效益。沿着资金流向,重点关注就业相关补贴资金发放、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使用等情况,反映了因部门间数据共享不到位,向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或个人违规发放就业相关补贴;公共实训基地运营监管不到位,未能发挥实训基地效能等问题。审计推动追回违规发放资金356万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14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为补贴资金精准发放提供数据支撑;督促部分县区制定完善公共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切实落实监管职责。

三是聚焦重点群体,让就业帮扶更有温度。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审计重点关注了高校毕业生创业后领取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资金发放情况,促进拨付各类补贴资金4181.54万元,推动主管部门修订《山东省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贷款额度上限,放宽申请条件,为创业者提供更多融资支持。坚持兜牢民生底线,审计还重点关注了零就业家庭、长期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群体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反映了1577名缴纳灵活就业社会保险的就业困难人员应享受未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等问题,推动主管部门认真抓好问题整改,依托全省公共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筛选符合补贴条件的企业和个人,主动告知政策内容、办理流程渠道,提高政策知晓度、补贴申领率,有效提升了帮扶政策执行效果。

答记者问|山东推动乡镇建立健全审计制度,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末梢”

山东法制报记者:

民生事项点多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审计机关是如何下沉监督力量,扩大监督覆盖面的?

答记者问|山东推动乡镇建立健全审计制度,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末梢”

孙焕军:着眼于加大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有效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省审计厅采取多项措施,持续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让老百姓感受到审计就在身边。

一是为民生审计插上“科技翅膀”,实现远程监督、精准监督。针对民生资金和项目点多面广、链条长、监督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省审计厅大力推广数字化审计方式,开展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分析,打造全天候在线审计、多维度系统分析的格局,提高了审计疑点和线索精准性,增强了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和防范能力,大幅节约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效率。如,在去年开展的全省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中,依托社保、工商等多部门数据的跨行业分析,精准快速锁定虚构已在职职工资料套取就业见习补贴疑点,全省查实48家企业套取见习补贴200余万元,与此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查到全省3044家符合政策保障范围的企业未能享受到一次性扩岗补助等补贴政策,通过审计让该享受政策的享受,让多拿多占违规行为受到应有处理,可以说大数据审计让造假无处遁形,让政策落实更加精准。

二是加强对乡镇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将审计触角延伸到老百姓身边。随着乡村振兴全面实施,越来越多的财政资金到了最基层。省审计厅以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抓手,推动乡镇建立健全审计制度,前移审计关口,下沉审计力量,通过乡镇层面的常态化自身“经济体检”,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末梢”,更好防患于未然。目前,临沂、菏泽、德州以及惠民、梁山等地正加快推进乡镇内部审计工作,成为基层治理的有力支撑。如,临沂是全域开展乡镇内部审计的市,截至目前,该市156个乡镇、街道均成立了审计办公室,配备审计人员589人,通过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信访问题专项审计等机动灵活的形式,有力保障了资金安全、维护了基层稳定、促进了廉政建设。

三是由点及面,推动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改。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加大监督力度的同时,省审计厅从宏观性、全局性入手,强化对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分析力度,推动举一反三、系统治理,实现审计一点、整改一片的效果。如,2023年,在某高校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省审计厅针对学校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学费采取“先收后退”方式进行减免问题,在推动学校整改的同时,在当年另外14所省属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同步关注该问题,在审计推动下,相关高校立行立改,纠正未执行免学费政策5891.5万元,修订完善制度机制24项,实现标本兼治。再如,针对审计发现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本)通”发放管理存在的典型性倾向性问题,审计推动沂南县政府用4个月时间,开展了全县范围专项治理,切实促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规范高效使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