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执法人联手突击夜查,企业工人神色慌张......

2024-07-11 08:01:57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报

当企业废气排气筒设置在厂房楼顶,但未安装楼梯,怎么办?近日,重庆现场检查3组在四川省宜宾市某企业内检查时,执法人员正面临这样的场景。

这可难不倒检查组。执法人员立即使用无人机“加盟”,对废气排气筒进行核查。经无人机飞行拍照录像查看,该废气排放口未设置监测采样口。

6月25日,2024年川渝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正式在川渝两地火热开展。此次联动,旨在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推进川渝两地生态共建环境共保,深化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

四川篇:

“掩盖问题就是制造危机”

“对于监督帮扶,个别企业不是理解支持而是‘躲猫猫’,作为监督帮扶人员必须处处留心,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为帮助企业消除环境问题和隐患,准确查找企业污染防治的薄弱环节,6月28日,四川现场检查2组深入重庆某公司现场,冒着高温酷暑,爬梯登高50余米,仔细核查问题线索,对每一处产污环节,每一个治污设施,每一份环保管理台账进行细致检查。

随后根据问题线索,检查2组来到重庆市铜梁区某生产企业,发现厂区大门紧闭。执法人员围绕厂界仔细查看,没有找到进入厂区的途径,也未发现违法排污迹象。

为了确保排查精准无误,检查组又走访询问厂区周边的住户和路人,了解该企业生产情况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反复观察确认该企业确实处于停产状态后,方才离开。

“掩盖问题就是制造危机。”6月27日,强降雨天气下,四川现场检查3组执法人员走进重庆市綦江区某家具制造厂,厂房顶上挂着的标语引人注目。检查发现,该厂未进行喷漆作业,喷漆房房门紧闭,但是靠近房门便闻到一股油漆味。

“这个味道有很大问题。”执法人员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看了一眼神色紧张的企业负责人,便迅速打开紧闭的喷漆房门,一股浓烈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执法人员立即使用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分析仪对喷漆房气体进行检测,VOC检测值高达103mg/m³。

经检查,该厂喷漆房配套的废气处理设施过滤棉和光氧灯管均附着大量漆渣,光氧灯管的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光氧灯管无法正常开启。

“如不采取防治措施,喷漆过程产生的有毒有害挥发性有机物及雾状漆颗粒,不仅严重危害人体,也会污染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现场向企业负责人耐心讲解“掩盖问题”的危害后果和法律责任。

重庆篇:

“一定要查个明白”

“这个在线监控数据存在间歇性数据波动,一定要查个明白。”6月26日下午,重庆现场检查1组根据问题线索第一时间赶赴四川省自贡市某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开展大气帮扶工作。

执法人员对该公司进行了全方位“体检”。为核实清楚数据波动原因,检查组与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委托第三方对排口开展比对监测,同时连线专家对企业的在线监测系统开展了一次“云会诊”。在排除人为干扰数据等因素后,检查组全面梳理出企业在线监控运维过程出现的问题。

虽然比对结果显示在线监控数据正常,但数据波动原因仍未找到。检查组坚持查个明白,再次会同该公司、第三方运维单位、属地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探讨,最终分析出可能导致数据波动的原因。

为了让污染无处遁形,重庆现场检查2组进行了突击夜查。7月1日,重庆现场检查2组的成员们结束了四川省德阳市的排查工作后,又马不停蹄赶到四川省成都市,会同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现场联合检查及督导帮扶工作。

通过前期对相关行业生产规律的摸排,检查组了解到由于凌晨电价较低,很多企业都会选择在0时——7时进行生产。检查组经分析研判后,一致决定对当地企业开展夜间突击检查。

在排查至一家生产环保保温材料的公司时,检查组发现企业厂房周围空气中存在明显异味,随即分出一组人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另一组人员立即携带试纸赶往企业脱硫塔碱液池,发现片碱早已全部用完,碱液筒已经干涸,而企业工人正慌忙抬着片碱袋到现场准备进行添加。

执法人员测试后,发现碱液池内pH值呈强酸性,与张贴的操作规范严重不符,最终锁定该企业没有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的关键证据。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