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CC| LAURA研究取得进展,III期不可切除肺癌患者迎来靶向治疗新转机

2024-07-11 12:15: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实习生肖立群上海报道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其中所有肺癌患者中约有20%为不可切除的III期肺癌,III期肺癌也被认为是“局部晚期肺癌”。

在全球范围内,肿瘤学的研究与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为局部晚期肺癌带来了新的疗法,这些创新的治疗方法正在逐步改变癌症治疗的格局,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规范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近日,LAURA研究第一阶段成果在近期ASCO年会上发布,并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该研究以压倒性的7倍(对比对照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为不可切除III期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上海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陆舜教授为该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临床研究中心的PI董晓荣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副主任黄媚娟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射治疗科主任陈明也是该文章作者之一。

陆舜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LAURA研究证实了在放化疗后,使用靶向治疗能够显著改善EGFR突变的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这对患者来说是绝对的利好消息;另一方面,LAURA研究也让我们看到中国专家在肺癌治疗领域的不断探索,特别是在EGFR领域,中国的研究者们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未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专家的力量将继续在这一领域引领创新,推动全球肺癌治疗的发展。”

湖南省肿瘤医院胸内二科主任邬麟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EGFR突变III期不可切NSCLC的患者,我们采用根治性放化疗的模式以后,再用EGFR-TKI来维持,与安慰剂维持相比,可以降低接近90%的复发转移进展风险,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数据。

无进展生存期显著改善

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不同,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约80%~85%,约三分之一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就诊时已达到III期。根据肿瘤的大小,累及的淋巴结数目等来分为IIIA期、IIIB和IIIC期,不可手术的III期患者主要集中在部分IIIA期、IIIB期及所有的IIIC期患者。

临床上,根据是否能获得根治性手术治疗标准,将III期患者又分为可切除、潜在可切除和不可切除三类,治疗方式复杂多样。其中,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大多数,病程进展最为严峻。

在III期不可切NSCLC患者中,欧美人群EGFR突变的发生频率约为2%~10%,亚洲人群EGFR突变的发生频率可达15%~30%,而我国肺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在50%左右。

当前,针对这类患者,标准治疗方案是“同步放化疗+免疫巩固治疗”,但EGFR突变患者的生存获益仍较为有限,总体5年生存率仍不足两成。随着LAURA研究数据的公布,为EGFR突变III期不可切NSCLC患者生存状况的改善带来了新的转机。

LAURA研究是一项随机化、全球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是全球首个且唯一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III期不可切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探索中取得无进展生存期(PFS)阳性结果的重磅III期随机临床试验。受试者为在根治性放化疗后、疾病未出现进展的EGFR突变III期不可切的NSCLC患者,患者按2: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至每日一次80毫克靶向治疗药物奥希替尼或安慰剂巩固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死亡或因其他原因停止治疗。疾病进展后,两组患者均可选择性接受奥希替尼作为后续治疗。

LAURA研究结果显示,奥希替尼巩固治疗EGFR突变III期不可切NSCLC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长达39.1个月,较安慰剂组显著延长33.5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84%,展现出奥希替尼巩固治疗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显著。

广东省人民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潘燚介绍,LAURA研究设计在三个方面展现出了独到之处:首先,研究设计中的对照组是放化疗组。鉴于Pacific研究结果已公布,且在美国的研究中未排除驱动基因阳性患者,放化疗后接受巩固性免疫治疗已成为三期不可手术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然而,在LAURA研究的亚组分析清晰显示,EGFR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并未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这一有效地解答了该领域的相关问题。

其次,研究设计中的另一亮点体现在放化疗结束后采用巩固性TKI治疗。尽管部分三期不可手术肺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放化疗后能达到治愈效果,但仍有超过半数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研究中采用的巩固性TKI治疗,旨在针对已出现的微小转移灶,降低患者远处转移的风险。最后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与单纯放化疗相比,巩固性TKI治疗显著降低了脑转移、肝转移以及其他远处转移的发生率。

此外,研究结果深刻揭示了EGFR驱动基因阳性患者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高度恶性。研究结果显示,在EGFR阳性患者群体中,治愈率远低于原先20%治愈率的预期,两年生存率仅为12%,且随着时间推移,治愈率可能进一步降至5%,表现出传统治疗模式在患者群体中的局限性。

非小细胞肺癌诊治规范化、精准化

肺癌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等,伴随着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出现,显著提高了中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传统的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靶向治疗是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的治疗方式,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

在所有靶点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突变比例在亚洲人群中相对更高,目前临床上已有三代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可供选择。EGFR-TKI是一类作用于细胞内络氨酸激酶区的小分子药物,阻断EGFR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奥希替尼属于第三代EGFR-TKI药物,可以延长EGFR突变阳性早期NSCL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但奥希替尼可显著降低局部和远处复发,尤其是脑部和肺部转移的风险,且覆盖人群广,在全球获批的各种适应症已治疗了近80万名患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简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应以治愈为目标开展根治性治疗。目前,‘同步放化疗+免疫巩固治疗’方案用在有驱动基因EGFR突变的患者中疗效不佳,且这类患者较多发生脑转移,而现有治疗手段对控制脑转移效果也不理想。而我国肺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在50%左右,此类患者存在巨大未满足的治疗需求。”

由于III期肺癌具有高度的临床和病理异质性,关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广东省人民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潘燚表示,对于EGFR突变III期不可切肺癌患者,单一的治疗手段很难让患者获得很好的生存获益,必须结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LAURA研究的成功填补了EGFR突变III期不可切NSCLC的治疗空缺,进一步推动了肺癌的精准治疗。

邬麟指出,LAURA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于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标准治疗将发生改变。在进行同步放化疗后,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马上进入观察阶段,仅在疾病复发或进展时采取其他治疗措施。而在LAURA研究出现后,可以在完成放化疗后,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进行维持治疗。这一治疗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疾病复发或转移的风险,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先进且具有前景的治疗选择。

“这种治疗模式的创新不仅改变了中国患者的治疗标准,同时也改变了全球的治疗标准。而且这项研究在中国学者的领导下完成,期待未来中国学者能在全球研究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引领临床实践的变革,不论是在非小细胞肺癌还是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上,都能为肺癌的临床治疗做出贡献。”邬麟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