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谈规划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委副书记、市长:西辽河畔绘新城

2024-07-11 16:01:46 - 媒体滚动

编者按

当前,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在即,详细规划编制在地方上全面推进。《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市长谈规划”栏目,请各市(地、州、盟)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相关部署,立足地方实际谈国土空间规划落地。

内蒙古通辽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多维度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西辽河畔绘新城

奇·达楞太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是“西辽河文明”核心区域,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通辽以规划为引领,从优化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探索建立实施模式等多维度入手,积极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直面问题科学规划城市更新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通辽城市更新行动启动晚、进展慢,城市建设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困难和问题。比如,空间布局不均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绿地建设速度与城市空间扩展不匹配,城市风貌塑造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城市建设发展理念跟不上新形势、地方财力不足、投融资机制不顺畅等原因,也因为城市更新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实施方案、专项规划、相关制度标准。鉴于此,通辽迫切需要建立城市有机更新规划体系,规范引领城市建设发展。

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辽已经启动了中心城区详细规划、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等工作。针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通辽在规划编制中坚持“六个突出”:一是突出高点定位,优质设计。立足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各类规划,加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二是突出城市特色,各美其美。坚持走原创性、差异化的路子,注重挖掘提炼唯一性地域、民族、文化元素符号和城市色彩,防止“千城一面”。三是突出以人为本,精细规划。从群众现实需求出发,在规划城市公共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上下好“绣花”功夫,在细微处体现人文关怀,规划一座有质感、有温度的城市。四是突出科技赋能,创新手段。坚持与时俱进,落实海绵城市、绿色建筑、有机更新理念,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提升规划水平。五是突出公众参与,博采众长。坚持开门编规划,进现场、看实景,尊重专家意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衡量规划质效。六是突出节俭规划,避免浪费。杜绝不接地气、不切实际的规划,力求编制切合实际、体现特色、引领未来的好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立足实际探索宜居城市建设

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通辽遵循刚弹结合的原则,锚定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打造更加宜居、韧性、智慧、人文的城市。

围绕提升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通辽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科学编制相关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确定改造内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全市已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87个,连续两年统筹整合中心城区燃气、供水、电力等各类生命线工程,谋划实施重点工程项目100余个。同时,通辽加快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加强城市公园体系和绿道、慢行系统建设,实施“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行动,建成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100处,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推窗见景、出门入园的“微幸福”。

为打造人文特色城市,通辽制定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导则,优化提升建筑设计标准,严把建筑设计审批关,全面加强城市设计。立足西辽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景观实际,通辽积极打造西辽河、孝庄河两条景观带,建成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的辽河公园,积极创建孝庄河文化产业带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厚植文化底蕴,彰显城市特色。

同时,通辽将海绵城市理念和相关要求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排水防涝、园林绿化等工作,重点实施了西拉木伦公园蓄水池、森林公园蓄水池及泵站工程,可调蓄雨水万余立方米。在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方面,通辽提高了城市综合防灾和安全设施建设配置标准,加强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建立完善城市安全监管体系,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控,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聚焦提高城市管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通辽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目前,全市已建成集智慧市政、智慧排水、应急指挥三大功能的城市基础设施板块。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委副书记、市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