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布局进入新一轮重构期

2024-07-11 00:40:56 - 媒体滚动

转自:企业思想家

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布局进入新一轮重构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进步。适应世界产业链体系供应链布局深度调整,中国产业链供应链进入新一轮重构时期。

第一,新一轮重构主要受外因与内因两方面变化影响。外因是世界经济体系与秩序深刻调整改变,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国产业链不可能置身事外。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多边主义信任减弱、地缘政治冲突与战争、大国博弈对抗等,促进世界经济碎片化、逆全球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从市场、利润、成本导向的对外扩张,转向国家安全、意识形态、政府干预为重的内向收缩。中国深处其中,必须以变应变。内因是中国自身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势在必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布局必然需要重大调整转换。

第二,中国产业链体系布局重构的方向路径。从中国产业链布局重构方向上来看,基本上呈现五个趋向。

一是更加注重以国内市场、国内需求为导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二是更加注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二、一产业共同发展、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和供应链系统性优化。

三是更加注重国内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加强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分工协作深化和内在有机联系紧密。

四是更加注重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体系,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提升,增强中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稳健、有韧性、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把握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布局重构方向,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重要路径是:补链、固链、强链、拓链、优链,构筑根植国内、联通世界、韧性安全、创新引领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一要补链。关键是补上主导和基础产业的核心技术短板,以市场需求和应用为导向,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突破,逐渐走出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供应链完全受制于人的局面。

二要固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重点是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中国+1”,新形势下中国产业链布局全球范围调整、迁移、重构不可避免。我们不要过度担忧,被动地一味抑制、阻止缺乏独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国外转移及部分产业链供应链回流调整、对外伸展。要顺势而为,有序有力促进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布局优化和深度对外拓展。不能任其自然,坐视国内外企业将产业链供应链持续不断向外转移。必须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大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励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链主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继续做大做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尤其是规划布局和着力推进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成长,减缓和对冲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联动外移进程。

三要强链。现代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既是全球性的,也是覆盖三次产业各领域的。增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大国优势、比较优势,继续做强超大规模新型基础设施、平台经济、现代物流体系等,着力推动“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培育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要拓链。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布局总是发展变化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正处于深度调整变动之中。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化危为机,主动应变,积极调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国产业链体系非常庞大齐全,必须顺应变化,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完善全球布局,拓展以中国为依托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主义体系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同时,中国地域广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必须加强统筹协调,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东部沿海部分产业链向中西部、向东北等地区转移,促进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一体化发展。

五是优链。中国产业链特别是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最为齐全、规模巨大,但问题是能级不够高、国际竞争力不够强。面对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中国必须下决心改变以价值链中低端为主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链体系。用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布局优化升级。适应产业数字化、绿色低碳化和高端服务化变革趋势,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快中国产业链体系系统升级、全面转型、创新发展,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道根,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