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经济领域改革,激发首府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南宁市全面深化改革系列综述之一

2024-07-11 20:25:38 - 南宁发布

转自:南宁发布

放眼今日之南宁,一天内能上演多少精彩故事?

6个小时——这是一根企业级DDR5内存条在南宁生产测试后下线的时间;

不到2个小时——这是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一企业在网上交齐材料后领到营业执照、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效率;

当天开车、当天到达、当天清关——这是从中国南宁南站驶向越南河内安员站的中越跨境快速通关班列跑出的“加速度”。

…………

这一组组数据,是绿城大地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活力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不断夯实的有力佐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南宁市委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改革决策部署,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做好“放活”的文章,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推进改革攻坚提升,打通一些制约发展的制度堵点,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改革创新成果,经济领域改革成效逐步显现,有效激发了全市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推进经济领域改革,激发首府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南宁市全面深化改革系列综述之一

南宁市建立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当好企业“店小二”和项目“服务员”。图为南宁产投新能源电池邕宁产业园。记者黄维业 摄

抢占“新赛道”拓空间

南宁市已落地的新能源电池总产能超100GWh,成为广西落地和已投产电池产能最大的地市,引进了比亚迪、多氟多等行业巨头;2023年,电池制造业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最大动力,全年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20.6%;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是近6年来的最高增速……

这一个个向“新”向“实”的数据,体现出南宁“改”的步伐越发铿锵。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一“牛鼻子”,全链条布局新能源电池产业、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充分诠释了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

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这是国家赋予南宁的新定位新使命。只有坚持以解决问题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性、集成式推进改革攻坚,才能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

跨境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障碍如何破除?南宁市加快落地落实以五象新区为主体、以东部新城和“两港一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园区规划建设和产业引导,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混合产业用地供给试点、“零星地块”协议出让、“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试点、天然气大用户市场化改革等,推动重要要素向工业集聚。

南宁市创新产业链垂直整合招商模式,依托“链主”企业“以投带引”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加快形成“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的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工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显示,南宁首次入围全国50强,位列第36位,南宁市已成为全国新能源电池重要的生产基地。

产业项目落地瓶颈问题如何解决?奔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紧盯问题改,南宁市提级成立市重点办,健全项目前期策划工作机制;组建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工作专班,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工作机制,2023年协调解决问题566个。

南宁市还建立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比亚迪、太阳纸业等重大项目,当好企业“店小二”和项目“服务员”,让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目前,比亚迪在南宁落户的3个电池项目均已投产。

持续深化改革添活力

从传统工业资产运营管理者到“融投建运”四位一体战略投资者,南宁产投集团的华丽转身是南宁全力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产业投资运营平台改革的一个典型案例。

该集团依靠实行市场化产业平台运作、建立市场化“敢投善投”机制、实施市场化产业投资模式“三个市场化”这一大刀阔斧的改革,激发出了企业发展的活力,近3年总资产年均增长率216%,总规模突破600亿元,利润平均增长率14.3%,填补市属国有产业投资运营平台的空白。今年初,《南宁市深化产业投资运营平台改革 引领战略投资布局 抢占产业新赛道》获评2023年度全区改革攻坚优秀成果。

近年来,南宁市推出的一系列破立并举的改革举措落地开花,巧用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形成合力,让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被激发。

一手抓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南宁推动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南宁城投集团、南宁产投集团、南宁乡村振兴集团主体信用评级分别提升至AAA、AA+和AA。盘活国有资产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相结合,累计盘活带动投资及撬动融资超过2000亿元。按照“以资本换产业、以市场换投资”理念,通过设立产业高质量发展子基金、建设专业化产业园筑巢引凤等方式,签约了一批总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南宁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入选清科“2023年中国地市级政府引导基金30强”。

一手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南宁市聚焦经营主体培育,持续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化水平,推动一系列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进行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推进产教联合体模式,与桂电南宁研究院共建“113工程”,在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建立“比亚迪产业学院”,并依托规模以上重点企业搭建职业技能实训平台,新成立3家工匠学校,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企业出题、人才答题、共同破题”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生态。

数据见证了变化:10年间,南宁市经营主体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经营主体登记存量从10年前的48万户到如今突破100万户,成为广西首个经营主体总量突破百万的城市,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提升营商环境优服务

一张小小的经营许可证,曾经让不少企业“开张”好事多磨。以前,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后,还要办理相关的经营许可证,往往需要两三个月才能正常开展经营业务。去年,南宁市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推行“免审即得”改革,符合条件的企业只需签署一纸承诺书,行政部门便直接发证,真正实现了“准入即准营”的极简审批,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企业活力。目前,“免审即得”实现“准入即准营”政务服务案例入选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经验向全国推广。

今年3月,这一改革的事项再升级:许可事项从此前的13项增加到31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南宁片区。

从一沓申请材料缩减成一纸承诺书,这正是以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例证。近年来,南宁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府转变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推出了一批为企业办实事改革举措——

迭代升级至“拿地即开工”改革4.0版,实现审批流程更优、申请材料更简、容缺管理更高效;

在全区率先试行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审管理办法,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建立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工作机制,2023年共解决企业诉求1027件、企业整体满意率达99.73%……

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一个个有重要影响的制度成果释放红利、一张张“问题账单”变成了“幸福清单”,让越来越多企业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切实享受到营商环境优化带来的红利。

目前,全市445个事项纳入“一窗综合服务区”无差别受理;成功获批第四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新打造的“信用园区”“信用商圈”获评第五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南宁是进步最明显的5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之一。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