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需要这样的好老师丨刘巧云:深山红烛照亮孩子求学路

2024-07-11 08:45:00 - 秦楚网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吴忠斌见习记者刘俊驰通讯员何衍辉报道:在学校,她是同事的“师傅”,是学生的“云姐”;在家里,她是妈妈的女儿,却是儿子的“刘女士”。她就是竹溪县蒋家堰镇中心学校教务主任、小教处主任刘巧云。

28年来,刘巧云始终扎根基层,坚守在偏远的山村学校,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

爱学生,做孩子的护航人

6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蒋家堰镇画屏山下的蒋家堰镇中心学校。

“同学们一定要慢审题、细做题,认真对待每一道题。把好计算准确关,避免不必要的丢分;把好理解审题关,宁可多审三分,不抢答一秒;把好表达规范关,严格按照老师平时要求逻辑表达,避免丢失步骤分……”在九年级(1)班教室外,记者看到刘巧云正在给学生上中考前的最后一节课。当下课铃声响起,刘巧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教室。

“云姐,带完我们这一届,您下学年不会再带毕业班了吧?您太累了,也该休息一下了!”走廊里,一群孩子围着刘巧云叽叽喳喳地说着。

“我也不知道,这要看学校安排啊。”她笑着回答。其实她也不记得有多少次学生这样跟她说了,但每一年她还是守在毕业班。

今年49岁的刘巧云出生于蒋家堰镇龙堰村5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96年从竹山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龙坝镇草场坝小学任教,从此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

刘巧云和蔼可亲,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热爱教学,善于动脑筋,喜欢把抽象、枯燥的数学课变成轻松活跃的辩论赛。她把数学运算、数学概念与生活紧密相连,并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简单易记。学生们私下总说:“我们最喜欢上云姐的课,数学课太有意思了,不学好数学都会有愧疚感。”

刘巧云不仅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更是关爱有加。28年来,她走遍了蒋家堰镇32个村的角角落落,每年家访、谈心上百次,将爱心送到每一个孩子身边。

“听母亲说,弟弟吴松今年要参加中考了,突然想起15年前自己的中考,仿佛一切都在昨天。”今年中考前夕,刘巧云收到在深圳工作的学生吴庭能发来的短信:“一晃15年过去了,15年前的事我却怎么也忘不了。”

吴庭能是刘巧云2009年带的九年级毕业生,中考成绩优异被郧阳中学录取。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一家人愁眉不展。得知吴庭能的情况后,刘巧云二话没说,第二天便带着他到县城郧阳中学招生处给他交了报名费。在高中求学的几年里,刘巧云时常关心吴庭能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托人给他带去一些生活费。高考时,刘巧云专程到郧阳中学看望他、鼓励他,最终他顺利考入理想的大学。

“这么多年过去了,爸妈总是提醒我,不能忘了刘老师的恩情。”吴庭能说:“那些年,刘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爱护我、支持我,在我的心里,她就是我的第二个妈妈。”

人民需要这样的好老师丨刘巧云:深山红烛照亮孩子求学路

爱工作,做教师的引路人

刘巧云就像学校里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012年以来,为了学校发展,她先后担任教务主任、年级主任、小教处主任。

在刘巧云担任教务主任期间,学校教学成绩发生了质的飞跃,从排名靠后一跃进入全县前列,这是她和团队深研课改、规范课堂、铁面巡课的结果。那时候,她经常熬夜研究教学,寻找提高课堂效率且适合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她是一名数学老师,却经常研究学校开设的所有科目,探索各科目的教学特色,制定学校课堂改革三年规划。刘巧云担任年级主任时期,学校中考升学率创历史新高,荣获全县“优秀教学单位”称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校要发展,必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在刘巧云的帮助下,一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今年32岁的杨坚强是蒋家堰镇中心学校九年级数学老师,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刘巧云结对帮带的徒弟。因为是第一次带九年级数学,杨坚强心里很不踏实。刘巧云从备课、上课再到作业设计等方面对其进行细心指导。

有一次,杨坚强在准备讲“二次函数应用含参问题”时,有几个问题始终没弄明白,他只好去请教刘巧云。为此,刘巧云设计了一套专题练习,在自己班上上了一节示范课,让杨坚强坐在教室后面和学生们一起听课。她把两种类型的题各挑一题,引导学生细细分析,并说明这样做的原因,然后把两道题放在一起对比分析,总结规律,找出解题技巧。

这节课,杨坚强听得特别仔细。事后,他说:“师父,我把自己放在学生角度去思考,把两种情形一对比,直接顿悟了!”刘巧云说:“我也要反思,有时候我给你讲问题有些简略了。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引导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多让学生自己思考,找到疑问,教师重在释疑,不能想当然地讲。”

杨坚强回到自己班上上这节课时,刘巧云静静地坐在后面观察,一是观察他的授课要领,二是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反应。结果,效果特别好。

课后,刘巧云笑着对杨坚强说:“你这回不仅彻底弄懂了,比我讲得更好,学生理解得更透彻!”

爱家人,做父母的好女儿

因为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刘巧云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德。不幸的是,2012年,她的弟弟因病过世。她的父母经历了中年丧子的痛苦,身体大不如前,家庭重担落到了刘巧云身上。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刘巧云说,虽然自己工作很忙,但是她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

“三年前父亲生病住院差点成为我一生的遗憾。”提起生活中遇到的艰难困苦,刘巧云红了眼眶。

“你爸爸今天起来脚疼痛难忍,你快回来看看吧。”2021年腊月初一早上,刘巧云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她连忙把父亲接到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父亲在卫生院住下后,她叮嘱母亲照顾好父亲,就急忙赶回学校上班。因为九年级教学任务重,她没法时刻守在父亲身边,只好时时电话联系。

三天后,正好是父亲的生日,刘巧云想把父亲接回家,询问父亲病情是否好转时,父亲却说:“不仅没见好转,而且腰也开始疼了,还发烧。”刘巧云询问医生,医生说没有查出病因。情急之下,刘巧云将父亲转至县城医院治疗,因为忙于工作,她只能抽空过来看望,平时父亲都由母亲照料。可十几天过去了,父亲还是反复发烧。她希望能守在父亲身边尽孝,可又放心不下临近考试的50个孩子。

腊月十四,考试一结束,刘巧云就急忙赶到医院。医生告诉她,父亲患上了败血症。

听到此言,刘巧云如五雷轰顶,内心无比悲痛。她迅速联系医院,将父亲送到十堰城区的三甲医院治疗。

此时,在外地打工的丈夫也赶了回来,两个人在医院衣不解带照看了半月,父亲病情终于有了好转。那段时间她一直守在医院,直到父亲出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工作成绩突出、事迹感人,近年来,刘巧云获评十堰市优秀教师、十堰市第五届及第六届学科骨干教师。

短评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吴忠斌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刘巧云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用心血和汗水诠释着什么是爱心、责任和奉献,什么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刘巧云希望能够有更多人走进农村,关注农村的孩子们,为农村的孩子们带来更好的教育,让农村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她是一道光,给孩子们带来希望。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楷模”并非高不可攀,“优秀”其实人人可为,愿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见贤思齐,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和使命。

原标题:人民需要这样的好老师丨刘巧云:深山红烛照亮孩子求学路来源:十堰日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