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统计局常用的两个热词,你知道意思吗?

2023-08-11 16:12:00 - 媒体滚动

转自:劳动报

取经|统计局常用的两个热词,你知道意思吗?

平时看经济新闻,你可能经常会读到“收入名义性增长”和“失业率摩擦性增加”这两个词。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两个名词都是正儿八经的经济学名词,但是他们的正确定义和内容解释,在目前可能不一定同经济学中完全一样,今天就给大家分析解释一下。

收入名义性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不考虑任何因素影响下的收入绝对性的增长。

例如去年同期收入1万,今年收入1.1万,那就叫做收入明显增长了1000元。至于这增长了1000元,是自己的工资增加所得?还是通货膨胀后物价推动的被动收入所得?又或者是政府发钱的偶然所得?其实都是不予进行区分的。

但其实我们都知道,只有扣除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劳动工资的持续增长,那才是实质民众的收入增加。

在此基础上,就好理解近日统计局官方发布的数据了,在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同比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0%。前者就是收入名义性增长的比例,后者就是扣除了物价上涨率的增长率。但是在我国物价上涨率的计算数字和公布数字,有时候经常同民众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指标上体现收入增长了,但民众觉得扣除了物价上涨率之后,反而发现收入下降了。

再来说“摩擦性失业”,这可真是一个宏观经济方面的专业名词,但是,因为宏观经济中的名词,其实它的定量化的测算非常难,也就是说,这个指标所表达的数值肯定是有争议的。原因就在于宏观经济的名词定义边界不清晰,数据自然很难被人承认。

摩擦性失业是指因为季节性或者技术性的原因而引发的阶段性失业。也就是说这批民众是可以就业的,而且也能找到工作。但是因为需要在两种工作之间进行转移,在等待新工作或者转业的过程中而形成的阶段性失业。

来看7月国家统计局是这样表述的,“青年群体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普遍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同时受疫情影响,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年轻人求职渠道在疫情条件下也受到了阻碍。”如果翻译过来,那就是这些年轻人是能找到工作的,但是原来的企业已经没有工作给他们了,新的企业他们找不到,所以只能现在暂时失业,但是他们一定会就业的。

顺带提一句,与摩擦性失业相对应的另一种失业叫做“结构性失业”,这种失业是指劳动力拥有的知识、技能,与市场职位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例如,25岁到59岁的失业率为4.5%,而岁数越大越有可能遇到结构性失业,也就是说他们可能有较长时间找不到工作了。

摩擦性失业是暂时的,但是当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相叠加时,必然会导致初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群体普遍面临就业困境,因此提升就业率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取经|统计局常用的两个热词,你知道意思吗?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