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刁窝镇的新图景

2024-08-11 08:33:59 - 媒体滚动

转自:河北新闻网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刁窝镇的新图景

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不少村民搬进新居,干劲儿更足了;重新拓宽硬化的主街主路整洁宽敞,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大棚中、良田里,时令蔬果和粮食作物旺盛生长,希望的田野上孕育着又一季的丰收……

在涿州市刁窝镇,一个个村庄生机勃勃,一幅幅多彩多姿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展开。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加快恢复重建,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刁窝镇党委书记刘阳说,全镇干部群众协力同心、感恩奋进,将汗水挥洒在每一个灾后恢复重建现场,奋力建设美好新家园。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刁窝镇的新图景

7月28日拍摄的白沟河治理工程(涿州段)。该工程全长25.76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左、右堤分别加高培厚及堤顶道路硬化,主槽疏浚,险工治理等。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摄

■干群同心建新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夏日时节,在刁窝镇,许多村民正在为建新房忙碌着。

7月29日,在小柳村村南的4栋联排二层小楼建设工地,工人们正在安装模块,为下一步灌注水泥砂浆做准备。

小柳村村民张娜看着自家新房一天天“长高”,眼里充满期待:“照眼下这进度,还有10天就能封顶了,真想早一天住进新房子!”

去年夏天,小柳村488户村民的房屋都进了水,其中包括张娜家在内的102户房屋受损严重,需要拆除重建。

“这4栋小楼分属4户,采用的是模块化新型建房工艺,不仅建设速度快,还能抗震防洪。”小柳村党支部书记李玉城介绍,因全村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大部分水毁房屋今年开春才动工建设。为了保证建设进度,村里引进了模块化、钢结构、砖混式等多种建房工艺,满足村民不同建房需求。

此外,该村党支部发动20多名志愿者,推行“专人包户”机制。志愿者每周在重建微信群上报重建进度,有问题随时向村党支部反馈,由村干部协调解决,干群协同全力推进水毁房屋重建。

自去年以来,瞄准“房屋修缮加固重建”这件头等大事,当地干群同心、携手攻坚克难。

涿州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出台灾后恢复重建政策,为重建户免费提供2吨钢筋、20吨沙子,每吨水泥还补贴80元钱;在刁窝镇设立了建材大集,受灾群众可以买到质优价廉的建材产品;住建部门选派业务骨干与商家谈价格,受灾群众购买家具、家电等可享受实惠的团购价……

刘阳介绍,自去年以来,涿州市在刁窝镇各村都成立了由村干部、住建局工作人员和市县两级包联干部组成的援建小组,帮群众解决各种实际困难。

眼下,房屋重建进入收尾阶段。在万全庄村党支部书记杨海军看来,村里最打紧的事莫过于稳妥推进施工进度。

新房竣工,付继军一家搬进了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的新家;杨贵堂住上了装配式住房,院里的小菜园已经挂满瓜果……“每天在村里转一转,看着一家家封了顶、安了窗户、买了家具,心里别提多痛快了。”杨海军说,目前全村139户村民的重建房绝大部分已封顶,到10月底能全部竣工。

干群同心,其利断金。刘阳介绍,在上级政府部门指导支援和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刁窝镇2550余户村民的重建房屋中,去年入冬前就有42户达到入住条件,今年急需入住的1844户村民,已有1751户的重建房封顶。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刁窝镇的新图景

■支部带动兴产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赶上了好行情,第一批15亩玉米就卖了28000元。”7月28日,刁窝镇刁一村党支部书记兼刁一村双利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雪飞开心地说。

刁一村农民种植分散,成方连片地块少,种植效益较低。张雪飞一直在琢磨如何让群众增收、让村集体变强。

“规模搞不大,我们就搞‘精而美’。”经过多方取经学习,刁一村确定了发展思路: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向现代农业要效益、向农旅融合要效益,将特色种植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提升亩均产值。

该村提前与首衡高碑店市场经销大户联系好,以销定产,发展定向种植:172亩地种鲜食玉米,104亩地栽油葵,50亩坑塘废地改造成休闲农业观光园,20亩地种植冷棚葡萄,打造集采摘、休闲、研学于一体的新型农业载体……今年,在村党支部引领下,刁一村合作社流转的土地从200余亩增至380亩,经营的业态越来越丰富,带动村民持续增收的能力越来越强。

“打赢灾后恢复重建攻坚战,我们还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创新路、拓思路,再打一个漂亮仗!”刘阳说,他们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走出了一条“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

蔬菜种植是刁窝镇的特色产业,白菜种植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不但在当地市场受欢迎,还销往北京、天津、廊坊等地。今年以来,刁窝镇着力凸显产业特色,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以万全庄村为核心打造“白菜小镇”。

今年6月,万全庄村与河北农业大学博士团队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博士农场,打造白菜新特优品种推广示范基地、有机白菜生产基地。刘阳说:“镇里将统筹各类资源,全力推动白菜种植向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转变,使其真正成为致富产业。”

“今后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做强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眼下,刘阳正带领同事积极与合作方洽谈,全力推进刁窝镇农产品贸易中心建设。

刘阳介绍,该中心集农产品展销、智慧化农业和线上线下交易于一体。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额近1500万元,销售蔬菜3500余吨,不仅成为涿州本地重要农产品集散中心,还能辐射带动高碑店、固安等周边县市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刁窝镇的新图景

■以和为核,分类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沿光明路走进白塔村,只见街道宽敞整洁,两侧的墙体彩绘简约质朴……

“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我们补齐短板,提升村庄环境。”白塔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新愿说,该村在广泛征求民意基础上,清理街道违建和杂物,将主街道由4米拓宽至6米,并硬化路肩;整治空中飞线和断壁残垣,美化墙体,增加健身和照明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白塔村的主街边侧,宽敞的地方砌有砖池,里面栽种的豆角、辣椒、西红柿等蔬菜长势正旺。张新愿说,为弥补街道拓宽后绿化不足,他们充分挖掘空间,兼顾美观和实用,建了30多个砖池,种上蔬菜,让村庄更具田园特色。

在建设路西头南侧,有一个雨水汇集形成的小池塘。这里将建设成水景公园,设计完成后就会立即动工。届时,村民又多一个休闲好去处。

“灾后恢复重建中,我们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尽力而为,分类推进环境整治。同时,软硬结合、塑形铸魂,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刘阳说。

在万全庄村富民大街中段西侧,工人在浇筑村史馆地基。正在查看工程进度的杨海军说,该馆今年10月建成后,将围绕白菜种植特色产业,开设白菜展厅,通过影像等资料展示村里的白菜种植历史,以及各种白菜优良品种等,让这里成为展现当地产业特色的一个窗口。

万全庄村粉刷一新的大街小巷墙体全是灰、白两色。在村委会,杨海军打开刚完成的村庄规划设计图。在紧临涿廊路的两个村口,他们将分别建设体现白菜色彩、形态的村标。街道的建筑立面也将以青、白二色为主,并设计白菜主题的彩绘。今年国庆节过后,万全庄村便将以特色浓郁的“白菜小镇”形象示人。

和美乡村,和为核心。刁窝镇在灾后重建中坚持以和育美、以和增美,促进内在美和外在美统一。

“崇尚科学、生活文明”“学法懂法明事理,依法办事要牢记”“尊长者爱晚辈,夫妻间重感情”……在小柳村的主街道上,墙体彩绘有移风易俗、爱护环境、孝老爱亲等各种主题,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行走其间,村民们潜移默化受到文明新风熏陶。“彩绘面积总计有2000多平方米,全是村里志愿者免费画的。”李玉城说。

乡村全面振兴,文明乡风是保障。李玉城说,村里好多年轻人在外打工,家里许多事情都需要人帮忙。2021年,村党支部发起成立志愿服务队,101名青壮年踊跃报名。谁家有事,只要在志愿服务队的微信群里发出信息,很快便有人上门帮忙,村风由此日益和谐。

去年洪水过后,清淤、修路、建房、搬家……无论是村里的事,还是村民家里的事,志愿者纷纷主动上前。村里还开展了最美庭院、最美家庭、最美村民等的评选,村民踊跃参与。

有感于村里的和谐之风,去年10月,村里研究街道墙体如何粉刷,大家一致同意把文明新风的内容以彩绘的形式表现出来。(河北日报记者寇国莹林凤斌王静超)

■记者手记

齐心协力,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灾后重建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始终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考验着他们的为民初心和责任底色。

7月30日,走进位于涿州市刁窝镇刁三村的涿州市玉簪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只见车间内5条生产线都在开足马力运转,企业已基本恢复去年洪灾前的生产能力。公司经理周鲁说:“企业能有今天,多亏镇里干部大力帮扶。”

刁窝镇企业较多,是涿州受灾较重的乡镇之一。去年洪水过后,刁窝镇抽调20名党员干部组成复工复产工作组,主动走进企业了解需求,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难题。面对被洪水冲得一片狼藉的工厂,周鲁一筹莫展。这时,镇里干部主动上门走访企业,第一时间协调设备、组织人员,帮助企业排水、清淤。恢复生产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镇里又帮他协调了1000万元贴息贷款。仅两个月时间,公司便恢复了生产,并赶上春节销售高峰。“急难时刻,镇里干部给了我战胜灾难、恢复生产的信心和底气。”周鲁说。

像玉簪园公司一样,刁窝镇如今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应该说,这与该镇党员干部发挥“顶梁柱”和“主心骨”作用,深入一线调查解难、落实落细各项帮扶措施密不可分。

道路冲毁了,重建;财产冲没了,再挣……在刁窝镇各个村庄采访,能深刻感受到当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去年的洪水把万全庄村民杨佩然家的羊全冲走了。洪水一退去,71岁的他便把羊圈修整好,垫上细细的沙土,又买了十只母羊,重新把羊养起来。如今,羊圈里的羊已变成22只。杨佩然说:“咱有20多年的养羊经验,三年羊群就能发展到一百多只。”

隔壁的付海波,洪水退去便拆除损毁房屋,动工建新房。如今,他家的二层小楼已开始内部装修,预计10月份便可入住。付海波说:“外来帮助只能救急、救难、救险,美好生活还得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在刁窝镇,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洪灾过后,很多受灾群众没有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是自觉行动起来,自己动手,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齐心方能激发信心,协力才能攻坚克难。上下齐心协力,刁窝镇群众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林凤斌王静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