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教授胡可先谈李白:抒情性让李白诗歌更直击心灵|名人大讲堂·观点

2023-09-11 21:30:46 -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徐语杨

李白杜甫同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座高峰。延续《诗经》关照现实民生的传统,杜甫对苍生的关怀影响了无数后世文人文心;继承屈原的奇幻诡谲,李白的浪漫豪情也打动着当代每个人的心灵。

9月12日,继“杜甫文化季”之后,名人大讲堂将迎来“李白文化季”第一期讲座。讲座邀请到北大国文课人气教师、文化学者、作家张一南,入川主讲“李白的蜀乡情结”。

浙江大学教授胡可先谈李白:抒情性让李白诗歌更直击心灵|名人大讲堂·观点

胡可先教授

在此之前,记者采访到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胡可先。围绕李白与杜甫两人的比较,胡可先对李白其人其诗进行了简要点评。胡可先教授一直致力于唐代诗歌文学研究,尤其在李白杜甫对比研究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多次开设“李白杜甫研究”相关课程,并著有《李白杜甫十讲》。

提到李白与杜甫,有太多可讲的东西。前不久上映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实现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其中对李白的刻画深入人心,李白高适杜甫同游于梁的片段也让不少观众潸然泪下。在文学史上,李白与杜甫不仅是唐代诗歌文学的两座高峰,也是我国古典文学最璀璨的两颗明珠,影响力早已辐射全球。

在国外,汉学家们以及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爱好者们,也对李杜二人烂熟于心。“但是相较而言,国外读懂李白的多,读懂杜甫的少。”谈及此,胡可先也提到了自古以来关于李杜二人“孰高孰低”的争论性话题。

自中唐以来,文人们就开始将李白、杜甫二人进行比较研究。白居易元稹等一部分学者“扬杜抑李”,认为杜甫作品关注民生,比李白的浪漫更有深度。到了宋代之后,李白的推崇者也不乏其人,“扬李抑杜”者也多不胜数,一直到当代,如郭沫若写李白杜甫时,也依然更加推崇李白,而贬低杜甫。

“当然,一直以来也有将李杜二人并重的,比如韩愈,就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我也一直持李杜二人齐名并重的观点。”胡可先认为,李白和杜甫有非常多共同的特点,他们的人格都很高尚,心怀天下民生,成就了唐代文学的两座高峰。由于盛唐思想文化的多元性,李白其人重道,杜甫其人重儒,于是李白重抒情,杜甫重写实。他们延续《离骚》和《诗经》两种古典传统,成为承上启下的代表性人物,影响了后世许多人。

浙江大学教授胡可先谈李白:抒情性让李白诗歌更直击心灵|名人大讲堂·观点

胡可先教授

但是在当代,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李白与杜甫两人的风格差异。有人说,李白浅而好读,杜甫深而难懂。对此,胡可先提到,李白的浅是由于他的个人风格有着极强的抒情性,个人情怀也很重,其诗歌语言也平白如话,能够直击人的心灵,扰动心绪。所以哪怕是孩童,也能对“床前明月光”朗朗上口,于是在大众中传播广泛。

而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有大量关照历史民生的故事,要有一定阅历和古典文学基础才能更好理解杜甫,“这也是为何国外学者对杜甫的研究比李白稍微少些,因为研究杜甫,还得研究很多中国历史的细节,对他们而言过于艰涩。”胡可先提到,这不是两人有优劣之分,而是接受群体的不同罢了。

针对本次张一南将入川讲李白的蜀乡情节,胡可先也谈了谈蜀地对李白诗风的影响。李白幼年入蜀,性格养成、文学基础,包括他书写格局和视野的开阔性,都与蜀山蜀水对他造成的影响不可分割。例如《蜀道难》一诗,文学史上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李白对故乡情节的深刻关照。蜀地的文化、神话、历史在这首诗中都得到体现,李白一生的浪漫情怀、乐观精神、傲视权贵等个人性格都在《蜀道难》中有所展示。“包括近年来我们对三星堆的高度关注,也让《蜀道难》中提到的一些神话变得更近了。”

胡可先同时提到,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等国交流的深入,对李白的研究有了更多新的发现和方向,例如将李白与“碎叶城”“丝绸之路”等话题结合研究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