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南昌的生态环境深深吸引”
转自:南昌发布
“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环境优美,有着丰富的鸟类生境。我将结合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通过鸟类视角,带你一起探寻江西师大瑶湖校区的生态之美……”这是江西师大地理与环境学院刚上大二的学生李超凡,在他的作品《观鸟探点——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中写的开场白。
今年3月至7月,
还在江西师大读大一的李超凡,
用5个月时间开展校园观鸟活动,
把校园里的大部分鸟类拍了个遍。
他还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
以及向鸟类专家、
观鸟爱好者学习的鸟类知识,
结合观鸟实际,开展研究、创作,
写出了6000多字的
《观鸟探点——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
对区域生态环境调查、鸟类调查研究、
观鸟活动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广东籍学子爱上南昌良好生态
李超凡来自广东省江门市,2023年参加高考,被江西师大地理与环境学院录取,学习地理科学专业。“我的家乡在广东沿海地区,我从高中开始爱上摄影,喜欢拍大海、高山、海鸟等,什么都拍,没有特定的方向。”李超凡告诉记者,来到南昌上大学后,他发现南昌地理条件优越、生态资源丰富,这里不仅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而且市区内随处都是树林、湖泊、湿地等生境,各种鸟类非常多。
“我被这里的生态环境深深地吸引住了。刚到南昌,我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南昌各地拍生态美景,慢慢地接触到鸟类摄影,也认识了很多观鸟爱好者,常向他们请教一些观鸟、识鸟、拍鸟以及鸟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从那以后,
李超凡爱上了生态摄影、鸟类摄影,
他花了大量时间学习鸟类知识,
在观鸟活动中
结识了江西师大蓝天环保社团
鸟组团队的老师、同学,
大家经常开展一些团队观鸟活动。
“为了方便大家观鸟,我们社团的公众号会推出南昌各地的观鸟攻略。我就想,江西师大瑶湖校区的生态环境非常好,鸟类也很多,我可以做一期关于江西师大瑶湖校区的观鸟攻略。”说干就干,大一下学期刚开学,李超凡就行动起来,开展校园观鸟活动。
对校园鸟况了如指掌
“大一下学期课程不算紧张,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背着摄像机到校园各处去拍鸟。”李超凡说,刚开始的一个多月,因为对学校各点位鸟况不熟,他几乎跑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后来慢慢对鸟况熟悉了,他就到一些鸟类较集中的点位去蹲守。“因为鸟类的警惕性较高,观鸟活动一般是单独行动。为拍到一些鸟类活动的清晰镜头,我经常在一个地方一守就是一两个小时。”
就这样,经过5个月时间的观察、拍摄,李超凡对江西师大瑶湖校区的鸟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鸟类是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示物种,也可以反映出一座城市中大学校园的生态系统现状。江西师大瑶湖校区紧邻南昌市区最大湖泊瑶湖,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湿润。整个校园占地面积3000多亩,规划绿化率42%,有树林、湿地、灌草地等鸟类生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包括林鸟、鹭鸟类、鸻鹬类等多种鸟类提供了栖息地。”李超凡说,此次校园观鸟活动共观察到鸟类10目27科57种,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画眉,以及寿带鸟、红头潜鸭、棕背伯劳等国保动物。
“江西师大瑶湖校区内有七八处树林,是最大的鸟类生境,里面生活着几十种鸟类,常见的有各种杜鹃、乌鸫、棕背伯劳、虎纹伯劳和红尾伯劳等。校园内灌草地生境主要分布在正大广场、白鹿会馆前以及情人坡等地,常见各类椋鸟,它们的繁殖能力强,常看见一群椋鸟父母带着宝宝们觅食;还有非常吵闹的灰头麦鸡,去上课的路上总会被它们追着叫骂。”在李超凡的眼中,鸟类的世界丰富多彩,“因为靠近瑶湖,师大里面有不少湿地,护校河连通区域和静湖周围,都是水鸟钟爱的生境,吸引了不少白鹭、夜鹭、牛背鹭、池鹭以及雁鸭、秧鸡、翠鸟等降落并寻找食物。”
“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关注鸟类”
在5个月的校园观鸟活动中,李超凡重点关注了几个鸟类家庭的生活。“在3月份,我关注到一个喜鹊家庭,勤劳的喜鹊爸妈在校园里叼拾树枝建造豪宅,它们的豪宅建在高高的灯柱上。后来,它们的宝宝破壳而出,喜鹊爸妈又忙着寻找食物喂养幼鸟,这是一对模范父母。”李超凡介绍道。
江西师大瑶湖校区内的鸟类故事,有喜也有忧,李超凡说:“4月份,我发现一对极具观赏价值的寿带鸟在很高的树上筑巢。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去观察它们的生活,希望能见证它们繁育的过程。在繁育期间,寿带鸟领地意识非常强。有一次,雄鸟外出觅食时,发现一只伯劳来到了附近,雄性寿带鸟很快飞回来与伯劳打斗,将其驱赶。遗憾的是,直到6月份,一直没有观察到这对寿带鸟夫妇的宝宝出生。6月中旬的一天,我发现寿带鸟很久都没有归巢。接下来几天,再没有见到它们。基本可以确定,这对寿带鸟已经弃巢。”
鸟类的经历,也影响着李超凡的喜怒哀乐。“平时,我们更多地在和身边的人类交流,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可爱的动物,它们跟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我觉得与动物相处非常有趣,和它们待在一起我很开心,我喜欢探索它们的生活习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鸟类,推动观鸟群体年轻化。也希望有更多具备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参与鸟类保护,开展学科研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愿意花更多时间、精力,共同推动生态保护工作,也会向身边的朋友推介南昌优美的生态环境。”
来源:洪观新闻记者赖海荣文/图
编辑:梁琼二审:涂景终审: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