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赋能“智慧图书馆” 打造彝乡“文化粮仓”
编者按: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各行各业,5G融合应用进入规模化发展关键期。目前,我国5G应用已经融入74个国民经济大类,建成3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300家5G工厂,“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3万,5G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等垂直行业应用广泛复制,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本报即日起开设“5G赋能千行百业”专栏,带读者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赋能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注入澎湃动力。
“有了智慧图书馆,我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借阅图书,瓦吉瓦(彝语好得很)!”借到心爱的图书,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城关小学五年级的勒伍诗泽开心地说。
喜德县智慧图书馆项目由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建设,借助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了图书馆集群管理平台、5G云图大数据平台、RFID自助借还系统和24小时智能微型图书馆,以方便图书馆管理人员高效完成图书管理,满足偏远地区群众公共智慧型图书馆的使用需求,全面提升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走进喜德县图书馆,勒伍诗泽可通过人脸识别、身份证、微信号等多种方式进行办证借阅、预约续借。借助图书馆集群管理平台,智慧图书馆项目实现了喜德、冕宁等不同地区间图书馆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勒伍诗泽可以在喜德县图书馆借阅其他地方图书馆的书籍。为了转变传统图书馆的借阅登记方式,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为喜德县智慧图书馆配置了自助借还(办证)书机,通过对粘贴RFID标签的资料、书籍进行扫描、识别,将人工借还改为自助借还,读者可在设备上通过多种方式自助办理借阅证或电子借阅卡。
借到了心爱的书籍,勒伍诗泽开始体验“云图有声”听书等“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还在自助借还(办证)书机上体验阅读测评、知识竞赛等功能。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让他第一次觉得阅读原来可以这么便捷有趣。
同样感到方便快捷的,还有喜德县图书馆馆长刘丽。通过5G云图大数据平台,刘丽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馆内读者量、图书量、借阅次数等信息,还可以对借阅信息、馆藏信息等数据进行采集,并汇聚到系统中进行数据分析挖掘,以全面掌握图书馆图书流通情况、读者借阅情况,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
在馆员工作站,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建立了RFID自助借还系统,引入了集RFID读写装置、各种类型读者证卡及二代身份证识别装置、条形码识别装置于一体的智能化设备,可以帮助图书管理员轻松完成图书编目、信息绑定等工作,将图书与书架进行关联,将数据记录在系统中,支撑图书管理、图书盘点以及后续的数据分析,极大提升了图书馆馆藏图书的流通率和馆员工作效率。
为了方便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借阅书籍,中国移动四川公司还在喜德县图书馆外广场放置了24小时书柜,建立了24小时智能微型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24小时图书预约、查询、续借、借还自助化服务,创建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移动图书馆。
“唔吔哎,带我到山顶,唔吔哎,美丽的村庄……”黄昏时分,勒伍诗泽走出图书馆,用彝语唱起了彝族民歌《带我到山顶》,清脆稚嫩的嗓音在图书馆外久久回荡。挂着自信的笑容,勒伍诗泽说:“我要认真阅读图书馆里的图书,努力学习,长大了当一名老师,帮助更多山里的孩子学习知识。”“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这是勒伍诗泽美妙的憧憬,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表示,将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持续加大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投入,不断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充分利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助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打造彝乡“文化粮仓”,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们走进知识的殿堂,最终“登上山顶”,看到山外更广阔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