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机制”推动秦岭保护取得新成效,六省一市共护秦岭生态
转自:中国环境网
日前,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机制2024年中期调度会议在陕西汉中召开。记者从会议获悉,随着今年11项重点工作任务的有序推进,秦岭地区在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生态破坏问题专项监督及科技运用等四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去年,生态环境部推动建立了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机制(以下简称“秦岭机制”),陕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甘肃、青海等六省一市参与其中,共同下好秦岭生态保护“一盘棋”。
图为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机制2024年中期调度会议在陕西汉中召开。
积极推动秦岭生态保护修复。今年以来,六省一市积极开展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和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申报工作,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陕西作为轮值省,成功主办两次重要会议,开展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督导执法检查;河南开展秦岭地区省级遥感监测;湖北协同推动跨省域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改;重庆推动县区间实施横向生态补偿;四川召开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工作现场会;甘肃印发《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建立健全秦岭长效保护机制;青海加大秦岭生态保护宣传力度,并积极强化科技支撑。
初步完成生态状况调查评估。评估报告显示,秦岭地区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约有90%以上的区域生态系统质量保持稳定或者好转,80%以上的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保持稳定或者得到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稳步提升,“秦岭四宝”大熊猫、朱鹮、羚牛、金丝猴野外种群不断扩大。“秦岭双娇”红豆杉、珙桐为代表的野生植物资源持续增长。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的生态质量和功能显著提升,超过50%的区域生态状况有所改善,表现出良好的生态恢复效果。秦岭六省一市涉及2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13处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等级为“优”,1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等级为“良”。
图为会议为新成立的秦岭生态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发放聘书。
组织开展生态破坏问题专项监督。当前基本实现秦岭地区卫星遥感“双月”监测全覆盖,先后下发四批秦岭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外生态破坏问题图斑,六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进行了现场调查核实,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及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针对部分重点图斑开展了现场调研,发现部分生态破坏问题,如矿山超出矿界审批范围建设护坡和弃土问题,道路建设弃渣占用临时用地手续不全,破坏林地及耕地问题,对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功能造成一定影响。通过专项监督,进一步强化了生态破坏问题风险防范,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小毛病”发展为“大问题”。
加强科技支撑生态保护。聚焦行业需求和地方管理需要,针对秦岭地区关键生态问题,组织召开秦岭地区科技需求研讨座谈会,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整合生态环境科技资源,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包括在这次调度会上成立的秦岭生态保护专家委员会,将在国家层面为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咨询平台。此外,陕西还组织举办了面向六省一市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部门的秦岭生态保护监管线上培训班,有效提升监管业务能力。
会议期间,生态环境部相关部门、部属单位和六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汇报了工作进展,与会代表到汉中市洋县实地观摩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预计会议的召开,将为持续深化“秦岭机制”打下良好基础。
下一步,六省一市将继续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措施,进一步完善秦岭地区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和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成效评估相关内容,摸清秦岭生态家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加强秦岭地区生态质量监督监测,推动建立秦岭跨区域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机制。发挥专家委员会在秦岭生态理论研究、技术规范制定、重大问题研判、科技需求凝练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以科技手段提高生态保护修复监管能力,加强与企业、高校合作,谋划重大生态保护修复科技项目。通过多措并举,推动秦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努力把秦岭地区打造成美丽中国建设的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