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故人”张国梁:长在312国道上的人

2024-09-11 09:01:08 - 上观新闻

转自:杨书源

“伊犁故人”张国梁:长在312国道上的人

起点在上海,终点是新疆霍尔果斯,312国道全程4967千米,经过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九省区,是贯穿东西的一条经济大动脉,也是东西部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纽带。这条路上,有小桥流水、中原沃野,也有大漠孤烟;有边城异域风情,有深厚文化底蕴,也有现代都市时尚……当312国道把如此多样化的区域连通后,沿途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实现了更自由的流动和更合理的配置。今年7-8月,解放日报“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踏上312国道,试图寻找这条联动东中西道路沿线的发展密码。

“伊犁故人”张国梁:长在312国道上的人

“到了新疆,除了走312国道,你们也要去果子沟大桥转转,去清伊、赛果高速公路开一圈,也可以去坐乌鲁木齐到伊宁的复兴号城际列车……”说起新疆伊犁辖区内的“路”,76岁的张国梁镜片里圆溜溜的眼睛闪着光。

无论是高速公路、铁路还是航线,对于这位在新疆生活54年、在伊犁州当了近13年“父母官”的上海人来说,都是从312国道延伸开去的新故事。而他正是这段曲折历史的推动者。张国梁是解放日报记者在312国道上的老朋友。1995年10月,解放日报“312国道行”报道接近尾声,3位特派记者在霍尔果斯见到了时任伊犁地委书记的张国梁,当时是这位上海人来新疆的第25年。实际上张国梁也是“长在312国道上的人”:他出生于上海市区一个基层干部家庭;青年时去安徽歙县插队落户,两年后他再出发,到国家最西部新疆寻找“广阔天地”,至此扎根这片土壤。张国梁为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寻求最优解的足迹,每一步都稳稳踏在这条全长近5000公里的国道上。如今,312国道已不再是进入伊犁河谷的唯一通道,但国道所指向的资源要素流通、人口迁移方向,依旧塑造改变着当下新疆的发展格局。时隔近30年,我们再次找到这位新疆上海人,他在新疆老科协担任会长,而他的话题中心并未离开“312国道”。

“伊犁故人”张国梁:长在312国道上的人

张国梁的“伊犁交通账本”

张国梁和报道组约在周日下午碰头,地点就在他工作的新疆老科协会议室。当天上午,他还在忙着敲定中国老科协来参观的种种细节。

现在的张国梁和年轻时一样,身形笔挺清瘦,思路敏捷清晰,说普通话带着浓烈的沪语乡音。尽管已经76岁,但他依然保持着几乎每个月调研的工作节奏。来来往往,他对312国道再熟悉不过。

1993年10月,45岁的张国梁经312国道踏上从乌鲁木齐赴伊犁履职之路。这是他第一次仔细审视这条只有双车道的二级公路。“这是一条年久失修的公路,从乌鲁木齐到伊宁市690公里,由于路况差,小汽车要开12个小时。小车一路颠簸地行驶在路上,人被晃得昏昏入睡……”

伊犁河谷三面环山,一到冬季,国道312线上狭长而弯曲的果子沟,成了漫长冬季连接伊犁河谷和外部世界唯一的陆路通道。但就这唯一通道,一遇大风雪,也经常会中断。

在312国道果子沟段,张国梁亲眼目睹了几次惨烈的意外——一个下雪天,他看到开在他前头的大车忽然“嘣”一下发出巨响翻车了。1993年底果子沟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辆载着7个人的小面包车在雪地里“失联了”,直到7天后雪化了,救援的人才发现,车上只有一个老人生还。

张国梁意识到,交通是卡着伊犁脖子的发展痛点。其实312国道在上世纪90年代也经历了多次修补和扩建改造,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行路难的问题。张国梁主张,尽快开辟除国道以外进伊犁河谷的第二条通道,也就是高速公路。

张国梁这个提案,并非自治区内官员的“主流”想法——对于当时的伊犁来说,花大量经费投入兴建高速公路、铁路,会让本不富裕的地方财政愈发捉襟见肘,而且短期内很难看到经济效益。

2004年自治区交通部门专家来做修建清伊(清水河—伊宁市)高速公路的前期可行性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可以不建高速公路,沿北山坡再建一条二级公路,两条二级公路分上行与下行,可节约大量资金。

听到这个消息后,张国梁坐不住了。他邀请自治区行业内专家前来座谈。座谈会上,张国梁明确阐释了修建清伊高速公路的必要性:现有二级公路最高负载已无法满足车辆通行需求,且离农民住房太近,提速困难。另外,每年伊犁牧民要赶着大约40万头牲畜经由公路转场去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会进一步增加公路拥堵。好在清伊高速公路最终顺利推进。2005年8月,清伊高速公路开工建设,2009年4月清伊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架设在28公里的果子沟之上的果子沟大桥也于2011年建成通车,大桥横跨在霍连高速公路之上,是国内首座双塔双索钢桁梁公路斜拉桥,也是新疆最大最长的公路大桥,实现了伊犁河谷与赛里木湖之间的高速路连接。

“你们走312国道,一定要去趟果子沟大桥。”张国梁再次建议。

“伊犁故人”张国梁:长在312国道上的人

张国梁极力推进的另一重大交通工程就是精伊霍铁路。这个工程被张国梁称为“百年圆梦”,因为孙中山先生早在1903年就提出了要将铁路修到伊犁的构想。而伊犁的干部,当时为了这条铁路奔走了近11年。期间由于资金限制,建设方案被一改再改。最终,国务院在2004年7月批准精伊霍铁路立项。2006年1月,张国梁离开伊犁赴乌鲁木齐履新。离开伊犁前一天,他放心不下精伊霍铁路工程,顶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又去查看了一遍工程进度。那天的探访,被张国梁视为“和伊犁最好的告别”。回头再看312国道,张国梁也意识到,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人们对于312国道的依赖在减弱。他列举着:“去年我路过国道两三次,今年还没机会路过……”不过,这一变化在张国梁看来是必然趋势,也是他乐意看到的。

慢不下来的“铺路人”

伊犁的路一条条修通了,但张国梁从未将伊犁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归为自己的政绩。在采访时,他多次重申:“在说这些交通工程时,不要提我的名字。”这不仅是出于谦逊,在这位兼具务实和敏捷思维的领导看来:“路通了才是第一步,312国道盘活了整个伊犁河谷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了铁路建设,铁路发展带动了口岸繁荣,口岸经济又带动了312国道新疆段沿线整个经济带的发展。”这才是修路的意义所在。312国道不仅是一条通道,更是经济大动脉。沿着国道线补齐民生工程短板,提升伊犁整体基建水平,才能把更多优质项目带到伊犁乃至整个新疆。他正是想做这个“铺路人”。1993年张国梁刚到伊犁之时,他发现伊犁河谷表面上看起来自然条件很好,但山区缺水少地,贫困现象严重。那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50元以下的贫困户有1.4万户,共8万余人。而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地市二级公务员工资有时也发不出,只能紧着教师、公安干警等特殊岗位先发。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伊犁才有了实现经济飞跃的可能。“2004年、2005年这些年,每年国家投资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之前50年的总和。”张国梁回忆。“在伊犁的13年,节假日恰恰是我最忙的时候,老百姓在田里种地,我就站着跟他聊,也不和基层官员打招呼。等情况了解完了,再打电话让县里的领导来,直接在现场告诉他,他哪几个点没有做好……”张国梁回忆。下乡次数多了,看似书生气的张国梁学会了骑马。有的哈萨克族老乡知道他要来了,会为他准备好褥子垫在马鞍上面。张国梁要求领导干部和当地贫困户结对子一对一帮扶。在尼勒克县苏布台乡,他自己掏钱帮哈萨克牧民购买生产母羊,他的第一家扶贫对象成了全村脱贫致富的典型。在主政伊犁十多年实施的一系列民生工程中,让张国梁至今觉得很有价值感的,莫过于“伊犁版本”的抗震安居工程。“九五”期间南疆地震频发,自治区在南疆实施了抗震安居工程。但伊犁许多农牧民住的房子也是危房了。当时政府将牧区搬迁定居和农区危房改造结合起来规划抗震安居工程。自治区经费紧张,伊犁就自筹资金,从财政账目中“抠出”8000万元,在5年内建设安居工程和移民搬迁工程80.5万平方米,安置8947户百姓。“你看现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伊犁山区就没有伤亡。”这是张国梁留给老百姓的“生活底气”。当年沿着312国道在伊犁州走访的路上,张国梁也思考过,哪怕打通了伊犁交通最薄弱环节,人们的理念差异还是掣肘伊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伊犁河谷自然条件好,老百姓习惯了靠天吃饭,干部也有惰性……”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张国梁把伊犁的年轻干部送到南疆去挂职锻炼,又在江苏省援建伊犁后,把江苏的优秀干部请到伊犁讲课,并把当地干部送到江苏去学习。过去这些年,张国梁一直在联络沟通来自上海的投资。从张国梁担任伊犁地委书记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近20年里,上海的几家报纸几乎每年都会刊登张国梁带团来上海开推介会、人才交流会、文化论坛会的消息。谁也说不清,这个在外漂泊的上海人,这些年为了新疆的发展大计,“做客上海”多少次。

“伊犁故人”张国梁:长在312国道上的人

关于援疆的“双向奔赴”

这几年,张国梁回上海小住的日子越来越少。他开始在乌鲁木齐的家里为彻底退休后的生活提前布局,比如那台可以自动发球的乒乓球台。“现在吃了晚饭9点多,偶尔也会打会儿球,新疆天黑的晚,那时候也不太扰民。”他笑着说。在新疆,他早已没有了异乡感。但这几十年只要他在夏天一回上海,就会寻找另一种“乡音”——知了的叫声。一些细微而美好的事物,更容易触发他的故土情思。他也常会回想新疆的上海知青,有的默默无闻在新疆扎根传承了三代人,有的命途多舛。“我和大多数人相比,真的是很幸运的。”张国梁感慨。不少张国梁从政道路上的前辈,会用“勤勉、肯吃苦”这样的词汇形容他。但作为亲历者,张国梁谈论当代年轻人的援疆话题,依旧会换位思考,他说:“以前援疆很苦,但是我们那代人有强烈理想信念支撑着我们走下去,那时候是靠情感留人。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也需要考虑成长空间,应该用待遇留住人,思考新疆能给年轻人带来什么?”张国梁这番有感而发,也和当年他在伊犁时,和江苏来的援疆干部们彼此交付信任的经历有关——自1997年至2006年10年间,张国梁先后对接了江苏省向伊犁派出的5批231名援疆干部。江苏首批援疆干部总召集人、时任伊犁地委副书记的丁大卫至今记得,一到伊犁,张国梁就给他配了手机,方便联络工作。实际上这也并不是“标配”。当时伊犁地委9个委员,原本只有6个公务手机。丁大卫因为自己有手机,后来把名额让给了别的委员。张国梁鼓励援疆干部寻找自己的专长,独当一面负责政府某个领域的工作,也激励他们采用灵活的工作办法放手去干。在这样包容、信任的氛围里,援疆干部们成长很快,完成了多家伊犁重要企业的破产重组,从输血到造血,援疆干部在伊犁开发烟草种植业、农产品深度加工行业,传统优势能源行业。312国道从西至东的资源,被援疆干部的智识和眼界一点点激活打通。作为自治区老科协会长,张国梁这几年也有了新的视角观察新疆“招商引资”成果。他看到在新能源开发领域,如风电、锂电池、光伏等,自治区内各地州市“各显神通”,招商引资竞争激烈。张国梁说:“许多外省市的央企、国企还有民营企业都来投资,形成上规模的企业。但是新疆本土企业做得成规模的还是少。”张国梁也发现,随着网络影视剧、社交媒体的传播,北疆凭借阿勒泰、独库公里、霍尔果斯等形成了新的旅游热浪。人们甚至开始重新踏上312国道新疆段,探寻沿途的风景和故事。“但如果都只是来看看,不是带着投资或者其他想法来,这一阵热过了以后呢?”张国梁有些担忧,但他也清楚,这阵“文旅热”也是新疆发展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如何把人留下,这也是自治区“要修的新路”。

“伊犁故人”张国梁:长在312国道上的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