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在上海奔忙在平遥

2023-10-21 14:00:46 - 北京晚报

用“中国通”来形容马可·穆勒远远不够。今年70岁的他不仅汉语说得好,还是中国电影研究专家,是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他曾担任多个国际电影节的总监,对于当时没搞懂“总监”是什么职位的中国电影人来说,他们一概亲切地喊他“马主席”。如今,他的生活和工作重心都已转向中国:他和中国太太及女儿定居上海,他还是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及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总监。第七届平遥国际影展刚刚闭幕,身为首席顾问的马可·穆勒,又要开始为下一届做准备了。

定居在上海奔忙在平遥

定居在上海奔忙在平遥

穆勒和杜阿梅(1976年沈阳)

定居在上海奔忙在平遥

穆勒和李少红、巩俐

●真诚才是荐片“必杀技”●

马可·穆勒跟中国的缘分,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还是中学生的他对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充满了向往,16岁就开始在意大利中国友好协会办的夜校里学汉语。

1974年,穆勒来到中国,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意大利留学生。他先在辽宁大学研究群众文艺,然后又转到南京大学。当时,他和同学、法国电影活动家杜阿梅常常晚上一起翻墙出去看电影、听评弹。

“当时我们上学是半工半读,每学期要出去劳动一个月,纺织厂、钢铁厂都去过。我们觉得特别骄傲,因为可以跟中国老百姓交流。”穆勒笑言,当时他去百货大楼买灯泡,外面最起码有几百人等着看他这个“老外”长啥样。

1977年在南京的一个篮球场上,穆勒看到了露天放映的谢晋版《红色娘子军》,惊为天人。他觉得这部作品既包含了苏联现实主义,又有古典好莱坞的风格,还有上海老电影的传统。从此,穆勒下决心要继续学电影。他一口气扎进了中国电影史,逐渐精通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这成为他后来能准确把握住一股又一股中国电影浪潮的重要原因。

1978年,意大利佩萨罗举办了一次小规模的中国电影展,仅放映15部作品。看到片单后的马可·穆勒失望极了,因为他在中国看到的好电影,片单里一部都没有。于是,穆勒决定自己在意大利办一场高水平的中国影展。旧金山、哈瓦那、北京、香港……他从全球各地找到从上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各阶段的中国电影拷贝,于1982年在意大利都灵举办了一场名为“电的影子”的影展,6家影院放映135部中国作品,轰动了整个欧洲电影圈。

此后,穆勒以选片人、策展人、电影节总监等身份,在全球各大电影节中助推中国电影。尤其是2004年至2011年他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总监期间,李安导演两擒“金狮”、贾樟柯《三峡好人》获最佳影片奖、吴宇森获终身成就奖。

谈及向国际电影节“安利”中国电影的经验,穆勒坦言,他一直是从情绪出发,真诚才是“必杀技”。“我常跟选片委员会说,亲爱的朋友,这部影片真的打动了我!你们看看,如果有你们不理解的,我在旁边跟你们讲。”

因为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有的外国电影人很难欣赏中国电影,此时就需要穆勒这样的“中介”翻译、解释。“1985年我把《黄土地》送到瑞士洛迦诺电影节,导演陈凯歌当时没去,只能由我上台做映前活动。我开了一场媒体会,给记者讲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讲延安,因为他们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只知道毛泽东。最后《黄土地》拿了银豹奖,还是我代领的奖。”

穆勒笑言,西方电影人最不能理解的是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当年该片选送威尼斯电影节时,穆勒几乎每5分钟就得解释一下,这个人是谁,那里是什么意思。当然,有时也有一些小技巧,比如先定主竞赛入围影片,再根据作品筛选能够读懂这些作品重要性的电影人来担任评委。

●骑自行车为平遥影展上下奔波●

作为平遥国际电影展核心团队成员,马可·穆勒和贾樟柯,一手创办了这个兼具国际性与艺术性的年轻影展。

早在1998年贾樟柯导演的《小武》亮相柏林电影节时,穆勒就被其才华打动。两年后,贾樟柯的《站台》问世,当时穆勒虽然是洛迦诺电影节总监,却推荐《站台》去威尼斯电影节,因为他觉得这么好的作品,值得参加“三大”(欧洲三大电影节)。

“平遥影展是我们为贾樟柯的梦想服务。”穆勒说,贾樟柯一直想在自己的家乡办电影节。“2015年底我第一次来平遥,这个小小的古城让我想起了鹿特丹。鹿特丹电影节在冬天最冷的时候举办,这个时候不适合出去玩,大家都愿意在有暖气的室内看电影。我跟贾导说,在平遥古城办影展很理想,他马上说好,我们找个地方做电影宫。”

穆勒回忆,当时他和杜阿梅根据他们三十多年办电影节展的经验,为平遥影展写了一份提案。贾樟柯的导演地位是金字招牌,他来打通行政、融资等关节,马可·穆勒则利用他在全球各地的强大人脉来选片。首届平遥影展开幕前的大半年时间,穆勒独自一人待在平遥做筹备工作,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通勤。这辆自行车如今被放在电影宫里,成为见证影展诞生和成长的“文物”。

当被问及自己在平遥这7年的变化时,穆勒笑言:“我老了。当然我还有很大的热情。”但马上,他的语气低沉下来。“从今年开始,我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杜阿梅了。”这位跟穆勒一起工作了大半辈子的战友、他曾经的妻子,已于6月去世。穆勒说,来平遥的每一部外语片,他都跟杜阿梅讨论,甚至争论,“她会批评教育我。”提起她,穆勒神色伤感,写满怀念,“我失去了一个好伙伴。”

●与几代中国电影人结下深厚情谊●

电影策展人只懂影史和理论远远不够,优秀的策展人得是半个外交家,能在管理部门、导演、投资方、选片人、媒体等多方力量中纵横捭阖。穆勒在这方面显现出的素质令人叹服。从谢晋到陈凯歌、张艺谋、徐克、许鞍华、杨德昌、侯孝贤、李安、贾樟柯……穆勒与几代中国电影人结下了深厚情谊,构建起一个庞大的中国电影人朋友圈。

“国内媒体一直强调我跟内地第五代导演的关系,其实我不仅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见证者,也看到台湾新电影的崛起。”穆勒的语气充满自豪。上世纪80年代的华语电影新浪潮引起全球影坛关注,穆勒也贡献了一份力量。

热心肠、讲义气的性格让穆勒拥有极好的人缘,即便面对分歧、冲突,他也能做得体面、友好,深谙中国哲学里的以柔克刚、中正平和,因此有人说他,比中国人还像中国人。

比如,当被问及他的两位老朋友张艺谋、陈凯歌如今面临的创作争议时,穆勒笑言,张艺谋用这么负责任的态度拍类型片,他最为敬佩,而且他看到张艺谋把所有的激情和能力都放在了作品里。“我从来不会直接批评他们的作品如何,而是用提问的方式交流,为什么拍这个,为什么这么处理。我觉得最起码应该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我也能理解他们在电影审美上的选择。”

无论大导演还是电影新人,明星还是普通人,穆勒都表现出最大的热情,毫无架子。平遥影展期间,无论有多忙,只要年轻导演找他,“马主席”永远有时间。他耐心倾听年轻人的困惑和迷茫,始终想着能帮他们做点什么。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穆勒一个人步行回住处时,被影迷拦,拉他去饭馆喝酒,与一群90后吃饭聊天。不过,穆勒只喝60度以上的白酒,而且必须是原浆。平遥古城里的居民虽然不看艺术电影,但他们几乎都认识“马主席”。他常去的一家饭馆,甚至推出了以他命名的套餐。本报记者袁云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