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深做实人民政协服务人民工作——北京市政协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履职为民工作纪实

2024-10-21 14:25:32 - 媒体滚动

转自:人民政协报

“大爷,您近期可能忽略了日常监测和调整,有些轻度的高血压,建议您采取低盐、低脂饮食、规律作息,并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阿姨,您的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与日常坐姿或劳累过度有关,平时多热敷和进行适当的腰部锻炼,定期检查就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联系群众、服务人民工作,8月16日上午,北京市政协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联合房山区政协,在房山区琉璃河镇窑上村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政协委员基层义诊”活动。

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根据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对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作了进一步部署,提出重点加强“三项机制”建设,对加强人民政协完善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为人民政协进一步践行履职为民宗旨指明了努力方向。

持续推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走深走实,北京市政协自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履职尽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首都实际,北京市政协近年来围绕群众所愿深入协商,聚焦群众所急强化监督,关注群众所需联系服务,在完善工作机制上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有效做法,积累了实践经验,为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发挥协商民主优势促进民生建设决策优化

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这样做起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才能具有深厚基础,也才能凝聚起强大力量。”

2024年3月6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组织的线上采访中,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魏小东向记者们介绍北京市政协2024年度重点协商议题。

“全年12项重点协商议题中有7项涉及交通、生态、养老、托育、乡村振兴、应急管理等。”参加线上采访的记者留意到,这些议题都是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切的问题,直接关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魏小东表示,这12个重点协商议题是在各方面提出的145个议题建议基础上协商产生的。在总体考虑上,就是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统筹各领域重点任务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考虑各方面在政协协商的愿望,做到与党政决策同频共振。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践行群众路线与推进政协协商相统一,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作为协商议政的重要内容,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广泛协商是应有之义。

其实过去每一年制定协商年度工作计划过程中,民生领域重点问题都是北京市政协议题建议征集的必选项。在议题建议征集中,北京市政协不仅广泛征集市人大、市政府、市级群团组织、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界委员、各区政协的建议,还注重通过委员工作室征集群众意见。

“根据民生类议题的特点,重点协商议题确定后,我们积极组织各界委员、有关党派团体成员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调研,真情倾听群众诉求,真实反映群众意愿。”北京市政协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解决群众的问题就一定要切实了解群众的实情。

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协商座谈会等形式围绕各项民生议题深入协商是回应民之所呼的另外一环。会议举行之前,北京市政协还举办市民恳谈会听取意见,在协商会议上邀请群众代表列席或视频连线发表意见,使得协商更加深入、更接地气,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协商成果。

令人欣慰的是,2023年重点民生议题涉及的党政部门已经全部向市政协反馈了协商成果办理落实情况,很多意见建议得到采纳落实。以养老为例,北京市民政局充分吸收完善养老服务相关政策议题协商成果,提出了建立综合监管体系、完善护理员补贴政策、提高养老助餐服务质量等10条落实举措,实实在在惠及群众。

》提升民主监督实效助力增进民生福祉

“咱们餐饮这块的油烟是怎么处理的?”“排放有技术标准吗?排烟管道是如何规划的?”“商场日常有监督检查机制吗?”……2024年5月30日,北京市政协每月一题“餐饮油烟治理”议题监督小组在丰台区西铁营万达广场调研餐饮油烟和噪声集中整治情况。

餐饮业既是惠民生的重要领域,也是群众“家门口、窗户边”的主要环境问题。餐饮油烟治理,关乎群众身心健康,看似“小问题”里藏着“大民生”。

近年来,北京市政协始终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开展民主监督的重点内容,在坚持通过民生建设民主监督组开展专题监督基础上,着重探索开展了“各界委员齐参与每月一题聚共识”常态化监督,以政协民主监督实效助力增进民生福祉。

“本届政协以来,北京市政协紧扣落实全市‘接诉即办’改革中的‘每月一题’工作机制,创新开展了‘各界委员齐参与每月一题聚共识’常态化民主监督,成立工作专班,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23个高频共性难点问题,‘一题一组’组建监督小组,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推动形成群众诉求方、政府解决方、委员监督方‘三方’参与的协商解决体系,为有关部门破解民生难题、办好民生实事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魏小东在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大会发言中,介绍了北京市政协开展“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工作的经验。

其实,不少北京市政协委员作为监督组成员,还列席了市委接诉即办改革月度例会发表监督意见,实现了全流程参与、全过程监督。在不少委员看来,通过专项监督报告、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形式反映意见建议,为有关部门创新机制、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提供了智力支持。

根据委员监督意见,北京市教委牵头组建了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督导员队伍,着手开展民办教育地方法规修法调研工作;市民政局进一步细化养老机构安全生产监管内容,建立起“6+4”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模式;市城市管理委积极开展供热设施“冬病夏治”和管网更新改造、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安全普查和整体消隐等工作,确保供热、充电设施安全有效运行。可以说,北京市政协监督为民工作助力办好了一批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

与“每月一题”民主监督组监督议题随着百姓诉求变化而变化不同,北京市政协“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民主监督则是围绕北京市营商环境改善开展的“连续剧”。

2024年全国两会刚结束,按照北京市委统一安排,市政协领导分别带队调研在京重点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详细询问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现场协调解决企业诉求,助力企业跑好开局“第一棒”。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民心工程。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民主监督也是北京市政协一项永不落幕的履职工作。“我深深感受到北京营商环境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强有力政策的支持下,北京市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来自经济界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白文说。

》完善联系服务机制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必然要求。加强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对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上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平均海拔1045米的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安坨村里,有着北京市政协设立的首个民主党派界别委员工作室——市政协九三学社界委员工作室。

成立三年多,委员工作室已经成了村民家门口的“暖心室”,政协委员成了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乡村振兴的“引路人”。

在楼宇社区、田间地头、产业链上、互联网中……服务群众“零距离”,群众关心什么,委员工作室就聚焦什么。这就是北京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创建的初衷。

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原则,北京市政协相继建立了45个市政协委员工作室,推动各区政协建立了360余个委员工作站,为不断深化委员联系群众工作提供了有效机制和平台,推动各界委员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发光发热,让群众真切感到委员就在身边、政协离自己很近。

在充分调研、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基础上,委员们依托委员工作室(站)开展各具特色的联系群众活动,了解群众诉求、反映群众心声、推动问题解决。在拓宽群众意见表达渠道的同时,北京市政协还积极组织委员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服务群众。

新闻出版界委员工作室以读书宣讲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扩大同心圆、增强向心力。“三农”领域委员工作室走进田间地头,现场培训指导果蔬、花卉种植技术,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4个专题型委员工作室实现把工作室建在产业链上、把委员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中,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人民政协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做好工作,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政协工作要求,北京市政协即将在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打造“京华议事厅”,进一步完善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

人民政协为人民,北京市政协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特点和规律,推动委员联系群众工作走深走实,深化服务人民工作实践探索,努力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包松娅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