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控公共安全形势 让群众欢喜过大年
转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除夕和春节,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欢欢喜喜过好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对安全念兹在兹,殷殷叮嘱:“过年过节,安全不能忘。”
家,是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永恒羁绊,是跨越山海的情感寄托。在多次“就地过年”后,今年的回家过年尤为珍贵,大家对平平安安、团团圆圆的期盼更加强烈。准确把握节日特点,有效稳控公共安全形势,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确保全国各族人民过一个欢乐喜庆、安定祥和的春节,是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人群高度聚集、流动性强、突发性高、偶发性因素多,是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难点所在。今年春节正处疫情防控转段的关键期,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客流剧增对公共场所安全管理造成冲击,公共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春节前,国务院安委办专门印发通知,对加强人员聚集公共场所和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管理提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清醒认识公共场所安全基础薄弱、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问题导向,严格落实属地、部门、企业(单位)三方责任,抓实抓细各项防范措施,全力确保公共场所安全。
关口前移,强化源头风险管控。节日期间,庙会、游园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多,聚餐、民俗等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多,公共聚集场所人员流动更加频繁。要针对社会公共活动特点、发展趋势、产业结构变化等情况,提前评估相关公共场所人员聚集风险,精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将人群经常聚集的公共场所纳入监测网络,在重点时段、重要节点强化分析研判,力争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人员聚集风险,避免管理盲区。
“人防+技防”,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及时精准的预警,是高效有力应对的前提。要综合运用巡逻值守、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人口密度热力图等方式,盯紧空间狭窄、坡道、台阶等重点区域和风险点,强化人流密度监测预警,及时采取引流、限流、疏散等合理避险措施。同时要强化对房屋、桥梁、临时搭建物、地下管网、电梯、游乐器材等设备设施的实时监测,强化日常维修保养和检查。
快速反应,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针对节假日、重大活动公共场所人员聚集特点,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不同部门、不同层次预案之间的衔接,强化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建立群众通过110、市民热线等方式报送、反馈及处置机制,畅通人员聚集现场的紧急信息接收、上报渠道。完善现场应急指挥机制,提高早期应急指挥能力。整合提升区域应急救援能力,完善更高层级指挥体系启动机制。加大社会宣传教育力度,鼓励和组织群众参与实景模拟演练,推动人人懂安全、个个会应急。
平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朴素的愿望,也是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重要的福祉。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快构建常态化、全局性、综合性的人员聚集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