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解读丨架子已搭好,四川现代农业园区还要打磨哪些重点?

2023-11-21 20:55:42 - 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阚莹莹文/图

“架子搭起了,基础打好了,规模也有了。”11月20日—21日,在南充市仪陇县召开的全省发展规划与农业园区工作推进培训会透露,目前四川已经建成超过1500个国、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初步构建起国、省、市、县四级园区梯次推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培训会上,来自全省农业园区主管部门的参会代表们一边被成绩所鼓舞,一边思考:这条联动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系统里,还有哪些关键环节需要再打磨?

川观解读丨架子已搭好,四川现代农业园区还要打磨哪些重点?

助农增收,让农户更有园区发展获得感

“入园农户每年分得二成种植收益,算下来能比得上单纯出租吗?”“如果当年收成不好,农户的收益如何保障?有没有引进相关的农业保险?”

会前参观环节,在仪陇县双胜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参会代表们围着展板上的“农户分得2成收益”讨论开了。

为何农民收入被大家关注?

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解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助农增收。现代农业园区建得好不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给农民带来了多少实实在在的好处。

双胜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探索出了一套合作社、农户和村集体“三胜”的利益联结机制。

具体来说,合作社统筹生产管理,领取良种补贴、复耕复种补贴,提取七成种植收益;农户全过程参与,领取地力保护补贴、劳动薪金,提取二成种植收益;村集体协调农户将土地无租金流转,做好相关服务,领取大户种粮补贴,提取1成种植收益。

仪陇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今年园区小春大春两季粮油已经归仓,一亩地农户二成种植收益分下来接近600元,比当地400元的租金水平高出不少。再加上务工、村集体经济分红等收入,今年预计入园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元以上,比去年增长8.9%。农业保险方面,则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购买保险,政府给予补贴的方式运行。

自贡市拥有西南地区最大规模黄羽肉鸡单体养殖基地,年养殖规模达到2600万羽。自贡市大安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王郸婵分享了园区助农增收多选模式,“我们根据农户不同情况,建立‘订单式、折股式、互助式、托管式’利益联结模式,产业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9万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35%。”

从全省来看,目前现代农业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0%以上。“一些地方经验值得学习复制,接下来各地还要建立农民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长效机制。”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推行订单生产、入园就业、保底分红、股份合作、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到农等模式,让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可量化、可考核的制度台账。

川观解读丨架子已搭好,四川现代农业园区还要打磨哪些重点?

突出“粮味”,让园区成为稳产保供功能区

不久前,省委农办、农业农村厅印发《“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1000个以上国、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每年要新认定省三星级园区65个以上,同时也要晋升一批省四星、五星级园区,其中粮油园区占比不低于四成。

四川丘陵山地多,这是粮油种植的不利条件。“但突出‘粮味’,以粮为主、粮经饲统筹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导向。”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培训会上,“山下米袋子,山上钱袋子”“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粮经复合”成为各地经验总结中的高频词。

“立体农业已经成型。”达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冉小伟带来了达州市“立体化”粮经复合模式。在达州,坡地占耕地面积的86%。达州根据平坝浅丘、山地、高山等不同地理条件,规划种植水稻、玉米、大豆、果蔬等作物。去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实现319.6万吨,连续十年稳居全省市州第一。

中江县同样是四川丘陵地区农业大县,2022年粮食总产量80.3万吨,连续16年居全省县(市、区)第一,油料总产14.5万吨,居全省第二。

“丘陵地区机械化”是中江县农业园区突出“粮味”的破题之路。聚焦丘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中江县引进农机企业,打造中国(四川)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园。目前,中江县已实施宜机化改造4.5万亩。

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全省现代农业园区还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提高粮油、粮经复合园区高标准农田占比,率先将园区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打造一批“吨粮田”粮油基地、“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基地和经济作物高质高效基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