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随笔|张宇燕:推动实现合意开放乃至最优开放
转自:上观新闻
贸易因开放而兴,创新因开放而盛,经济因开放而活,文化因开放而融。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沿着河流的足迹、攀越山脉的脊梁、穿过沙漠的瀚海,不断扩展活动的边界,进而在开放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在融合中创新。唯有开放,才能拥抱更加广阔的世界;唯有交流,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回首过去一年,全球范围内扩大开放与闭关内顾的两股力量持续拉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尽管如此,推动开放的力量也在不断聚集。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如同强劲的东风,为世界开放提供无坚不摧的动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俨然照亮黑暗的灯塔,为开放之路指明方向。
首先,开放趋势道阻且长。2023年,我们测度世界开放指数为0.7542,同比下降0.12%,比2019年下降0.38%,比2008年下降5.43%,显示出世界开放度呈震荡收缩趋势。世界社会开放指数提高1.7%,但经济开放指数下降0.2%,文化开放指数下降2.4%。
其次,开放成效不及预期。世界开放指数可分为世界开放政策指数和世界开放绩效指数。2023年,世界开放政策指数上升0.7%,但开放绩效指数下降1%,说明开放政策虽有改善,但力度不足、效果不彰。
再次,开放环境寒意渐浓。世界开放面临的矛盾问题、风险挑战依然存在甚至加剧。2020年至2023年,全球贸易干预措施数量在4700项以上,明显高于2020年之前的水平。世贸组织模型预测,如世界陷入全面政治竞争的最坏情况,全球平均贸易额将下降13%,平均收入将下降5%。
今年,我们面向全球受访者推出世界开放形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世界经济2023年至今“更不开放”“没有变化”“不确定”的受访者共占59.7%,对世界文化开放和世界社会开放持同样观点的受访者占比与此相当。在受访者眼中,主要消极因素包括“国际地缘冲突扩大”“国家安全概念泛化”“单边主义、霸凌措施增多”等。
尽管阴霾笼罩,世界开放的涓涓细流也在汇聚。
比如,数字脉动愈加有力。2023年,全球数据市场平台交易量同比增长23%;全球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同比增速达8.5%,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升至56.8%,跨境电商迅速发展。
又如,绿色引领日渐凸显。截至2023年,140多个国家已宣布或正在考虑实现净零目标,覆盖全球近90%的排放量。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同比增长近50%,是过去20年来最高增速;全球低碳能源投资激增17%,氢能投资增长两倍。
再如,服务开放不断扩大。服务业现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3,全球服务贸易超过15万亿美元,增速远高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限制指数趋势性下行,显示世界服务业在波折中扩大开放。在世贸组织2023年收到的区域贸易协定通报中,包含服务业的占75%。服务业开放涉及更深层次的社会与文化交往,更能破除思维固化的藩篱,其进虽难,其益无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价值链近年来虽然遭受冲击,但仍保持总体扩张趋势,2022年,全球出口的境外增加值率达24%的历史高点。这表明,经济全球化并未发生根本性逆转。在阿拉伯语中,“阿布扎比”意思是“羚羊之地”。世贸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在阿布扎比举行,达成“1+10”务实成果,显示多边主义实现了虽迟到但不缺位的“羚羊之跃”。
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正在推进国际创新开放合作;“全球南方”崛起,显示出支持世界扩大开放的力量上升;主要多边国际机构努力推进自身改革,亦将助力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些推动世界开放扩大的积极力量,终将聚沙成塔,形成勇往直前的开放潮流。我们期望,开放包容的力量超过封闭排他的力量,和平稳定的力量超过对抗动荡的力量,合作共赢的力量超过零和博弈的力量,发展繁荣的力量超过停滞衰退的力量。
当然,扩大世界开放任重道远。当前较为迫切的任务包括增进国际政治互信与合作、改善世界经济结构、增强人类文明发展能力等。这需要各国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推动实现合意开放乃至最优开放,明开放之道,聚开放之力,举开放之策,纾开放之困,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