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打磨属于自己的传奇
转自:石家庄日报
爬树取胶、制漆、雕刻、上漆、揩清……知名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以一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为主题的视频正式回归,也让这一中国传统工艺走进全球观众的视野,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大漆的魅力。
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泛称中国漆,为一种树漆涂料,由人工从漆树上割取天然漆树液后加工制成,是公认的“涂料之王”。漆器,则是将大漆作涂料,涂在各种器物表面,从而制成日常器具及工艺品。
在中国众多漆器中,有一个独特的品种——犀皮漆,又称波罗漆、虎皮漆,因其纹理与犀牛皮、虎皮类似而得名。其不描、不刻、不画,却以奇特纹理和闪耀光泽而闻名。李绍山就是一位醉心于犀皮漆的裕华区区级非遗传承人,他的工作室名为“无为漆舍”,坐落在火车头步行街西门附近,这里就是他潜心进行漆艺创作的小小世界。
工作室内的漆器都由他全手工制作,一般使用木头做胎体,小到手链、簪子等饰品,大到茶壶、花瓶等,都是他18年来的作品。
李绍山今年43岁,从小就与大漆结缘。他的爷爷、父亲、大伯都是油漆工。在他25岁那年,他在电视上偶然看到犀皮漆器,精美的纹路让他眼前一亮。他从来不知道大漆还能制作出这么精美的东西,于是就喜欢上,开始了漫长的自学之路。因为对大漆并不陌生,他翻阅书籍、查阅资料、查看网络视频,一点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实验。
由于大漆中含有的漆酚极易导致过敏反应,过敏是很多人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李绍山说:“我做漆器18年了,到现在还会每年过敏一两次。”
一开始,他将葫芦作为胎体,按照不同流派老师的制作工艺,一次做上好几个,不断做成自己满意的作品。之后,他将老师们的手艺进行结合,不断创新、尝试。10年的时间,他在犀皮漆工艺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线条粗犷、层次感丰富、纹理灵动。
行云流水、飘逸律动的纹路形成,关乎时间、耐心与匠心的考验。完成一件漆器至少需要十几道工序,制胎骨、吃漆、刮灰、裱布、打磨、打捻、刷金、罩金、修色漆、打磨抛光、细节处理等,其中有的工序还需要重复进行。“短则耗时三四个月,长则三年。”李绍山说,在这些步骤中,打捻是犀皮漆工艺的灵魂与核心。
打捻是将色漆调和成黏稠不松散的状态,将其不均匀地点涂在胎体的表面,形成一个个高低不平的小疙瘩。捻堆高低决定了纹理的立体感与深邃感,之后刷漆的层数则体现漆器的层次感与视觉效果。
“一件简单的作品需要四五十遍漆,复杂的甚至要涂上百遍。”李绍山说,每一遍上漆后都需要在湿度75%以上、温度2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下阴干三天,确保其完全干透,才能涂下一遍。不然,未干透的这层漆迟早都会鼓包、脱落,作品就成了残次品。
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认真对待,这是李绍山最深刻的体会。“15遍漆的厚度大致和一张A4纸一样,涂上百遍漆也就是八九张纸的厚度。”所以在打磨阶段,要格外注重力度,从使用400目、500目,甚至到5000目的砂纸,一遍遍打磨是最考验耐心的。
除了技艺本身,空气的湿度、温度,甚至匠人的心情和身体状况,都可能对犀皮漆器的纹理产生影响。因为无法完全预知犀皮漆器的最终效果,所以,每一件犀皮漆器都是唯一的,仿佛自然赋予的神秘图案。
做犀皮漆器18年来,李绍山的全部作品不超过百件。“漆器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对我而言,每一件作品都像是自己的孩子。”李绍山说,当一个作品彻底完成时,他常常会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与不舍。
在坚守传统技艺与匠心的同时,他也不忘创新,使其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要求。在创作过程中,他在工艺上倾向做加法,努力将色彩的搭配、手法做到极致,让作品的光泽度可媲美玻璃,温润度堪比玉器。
他相信,真正的艺术与传承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能否触动人心,能否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而他,正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地在犀皮漆的世界里,打磨着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