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太平遗址考古进展 新发现陶窑揭示完整制陶流程

2024-11-21 10:35:24 - 西部网

寻访太平遗址考古进展 新发现陶窑揭示完整制陶流程

太平遗址是迄今为止在关中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龙山时代环壕聚落遗址,为了解黄河中游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信息。清晨的阳光照亮薄雾,远望过去,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太平村东侧的太平遗址坐落在秦岭北麓向渭河谷地延伸的一处开阔平坦的河流阶地上。

日前记者寻访太平遗址考古进展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队长王小庆说:“对环壕内部遗迹进行发掘和研究是我们近期的工作重点。其中陶窑的发现揭示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制陶流程,为研究龙山时期制陶技术和制陶业组织形态增添了重要资料。”

寻访太平遗址考古进展 新发现陶窑揭示完整制陶流程

陶窑揭示较为完整的制陶流程

据王小庆介绍,2021年到2022年,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初步确定了遗址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年代等宏观问题。2023年到2024年,根据以往的勘探成果对环壕内部的重点区域和两个环壕之间进行考古发掘,目的是了解环壕内部的遗迹分布情况,同时了解两个环壕的修建、存续年代。截至目前,太平遗址勘探面积约5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达6300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陶窑的发掘与研究是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近期工作的一个重点。2023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座前厅后室的复合式建筑,其中前厅区域在房址废弃之后改扩建为陶窑及其操作间,保存较好。后续研究发现,陶窑操作间面积较大,足以提供前期制坯、修坯的空间,其周边有与之相关的房址、窖穴、工棚及储灰坑等配套设施,揭示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制陶流程,形成了小型制陶手工业作坊,为研究龙山时期制陶技术和制陶业组织形态增添了重要资料。

环壕反映聚落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在发掘现场,王小庆介绍,遗址发现体量巨大的两个环壕、形式多样的房屋建筑、密集分布的大型袋状灰坑及少量墓葬、祭祀遗存和手工业遗存。

记者在现场看到,环壕看上去很宽,做什么用?王小庆解释,太平遗址是一处大型客省庄文化聚落遗址,由东西并列的两个环壕组成,面积不小于100万平方米,年代距今约4150—3700年。两座环壕体量接近,大部分在生土上开挖修建而成,边界明显,保存较好,部分壁面有水平状水蚀凹槽,可知当时环壕内应有水流,可能与自然河道相连通,起到防御、防洪排涝及满足日常生活给排水的重要作用。壕沟在废弃后用做堆放生活垃圾的场所。环壕修建过程比较复杂,反映出太平遗址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组织和公共资源调配能力。

此外,遗址上发现的房屋建筑近20座,遗存形式多样,主要有地穴式、地面式和窑洞式三大类。这样的房屋产生于四千年前,意味着什么?王小庆介绍,这样多种多样的建筑形式表明太平遗址先民拥有高超的建筑技术,以及积极适应环境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寻访太平遗址考古进展 新发现陶窑揭示完整制陶流程

精巧的新出土遗物

在各类遗迹内,尤其是密集分布的大型袋状灰坑中出土有丰富的、年代特征鲜明的陶器、玉石器、骨角器等遗物,为准确了解太平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年代信息提供了科学依据。

记者注意到,叶形陶牌饰精美小巧,像是个小吊坠。而合瓦形陶铃手掌般大小,形状有些像一个扁扁的“铃铛”,似乎摇一摇就会作响。占卜用的“卜骨”上有一些圆点,王小庆介绍,“出土的卜骨形制规整,灼痕清晰可辨,是我国古代占卜祭祀传统的文化源头。发现的叶形陶牌饰很特别,其上枝叶纹刻画精美,反映了先民的原始审美和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出土的一件带柄的合瓦形陶铃为关中地区少见,是我国礼乐制度的重要见证,同类器物在陶寺遗址和新砦遗址也有发现,显示出太平遗址应有一定的级别。”

同时,遗址还有玉器、半成品、原料和加工废料的出土。王小庆解读到,这表明太平遗址应有玉器作坊存在,并形成了具备一定专业化程度的玉石器手工生产体系。

为中华文明探源做贡献

总体来看,聚落内部的居址、窖穴、陶窑、墓葬、祭祀遗存等均有发现,加之外围大体量的壕沟,足以看出遗址的聚落功能较为完善,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为深入研究关中地区龙山晚期客省庄文化社会提供了一批新的资料。玉器加工生产、卜骨、陶铃、陶牌饰等发现表明太平遗址具备高等级中心聚落的应有要素。王小庆说:“与周边区域所展示出的文化联系表明,太平遗址已经具备了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辐辏之地。”

关于未来,王小庆表示,太平遗址考古工作将加强多学科融合,活化考古学研究成果,尽可能清晰地呈现关中地区龙山时期大型聚落的整体面貌,为了解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社会组织结构等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中华文明探源做出太平贡献。(记者张潇)

编辑:王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