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宏观张陈】宏观专题:从“欧洲病夫”到“欧洲之星”---德国经济成功转型复盘

2024-11-21 08:39:16 - 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东北证券研究所)

三大因素导致德国在90年代成为“欧洲病夫”。其一,重新统一给两德带来深远影响(劳动力市场、财政负担)。1990年7月1日,两德《国家条约》正式生效,德国统一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德国政治、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诞生:联邦德国马克成为统一的货币;贸易壁垒被取消;法律、税收和社会保险制度得以统一;所有现存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障碍都被消除。但这种统一,对于东德来说,新旧体制的更迭和外部商品的大量涌入,使其原先的体系受到了显著冲击,出现了大量的企业出清和失业,制造业出现塌陷。对西德来说,重建东部的大量资金需求,给西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其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内需疲软一直是德国与其欧洲伙伴之间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消费方面,就业增长乏力,税收负担增加等使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私人消费受到拖累。除了私人消费之外,建筑业是造成增长差距的另一个因素。1995年之后,由于德国建筑投资开始出现饱和效应,政府逐步取消对一些人口增长缓慢地区建筑投资的大额公共财政补贴,德国建筑业的增长受到严重影响。其三,德国作为制造业出口强国,外部环境对其经济景气度影响巨大,90年代的德国并没有成功形成一条可持续的内需驱动增长的道路。90年代欧元汇率下跌、油价上涨,亚洲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对德国经济的表现产生了持续性影响。

90年代德国财政货币政策方面,货币政策先抗通胀,后稳增长,故短暂收紧后持续宽松。财政政策先稳增长,后为了达成欧元区“公约”要求,满足更严格的财政纪律,财政政策先扩张后收紧。

德国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变化,助力德国转身成为“欧洲之星”。其一,德国干预产业政策,稳定二产比重,使德国既是制造大国,也是制造强国,为日后成为“欧洲之星”奠定了基础。其二,2002年,在经济萧条、大量失业、德国社会福利体系负担沉重的背景下,德国政府决心改造整个社会和就业体制,提出哈茨改革,激发劳动力市场活力。其将非周期性失业率降低了1.4个百分点,整个改革方案将失业率永久性地降低了近3个百分点。其三,新经济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了朝着新经济化方向的调整趋势,以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迅速成长,并且新经济产业的技术被有效应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使得传统产业迅速新经济化,从而,德国经济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经济不仅成为德国经济的主要部门而且成为德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此外,欧元引入,欧盟的扩大与深化,欧美关系新进展也为德国崛起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于中国的启示有4点:其一,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低”切入点。其二,要遏止制造业比重下滑趋势,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其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速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同时加快推进内循环。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变化,历史经验无法简单重演等。

(原证券研究报告发布于2024-11-15;张陈证书编号S0550522110002)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