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华经典诗词论坛 中国·郑州】诗书继世,弘扬中华文化

2024-11-21 09:04:50 - 郑州日报

20日下午,分论坛邀请不同界别专家和学者,围绕诗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和研讨。

【2024中华经典诗词论坛 中国·郑州】诗书继世,弘扬中华文化

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奚彤云:

浅谈经典诗词的普及出版

很高兴从“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的南方来到诗人白居易的家乡,谈论“诗书继世”这个话题。

我们社在学术出版以外,较早尝试以选评、选著、翻译等形式对经典作深入浅出解释。一路走来,经典诗词的普及出版,既要不断求新求变,贴近每一代读者的阅读趣味,也要及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保证所提供知识的准确性。现阶段更要借助短视频、社交软件等新媒介的广泛应用,将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转化为图书阅读的需求。

比如在图书推广上,要采用能触达年轻受众的手段和方式,尝试新媒体营销,加强自营以适应新常态。在出版形态方面,也需要有新的作为,我社在古籍电子书、有声书、专题数据库方面都已有积极的开发。参加论坛的嘉宾在各个领域都致力于对于中华经典诗词做双创的传承发展,通过交流互动也可能开启新的跨界合作。

做经典普及还应该密切关注专题文献的重要整理成果。今年8月我社出版了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的《唐五代诗全编》,这是一部校录全部存世唐诗大型总集,按照古籍传统,分为1225卷50册,总字数超过了1800万字,收入诗人4000余名,诗5.5万余首。这之前大家习用的是清康熙四十五年成书的《钦定全唐诗》,900卷,收诗约4.9万首,作者2000余人。

陈教授能从日新月异的学术昌明时代汲取养分和灵感,又以自己的独创成果加倍回馈了时代,在清编全唐诗成书后的318年后,完成这部能够满足当代学术高度与文化追求的新本全唐诗,也符合了海内外学术文化界的普遍期待。

关于这部重要著作的普及性转化,本次论坛主办方之一、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将会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沉浸式翻阅了50册的巨著,并根据最新文本数据统计出唐五代诗人存世诗歌数量百榜,居榜首前10位中有5位就来自河南,其中有4位就是今天上午郦波老师重点讲解的郑州诗人,他们之间如何排序以及相关诗歌故事会有什么新的变化,可以期待明年的诗刊,读者也可以从《唐五代诗全编》中直接寻找新的理解唐诗的视角和维度。

【2024中华经典诗词论坛 中国·郑州】诗书继世,弘扬中华文化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卢燕新:

再读唐诗

新视角下的解读与传播功能

2016年从美国回来,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怎么去再读唐诗,不是说我的水平有多高,也不是说我的勇气有多大,而是我们今天有新方法,有新材料,尤其是大数据、数据库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包括前人做的工具书,再整理的一些工具资料,为我们再读唐诗提供了必要的一些物质和方法理论上的支持。

比如说早上各位专家提到的《宿郑州》,“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它就告诉我们从洛阳到郑州,大概就一天的路程,这是其一。其二,洛阳到郑州有一个交通干道,晚上在郑州住宿是很方便的。至于还有其他更多的我们都可以从文本中一一挖掘。

唐朝诗人在诗歌中,给我们体现了丰富的精神内容,让我们能够在诗歌中领悟。首先是情真意切,比如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中说“一片冰心在玉壶”。其次是思念家园情感。比如大家熟悉的“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为什么起故园情?我们经过研读以后,原来西域情和折柳曲结合起来激发出李白的乡感,起了是一种相思之情——我认为这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思路。

唐诗里面也有爱国和理想壮志。比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们仔细解读时,就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文辞值得重新拿出来再掂量掂量,再思考思考。比如“剑外忽传收蓟北”“忽”是一个副词,形容“传”字以后,把这个时间概念在诗人心目中大大地缩短了,用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加强了突然性和随意性,用“即从”“便下”“穿”“向”等词连接四个地名,表明了实地转换的突然,造成风驰电掣的气势,看出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

再比如,杨炯有“宁为百夫长”气势,身体多病的李贺也“男儿何不带吴钩”“若个书生万户侯”,斩钉截铁表现在文字之中,让我们得以窥探诗人内心。

从唐代诗人身上也可以看到爱民及人格魅力。比如高适《封丘作》“鞭挞黎庶令人悲”,个人人格魅力由此展现出来。再比如说李白《行路难》,在困难时,在前途茫茫的时候,诗人却想出他的理想大道,对于困难和曲折可以说是毫不顾忌。此外还有,感时伤世。李益《汴河曲》“隋家宫阙已成尘”,我们通过“已”这个时间概念副词,能够把握住作者已经发现或者已经认识到历史演变规律及此中所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关于中国古代诗歌传播功能,我再补充谈三点:一是传播情感,刘禹锡在苏州当刺史,白居易在洛阳为官,二人中间写了很多诗,白居易《醉中重留梦得》“刘郎刘郎莫先起,苏台苏台隔云水”,刘郎就是刘禹锡,苏台就是苏州,他用对待弟弟一样的口吻,而刘禹锡作《醉答乐天》。在洛阳玩十多天,二人相处甚欢,希望再相聚,通过诗歌传播深厚友谊情感。二是传播文化信息,比如沈佺期的《题椰子树》至少有以下三个信息,唐代疆域、椰子树特点以及汉唐与域外文化交往。三是传播地理风物等信息,比如,李白《秋浦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都有丰富的信息。

【2024中华经典诗词论坛 中国·郑州】诗书继世,弘扬中华文化

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杨景龙:

对新诗与传统诗歌之关系的重新审视

我从学生时代就大量搜集古今诗歌文本,归纳比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就做古典诗歌和现当代新诗的关系研究。我认为中国文学一直是通着的,说“五四”之后断裂了,真的断裂了吗?我认为“横的移植”是事实的一半,“纵的继承”是事实另一半,前者大家都在说,我就重点来说“纵的继承”。媒体的广泛关注督促我继续在这个方向上做下去。我从无数的证据、成千上万的文本里面,梳理了古今诗歌的关系。这个研究持续了三四十年。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不管咱们20世纪新诗有多少外来的资源支持,就是横向资源支持,无数的证据证明,20世纪新诗还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嫡亲孩子。我们学科设置把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分开,分开之后造成了断裂,造成断裂之后,实际上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文学史内在的一些联系,就被切断了。

陈世骧先生讲中国文学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董乃斌先生讲中国文学中国诗歌的叙事传统,我看来看去,觉得其实也不全是抒情传统,也不全是叙事传统,实际上是抒情与叙事互动,互为关系的传统。赋比兴手法在诗词文本里面是交互为用的。比如20世纪90年代大谈叙事性和戏剧化时,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其实完全是传统的东西。杜甫叙事、白居易叙事,是文学史上的司空见惯。所以叙事性、戏剧化绝不是外来,是我们自己的传统。

在我们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外来的因素、横向的因素,我们是必须要吸纳要借鉴,但是更根本的东西是我们自己的民族的,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诗歌,我们的审美趣味,我们的艺术理想,所以现当代很多新诗人写得很新潮,但是说真的,如果一个中国文学、中国诗歌、中国语言,造诣很深的人来看他们写的东西,其实会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甚至对于中国文学、中国语言,对于中国语言的特有美感,几乎是隔膜的。真的是这样。

【2024中华经典诗词论坛 中国·郑州】诗书继世,弘扬中华文化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青年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金中:

人工智能将作为重要的文学创作者登场

我本科在西安交大读日语,后来到日本留学11年,其间诗词创作一直伴随着我的生活。当代我们振兴诗词特别重要一点,不仅要读传统唐诗宋词,还要自己创作,要把我们自己真实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能够用符合格律形式表达出来。我回国之后就在西安交大外国语学院工作,怎么让当代大学生掌握诗词创作?我们普及诗词有一个很大的空白区域,这就是中小学语文教学里面,缺失诗歌格律和诗词创作。于是我2010年申报通识类选修课,用数学思维来讲诗词格律。

去年世界上发生一个非常大的事件,ChatGPT登场,这样一个人工智能在语言表达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必然把它的目标会指向作诗,而在人工智能作诗话题,2017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就推出一款人工智能叫小冰,出版了历史上首部人工智能的诗集——现代诗《阳光湿了玻璃窗》。我感觉对于中国人来说,诗词太重要,是我们精神的故乡,我们小学、中学每一个人都接触了大量的唐诗宋词。如果在传统诗词这个领域,外国人工智能做的水平非常高,那我们中国面子上过不去。

在这样的危机意识下,我从去年就召集西安交大上过我诗词选修课的学生,这里面有一些学生就懂编程、人工智能,我们紧急成立一个团队,构建了大数据,搜集上百万首传统的诗词,通过深度学习,把人工智能作诗程序“华七”摸索出来了。

我选择了50首李白的诗,以每一首诗第一句为基础,让人工智能程序进行创作。它用了70分钟时间,生成了1万首诗作,我用大约三个月时间,仔细读完了,非常震撼,因为它的艺术水平远远超出预想,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联字手法,非常富有古典韵味,我深深感受到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文学时代,人工智能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者登场了。

我从这1万首诗中挑选100首有特色佳作,编成了一个集子,今年问世之后得到很多诗友反馈,大家也惊叹它的水平之高,明年可能也会组织相关的活动,比如我们请相关的诗词高手和人工智能做一个比拼活动,我想我们要重点做的一个工作,就是让人工智能作诗走进中小学,通过文化讲座,让中小学生快速了解人工智能编程科学原理,同时也了解诗词格律的基本知识,一箭双雕,把高科技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让中小学生能够较早地接触到这种理工科知识、文科知识。

本报记者苏瑜文李新华图

【2024中华经典诗词论坛 中国·郑州】诗书继世,弘扬中华文化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