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城市韧性,应对气候变化 | 关注COP29
转自:中国环境网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召开期间,一场以“积极防范气候风险,建设低碳韧性城市”为主题的边会聚焦韧性城市建设。
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地,也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与城市气候效应叠加,使城市遭受的不利影响和风险更为严重,增强城市韧性、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向,81个低碳城市试点和39个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正是我国为此做出的积极探索。
搭建平台,提高预警能力
中国面临着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温升水平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23年,我国天气气候更加复杂,极端降水、台风、高温、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多发,做好预警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作。
“我们围绕高温、洪涝等主要气候风险开展分析研判、编制应对方案,建成各类地面区域气象自动站649个。”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杨荷在边会上分享了成都建设韧性城市的经验。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守护2000多万居民的安全,成都开展气候风险监测评估,织牢织密监测网络,实现0—2小时逐10分钟的精细化预报,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达69分钟,并完成了智慧气象应用场景搭建,将其融入“智慧蓉城”体系。
上海市崇明区也高度重视预警工作。崇明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气候易受上游来沙来水、海平面上升等外部因素影响。为此,崇明区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从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强化气候变化影响、加强极端天气气候时间风险检测预警等方面,完善事前预防工作。
通过加强多灾种和灾害链在线实时综合监测,崇明区明确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保障方案,提升灾害早期识别、早期预警和灾害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并结合“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加大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的防治力度,积极开展软土地基大型建设地面沉降的监督管理工作,提升灾害风险区域内基础设施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
顺应自然,增强城市韧性
在提高预警能力的同时,不少城市在探索基于自然的增强城市韧性的方式。
相较于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系统能够同时提供多种生态服务,不仅能够在短期内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还能长期改善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为增强城市的气候韧性,深圳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积极探索并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广东省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谭清良介绍。
深圳是一座超大型滨海城市,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承载了1779万人口和4820亿美元的GDP,也面临着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按照“基于自然”的理念,深圳在保护现有生态空间的同时,持续开展生态修复。
谭清良举了个例子。上世纪90年代,为了不从深圳湾红树林穿过,滨海大道专门绕道而行,后续深圳通过重新种植红树林、鸟类栖息生境重建等方法,系统恢复并提升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如今的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既是市民运动休闲的好去处、候鸟迁徙的重要落脚点,也构筑了深圳的海上“绿色长城”,减少风暴潮、台风等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
长江沿岸的江西省九江市同样因地制宜,将海绵因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之中,在85条城市绿道、27个公园绿地、32公里水系治理和86个老旧小区中落实了海绵城市理念,中心城区共计完成270余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涉及小区、公共建筑、道路广场、公园绿地、水生态修复等,海绵城市建设面积达到64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占比达到39%,城市变得更具韧性。
四川成都、上海崇明、广东深圳、江西九江均是我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它们的尝试与实践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经验,也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