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表露“找搭子”意向,中国业务或迎来变局
文|胖鲸头条 张婷
11月21日,有消息称星巴克正研究中国业务的各种选择,包括出售股权的可能性,而星巴克已非正式地评估了潜在投资者的兴趣,其中包括中国国内的私募股权公司。对此,星巴克发言人在一份给媒体的声明中表示,其正努力寻找最佳的增长道路,其中包括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尽管靴子尚未落地,但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星巴克的中国业务将迎来变局。从内部看,星巴克确实面临着客流、收入方面挑战。
根据星巴克发布的财报,2024财年第四财季(截至9月29日),星巴克全球营收为90.7亿美元,同比下滑3.2%;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9.09亿美元,同比下降25.5%。
中国作为其第二大市场未能免俗。第四财季,星巴克中国录得营收7.84亿美元,同比下滑7%。同时,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下滑14%,同店交易量、客单价分别下滑6%、8%。这已是星巴克中国营收、同店销售额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除了这些露出水面的危机,星巴克更令人忧心的问题,在于外部竞争环境变化带来的品牌身份危机,这在中国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
拼门店渗透、人群覆盖,星巴克中国处于明显的弱势。
截至9月29日,星巴克中国门店为7596家,覆盖近1000个县级市场。当季,其活跃会员规模为2350万。
同期,瑞幸门店总数为21343家,今年三季度瑞幸咖啡月均消费客户数达7985万人。从瑞幸走出来的钱治亚,近期对外宣布,库迪咖啡的全球门店数量已经突破一万家。
在品牌差异化方面,星巴克算得上清醒。
餐饮行业价格战如火如荼,不打价格战的星巴克在会员体系升级、产品上新、营销创新方面下功夫。到第四财季,星巴克中国的会员规模增加至近1.4亿,会员销售占比达74.4%,同比增长3.9%。产品方面,星巴克当季共上新22款饮品,并通过短剧、明星代言等营销活动增强与用户关系。
应当说,星巴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但在这种压力中守住了自己的核心。星巴克中国CEO刘文娟就表示,将继续秉持长期主义发展思路,穿越行业变革。
那为何要在“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承诺持续坚定”的时候,寻求新的投资?
胖鲸分析认为,比较显见的问题是,星巴克在中国光靠“守”已经无法应对市场变化了,中国零售全球最“卷”,中国电商领跑全球,面对“挑剔”的中国消费者,星巴克必须做出更大的改变提升品牌魅力,这些改变可能是在门店提供更超值的品牌体验,让品牌叙事方面让核心人群有更多的身份认同等方面。
事实上,肯德基和麦当劳都经历过这样的拆分旅程。
2016年,百胜餐饮集团宣布与春华资本集团及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达成协议,二者共同向百胜中国投资4.60亿美元,该项投资与百胜餐饮集团与百胜中国的分拆同步进行。此后,百胜中国在门店扩张、数字营销方面的动作明显提速。以“疯狂星期四”为代表的营销动作,也极大地提升了销售效率。2024年三季度,百胜中国核心运营利润同比增长18%,总收入达到30.7亿美元。
麦当劳则在2017年以约17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80%的麦当劳中国股权,中信联合体和凯雷分别接手了麦当劳中国52%和28%的股权。如今,凯雷“退出”,中信资本则选择持续“加码”,中信资本联合体仍为麦当劳中国的控股股东,中信资本通过加速开店、数字化赋能、供应链本土化等方式推动麦当劳中国的本土化。麦当劳中国的餐厅数量从2017年的2500家增长至2024年10月的7100余家,计划到2028年达到1万家。
在咖啡赛道,也有国际品牌选择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TimHortons母公司RBI和笛卡尔资本集团在2018年合资成立天好咖啡,于2019年2月在上海开出首家门店,后又引进了腾讯投资、红杉中国、钟鼎资本等投资。10月25日,天好咖啡在上海开出第1000家店。
千店开业之际,天好中国CEO卢永臣宣布了品牌新主张——“新鲜即美味,健康低负担”,表示Tims将更加聚焦“新鲜”和“健康”。当前,Tims在中国已积累了2300万+会员。除了卖咖啡,Tims的业绩还有望靠贝果驱动。据悉,2022年Tims在中国销售了将近1000万个贝果,到了2023年销量直接翻倍,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5000万个贝果产品。
健康化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的主流趋势。Tims、喜茶、霸王茶姬等品牌都会在产品菜单栏中标注产品热量。今年,星巴克也推出了贝果等餐食新品,也有轻食酸奶产品,但从其上新咖啡饮品的风味表现看,星巴克对于白领人群的健康追求仍然是滞后的。
拆分中国业务,引入本地化的团队和理念,或许会帮助星巴克更懂中国,更理解中国的消费者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