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岩最新观点:国家战略新蓝筹企业值得被赋予更高估值,关注具备内生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的新核心资产公司

2022-12-21 18:01:28 - 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号

本刊编辑部|刘增禄齐永超

精彩观点

以国家战略新蓝筹为代表的企业,理应被特殊溢价。

核心资产是有时代性特征的,军工、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有望出现新的核心资产。

具备内生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的公司,有成长为新核心资产的潜力。

公司的业绩基本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内生增长,二是大股东有没有优良的资产以及强烈的资产注入预期。

携程、美团、顺丰等都是我们离不开的,当一些压制因素消失之后必然会迎来向好的拐点。

12月20日晚7点,《红周刊》重磅企划的“前瞻2023优质资产牛途再现”线上投资策略会再次如约而至,第三位重磅嘉宾——北京中晴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何岩隆重登场。

何岩对国企和央企有着持续的跟踪和深入的研究,在他看来,以国家战略新蓝筹为代表的企业,可以展现中国的力量和前景,理应给予它们更合理的估值,公司股价有持续上涨的空间。

板块方面,何岩表示,军工领域的弹药、无人智能装备、军用芯片、军工信息化等细分赛道;农业板块集供销社、合作社、信用社三位一体的公司;医药板块能够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长期治疗方面的药物、仪器领域实现创新、打破垄断、完成进口替代的公司以及大消费领域的海南概念股,都有望诞生符合新时代的核心资产。

以下为文字交流实录精华(有删减):

“中字头”公司仍有估值提升空间

国家战略新蓝筹企业理应被特殊溢价

《红周刊》:近期,监管层一席“打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讲话,让市场开始聚焦“中字头”企业。它们在今年获得了很多订单。但其中很多公司获取订单是因为更多的战略性质。在这种情况下,您如何看待它们的估值的?

何岩:第一,获得订单对企业来讲是利好,而一些企业的业务主要为海外工程,有“一带一路”等战略意义。但是作为上市公司来讲,是需要盈利的;第二,订单对于估值的影响,还需要结合利润率等因素来考量,比如通过调研去研究它的实际盈利能力。如果盈利能力非常小,我们认为估值也会相对较低,如果盈利能力非常强、订单的含金量较高,我们会给予相对高的估值。

总体而言,主攻海外工程这类头部企业,它们的体量很大,业绩也相对稳定并且整体综合实力很强,但是由于行业属性原因市场给予它们的估值是偏低的。所以我们会把这类企业归类为低估值、高股息率的投资标的,相对更适合长线资金的关注。

《红周刊》:“中字头”公司在11月实现了一波集体性反弹,但以传统估值方法来看,目前它们的估值并不高。如果以您2020年时提出的“为以核心央企为代表的国家战略新蓝筹企业提供全新的估值体系”去评价,您认为这些“中字头”公司的估值大概会是怎样的水平呢?

何岩:它们的估值目前仍然相对偏低,而也正因如此,未来才具备更大的估值提升空间。

我们以具体行业和案例来看,远一点的比如中航沈飞,当年整体上水之后,一举成为“军工一哥”。近期,市场对大消费热情很高,比如免税行业的中国中免,凭借强大的股东背景,很快发展为全球免税巨头。再比如格力地产,也正是因为大股东有很好的免税资产注入,近期股价走出了一波强势拉升。所以如果公司大股东有较好的优质资产而且管理层有非常强烈的动力去运作整合资源,公司就更易实现市值的持续增长。这就是我们要去寻找的,能够被称之为符合国家战略新蓝筹的公司。

《红周刊》:您是如何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

何岩: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一个新名词。用比较简单的语言概括就是,它代表着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和中国潜力的企业,这种企业可以被赋予全新的估值,而非一直以来所惯用的传统的估值方法。

《红周刊》,您估值理论的提出非常具有前瞻性,也很精准的把握了市场的发展。您提出的这一估值理论,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呢?

何岩:近几年,我们参加了多次军工集团举办的研讨会,我们非常看好中国,看好中国的新兴产业的前景。比如一些拥有中国特殊背景、特殊资源的企业,我认为其实是可以启用全新的估值体系来进行估值的,可以赋予它们特殊的溢价。

对于公司是否符合被特殊溢价,我总结了5个条件:一是资源占有溢价,即公司是否有稀缺资源的占有;二是垄断性溢价,即某行业、某公司或公司的某个产品的某个技术有没有垄断性;三是股东背景溢价,比如一些央企或者大的国企,公司大股东在行业内有更多的资源优势;四是资源整合溢价,即强大的股东背景能否为公司注入更多的优质资产进行整合;五是可持续经营溢价,资本市场中不乏一些企业因种种违法违规的问题最终被摘牌退市,道德性风险较大。而以央企为代表的公司,它们的违法违规概率则明显偏低,持续经营的安全性就会更高,对此也应该给予溢价。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企业,如果以传统的估值方法,市场可能只会给予其10~20倍的估值,而如果用全新的估值体系进行估值,则可以给予其30倍甚至40倍、50倍的估值,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预期。

以国家战略新蓝筹为代表的企业,可以展现中国的力量和中国前景,给予它们更合理的估值,公司股价才能有持续上涨的空间。

核心资产是有时代性特征的

军工、医药等领域有望出现新的核心资产

《红周刊》:您提到的中国中免,在2020年表现的非常好,还有一些消费类公司,当时被市场赋予了“核心资产”和“机构抱团股”的称号。如果我们展望2023年或者此后更久,您认为哪类资产会成为新的核心资产?它们具备一些怎样的特征呢?

何岩:核心资产是有时代性特征的,市场每个阶段的核心资产其实都是不同的。投资就要选择核心资产,且如果能够锁定每个时代不同的核心资产,通常都会有不错的收益。

比如九十年代,大家热衷于家电,四川长虹就成为了当时的核心资产;九十年代末,人们开始接触互联网,互联网企业一度也成为了核心资产;2000年后,百姓开始购置汽车、地产,房地产、汽车企业成为了当时的新核心资产。之后就是消费升级,以黄金、白酒、医药、保健品为代表的公司逐渐接替了核心资产的位置,再往后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消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成为热门。

当前,中国已经逐渐发展进入一个强大的时代,此时一些传统的消费类蓝筹公司或者传统的工业制造类公司,我认为已经不能很好的代表中国了,它们只是中国的特色和名片,却不能担负起让中国更强大的责任。而符合国家新战略的领域,比如军工、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更有望出现新的核心资产。

《红周刊》:请您详细谈一谈。

何岩:以军工行业为例,其中细分赛道弹药就非常值得关注,它就像军工板块中的消费品;另一个细分赛道无人智能装备也很值得被看好,比如无人机、军用机器人,今年都曾被市场资金热炒,因为未来的战争一定是以无人战争为主的。还有就是军用芯片,未来的稀缺性也是非常强的。其实A股市场的军用芯片公司并不多,龙头公司非常容易找寻。再有就是军工信息化。

再比如数字经济,投资者可以去关注一些被央企并购重组的优秀民企数字经济公司。再有就是农业和医药板块,农业板块投资者可以关注以供销社、合作社、信用社三位一体的公司,他们正在构造一个全新的平台,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近期供销社概念火爆,投资者可以进行一下筛选,板块中依然有估值便宜发展潜力巨大的公司存在。

医药板块我反而不建议投资者去追高新冠药概念,这种药其实很传统,技术含量也不高,只是短期紧缺带来的上涨。医药公司真正值得关注的应该是长期需求高的公司,比如针对慢性病管理的药企,如果能够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长期治疗方面的药物、仪器领域实现创新、打破垄断、完成进口替代,公司的需求增长空间才是可持续性的。

另外,在大消费公司中建议投资者关注海南板块,因为海南是未来能够让中国塑造更多全新消费场景的最佳区域。

直播福利限时免费领!扫码获取2023年度策略,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具备内生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的公司

有成长为新核心资产的潜力

《红周刊》:哪类公司能够成长为您所讲的核心资产呢?它们需要如何发展布局呢?

何岩:上市公司需要利用自身的条件和资源,进行有节奏有步骤的整合和扩张。最终就是公司能否为股东创造价值、创造业绩。

上市公司的业绩基本来自于两个层面,一个是内生增长,即公司所处赛道、行业景气度是怎样的。我们要寻找并投资的公司一定要处于高景气度赛道,这样公司的业务增长才具有更高的保障。同时,上市公司要愿意做事情。广义上讲,就是公司能把现有业务做好,同时愿意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公司如果有股权激励就是一个很好的特征,管理层、核心技术骨干拥有股权,做事的动力就会更强,这也是我们挑选公司的指标之一。

第二,我们还要看公司大股东有没有优良的资产。比如前面我讲到,中国中免、格力地产的大股东为公司注入了优质的免税资产。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有好的资产,且大股东的资产与上市公司资产能够有很好的协同性并愿意为其注入资产,这也是我们所看好的。

《红周刊》:军工行业近期表现相对不佳,在您来看,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于投资军工股,您有哪些建议?

何岩:军工板块近期的调整,我认为更多是一个短期的表现,短期来看,各种局势都有所缓和,市场预期的一些题材概念有所兑现。而长期来看,因为一些股权激励、资产整合等预期,军工板块是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

很多优质的资产在企业上市时就已经被大股东整合注入,但还有很多并没有注入整合。拥有优质资产最多的就是十大军工集团,每个集团都非常多的优质资产,所以一旦未来进行资产整合,资产证券化的空间是最大的。

所以,我觉得在军工股里面赚钱有两个建议,一是选好赛道,比如弹药赛道、军工无人装备智能化赛道、军工芯片以及军工信息化等,都是很好的赛道;二是选择有资产注入预期的标的。即上市公司的资产和大股东的资产非常类似,属于同类业务的资产,整合在一起之后,能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红周刊》:我们如何来判断军工板块的上涨势头要出现了呢?需要关注哪些信号? 

何岩:每个细分行业都有它自身的一个运行周期,除了关注政策面和公司基本面业绩的变化之外,还需要关注技术信号。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需要关注业绩的增速,一旦出现季度业绩的环比、同步增长,有可能意味着业绩增长呈现加速状态。另外需要重点关注资产整合的预期,这就是非常好的信号。从技术面来看,则可以重点关注是否出现了技术点位的突破以及成交量的增加。

《红周刊》:中医药板块呢?

何岩:我觉得有两类中药公司是值得重点关注的。第一类就是这类中药企业具有产品创新。在坚持老的传统药物配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让疗效更好。像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就是一个创新的产品。

还有一类就是资产整合类的企业。除了自身的产品技术之外,有一些央企是存在资产注入预期的。像太极集团,之前是一家地方国企,像它的藿香正气液是不错的产品,但市值一直很低。但是后来摇身一变成为了央企控股。而在央企控股之后,股价也迎来了不错的表现,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刺激因素就是资产整合的预期。

《红周刊》:集采是医药行业的重要变量,在投资过程中如何克服集采的影响?

何岩:集采对于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还是存在一些影响,毕竟,集采导致竞争加剧、利润减少。所以我们更加看好以下领域,第一,一些不受集采影响的细分赛道;第二,产品能够实现进口替代,医药领域的进口替代空间是巨大的。此前大部分市场都被进口产品占据,一些企业将会受益于此;第三,最好具有消费属性,一些医疗医药产品,消费对象十分广泛,比如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群等,这类群体对于药物、医疗器械的使用和需求是具有持续性的,对应的这类企业的盈利也会具有持续性。

平台经济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携程、美团等或将迎来拐点

地产股也值得甄选,但资源股的风险较大

《红周刊》: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到重点支持平台经济。在您看来,在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之后,它们是否有望迎来一轮估值修复?

何岩:此前,这类公司受到疫情、相关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如果从当前来看,这类平台经济型公司的技术底已经出现,基本面、政策面的积极因素也在释放。所以,当它们处于一个相对低位的状态时,反而会有不错的布局机会,而不是当股价大幅上涨一个阶段之后才去布局。

虽然前几年受到各种因素压制,但我认为这并不会影响这类公司未来长期的发展,因为它们都是我们生活当中离不开的。像携程、美团、顺丰、美兰等,这样的消费类公司,当一些压制因素消失之后,必然会迎来向好的拐点。

《红周刊》:不少新蓝筹公司都是同时在A股、港股两地上市。那么,对于同时在A股、港股两地上市的一家公司,应该如何选择?

何岩:我觉得作为投资者,在进入市场之前需要给自己画像。如果是长线价值投资,对短期回报要求不高,心态比较平稳,看好一家公司之后能够长期持有,我觉得港股更加具有优势,因为估值相对便宜。如果是交易型的投资者,对流动性要求更高,那么,投资A股是相对合适的。

但是有的公司只港股上市,比如相当一部分优秀的互联网平台公司,但我认为回A股上市将是一个大的趋势。

《红周刊》: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房地产也被重点提及,您怎么看地产股的投资机会?

何岩:目前来看,房地产不是夕阳行业,也不是朝阳行业,它是一个刚需行业。在不同的阶段,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房地产行业已经过了若干年前高速发展的周期,目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当前的一个主基调。

在这个基础上,部分真正优秀的房地产公司还是值得重点关注的。但是其他大部分竞争力不够强的地产企业,在目前行业格局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能够脱颖而出的企业可能不会太多。

《红周刊》:相比地产股,目前来看,资源股的行情持续时间更长一些。对于接下来的资源股表现,您有什么看法?

何岩:资源类的公司的一个特点就是波动性比较大,属于周期类的行业。所以我认为,投资这类资源股需要对这类商品的波动周期有精准的把握,否则风险将会很大。但整体来讲,在疫情之后,全球进入经济复苏将是大的趋势,对包括煤炭、有色等资源品的需求将会增加。不过,因为周期性明显,这类资产只适合阶段性投资,而并不适合长期持有。比如石油,之前石油期货一度出现负值,今年又出现大幅上涨,这种波动性是很难把控的。

《红周刊》:综合而言,您觉得哪些板块在2023年更具有增长的动力势头?

何岩:首先是消费,这也是受政策大力支持的行业。但是大消费的范围是特别广泛的,比如可以聚焦像海南板块、新的消费场景的创新类公司。

其次是农业,包括供销社。

第三是包括医药生物在内的大健康产业。因为在这场疫情之后,人们将会对更加注重健康。

第四是数字经济领域。数字经济融入了信息产业、网络科技,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在这其中,也会有不错的投资机会。

《红周刊》线上投资峰会系列策划精彩不停歇!

进入四季度,房地产政策暖风频吹,整个板块也重拾升势。那么,接下来的房地产政策是否还会不断释放利好?当下是否还是布局房地产板块的好时机?如何筛选出具备性价比的标的?

12月21日(今日)晚7:00,我们邀请到了上海利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昊扬做客《红周刊》直播间,就当下最热门的房地产板块展开深入探讨。

何岩最新观点:国家战略新蓝筹企业值得被赋予更高估值,关注具备内生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的新核心资产公司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