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会转“牛”吗?机会又在哪? 中欧基金中生代基金经理把脉2024

2023-12-21 08:05:53 - 每日经济新闻

转眼间,2023年仅剩下不到半个月时间,在岁末之时,A股、港股市场持续调整,让不少投资者对于明年的市场多了一份担忧,2024年是否会否极泰来?投资机会又在哪?

近日,在中欧基金2024年投资策略年会上,中欧基金旗下的三位基金经理李帅、罗佳明、成雨轩,围绕2024年的A股以及港股市场,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

明年会转“牛”吗?机会又在哪? 中欧基金中生代基金经理把脉2024

明年会转“牛”吗?机会又在哪? 中欧基金中生代基金经理把脉2024

回顾2023

核心资产估值回落,未来值得关注

要对明年的市场有比较合理的判断,首先需要对过往和当下有比较充分的认识。

回顾今年以来的市场,李帅表示:“2023年整体的市场特征比较明显,一是主题投资、二是中小市值,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今年的市场不那么有效,不过我个人认为市场的大部分时间还是比较有效,不同阶段基础假设不一样、市场背景不一样,主要矛盾不一样,选出来的资产就不一样。” 

“这一年最大的感受是要更加尊重市场,让市场告诉我们答案,因为市场是各种资金来源、各类投资者聚集在一起的结果,没有哪一类投资方法是永恒的。”李帅进一步说道。

罗佳明则表示:“对于A股今年的看法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跟传统经济相关的,比如白马股,随着经济的修复,尽管出现了业绩的下调和估值的压缩,回到之前白马牛市的起点,不过也迎来了比较好的布局机会;另一方面,A股永远是少年,A股对于整个世界发生的最新颖的、最新潮的东西永远充满热情,我们看到今天A股市场的主题,无论是机器人、AI,还是红利等,整个市场还是非常活跃,对于股息率的追求也更高一些。”

成雨轩同样指出:“2023年一些核心资产在不断消化估值,这些公司目前的估值进入到比较便宜的区间。但这些公司有较好的护城河,无论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中,都有较强的经济韧性,因此在比较便宜时,未来这些核心资产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谈2024年

实事求是、否极泰来、重塑信心

而在经过了今年的调整之后,展望明年,基金经理们心目中的关键词又是什么?

李帅表示:“我的建议是先不要着急,明年的关键词是实事求是,客观去面对市场,做一些可把握的事情。”

“在这里面我选出来的方向是继续围绕科技的中小市值,因为经济的周期是3-4年,金融周期也是3-4年,产业周期,比如全球大的半导体周期都是3-4年,但这些周期之间也不同步,我个人认为市场每一个分隔周期,包括各种因子的周期也都是3-4年。从2021年中小市值算起的话,明年2024年可能还会延续。不过可能在某一个时点会迎来小市值到中大市值的切换,这需要边走边看。”

“从科技来看今年算是启动的第一年,后面还有3年时间,如果要取交集的话,依然是科技类的科创板,其中大安全的主题,未来几年相对成长性较确定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全球化主题,这里面还是能找到一些在未来两三年业绩能有高增长,和宏观经济暂时相关度不大的行业和公司,比如半导体国产化设备、军工、周期类的和资源类的供给受限,同样还有向中国产业转移的船舶。”李帅继续说道。

罗佳明则认为:“我对明年的关键词是否极泰来,站在这个时间点,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都是低位。具体看好的方向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偏上游类的资产,我们觉得明年在美元降息加上中国经济复苏,叠加海外其他国家再工业化的背景下,我们还是继续看好这类资产,包括像造船这类所谓的周期反转。”

“二是出海的方向,中国一些制造业,比如今年看到的叉车、挖掘机,以及前两年比较景气的光伏、锂电,还有汽车、电动两轮车、一些消费的电商平台等,都在往海外去找新的蛋糕,我们相信,以我们中国企业家的精神和中国人的勤劳,这是一大块机会。”

“三是,创新也永远是少年,在AI和智能硬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在硬件上面进行一些配套。另外,创新还包括创新药,生物创新药的板块在过去3年调整较多,这部分创新药的企业家,因为上一轮的金融泡沫,从世界各大药厂的部门负责人回国创业,他们做创新药的能力和对创新药的理解是世界一流的水平,这批公司股价跌这么多,我觉得在未来会赢得一定的机会。”

成雨轩则坦言:“我对明年相对乐观,我的关键词叫重塑信心,一是我依然觉得中国有一批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企业家,这些企业能够在很长时间内保持比较好的竞争力,未来我们在海外还有市场可以扩容。”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估值的位置,纵观全球股市,每次赚钱时往往有一个非常好的价格,我们并非要在估值很好的时候找好公司,重要是在估值比较低的时候去精挑细选一些好公司。”

“至于看好的方向,我依然看好消费,无论是传统消费的白酒,还是泛消费的方向,以及AI未来创造的新的需求,我觉得消费和科技在历史上或者在更远的未来都会不断去产生牛股。”

谈科创板、港股

性价比高,值得期待

从三位基金经理的展望来看,低估值、创新、科技是目前相对比较共识的地方。而在投资策略年会上,三位基金经理还进一步从两个关注度比较高的市场,深入进行了剖析。

首先,在科创板方面,李帅指出:“看好科创板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每年要抓市场的主要矛盾,过去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主要矛盾还是在科技,板块在科技,风格还是延续中小盘,科创板是不错的交集。”

“第二,看板块的位置,股市里面有几句通俗的话,一是贪婪与恐惧,二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从基本面角度来看,一个板块横得越久,坏的因素自然就逐步出清了,万物皆周期。”

“第三,做投资也要抓主要矛盾,我们国家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发力重点包括制造强国、科技兴国,再加上碳中和以及大安全,而科创板里面包含的七大行业,电子、计算机、高端装备、军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全部符合国家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所以我觉得在这个位置,估值消化了4年多的科创板,性价比是较高的。”

而在港股市场方面,罗佳明对明年的港股有一点期待,“港股市场调整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估值和资金流向上,因为美国的加息和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飙升,带领很多钱流出市场,另一方面经济不及预期,很多上市公司的盈利在不断下调,也加剧了大家对这个市场以及对这些公司的悲观情绪。”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宏观已经发生变化,美债收益率已经下来了非常多,美元指数也下来很多,人民币在升值,而股票市场,尤其是12月这波下跌其实并没有反映宏观上有利的变量,这在我十几年的投资经验里面也是比较少见的,不太正常的表现大概率不会持续很久,我们希望在后面一段时间能够看到整个宏观变化带来港股市场向上的发展。”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文/安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