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2023-12-21 13:45:13 - 新民周刊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文|Eva

在崇敬者眼中,他是“恺撒以来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亚历山大(大帝)以来最令人震惊的人物”“战争之神”“法国革命的体现者”。

在反对者眼中,他则是“吃人的妖魔”“篡位者”“暴君”“法国革命的扼杀者”。

或褒或贬,如此矛盾,都无法否认,拿破仑·波拿巴,一个家道没落的贵族子弟,一个“平平无奇”的科西嘉岛民,曾纵马飞跃,叱咤欧洲,因其咄咄逼人的煌煌业绩,载入不朽的史册。

那么问题来了:绝世大男主亮到瞎眼的人生履历,碰上执导过《银翼杀手》《异形》《末路狂花》《天国王朝》的雷德利·斯科特,请来合作过《角斗士》的华金·菲尼克斯当主演,鸿篇巨制的题材……诸般有利条件叠加,怎么就让硬核观众对着电影《拿破仑》激动得失态了呢?

不是如逢知音、如获至宝的激动,是忍不住“口吐芬芳”“气出十年脑血栓、心头万匹神兽草泥马狂奔”的那种激动。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当年的《角斗士》让多少观众爽到了,可这回……

《拿破仑》全片的剧情其实中规中矩:试图讲述拿破仑·波拿巴从士兵到称王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现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战略远见。并通过这位一代法国奇男子与挚爱约瑟芬之间复杂纠葛的传奇情史,揭露大帝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土伦战役、雾月政变、加冕仪式、三皇会战、出征俄罗斯、滑铁卢战役,以及最终的圣赫勒拿岛放逐岁月……诸如此类虽“老生常谈”然毕竟绕也绕不开的“重大节点”,编导也是一个不拉,总之,围绕拿破仑该有的“维基百科”词条解释,电影一股脑都塞进去了。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场景完美再现油画般的史诗感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一路打到莫斯科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法兰西,军队,冲锋

画面算是精美的,场景算是宏大的。结果上映后若干巴黎人民率先“起义闹事”了:他们认为,可恶的英国老爵爷斯科特对历史胡编乱改,狠狠糟蹋了拿破仑。导演自以为是,拍了一个活在盎格鲁-撒克逊人偏见里的拿破仑,与法国历史书上“法典缔造者”的形象可谓大相径庭。这部影片甚至带来了生理性的不适,倘若不幸看了,建议立刻找几本司汤达或大仲马的小说予以“消毒”。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豆瓣上这条评论让我笑抽

以下我总结了硬核观众集中火力猛攻的几个槽点:

1.涵盖传主生平绝大多数重要时刻,时间跨度将近三十年的故事,雷德利·斯科特仅仅花了三个多月杀青,压根不见拍《角斗士》和《黑鹰坠落》时的用心。急匆匆的赶工心态,导致电影浮于表面,呈现出一种“历史PPT”的即视感。此外,“么得感情、只重效率”的多机位拍摄,带来观察视点、情感共鸣维度等缺损的负作用。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偏要安排一个“两强对峙”

2.拿破仑炮轰金字塔?拿破仑像神经质?导演你是地摊文学看多了么?英国人“不忘私心牢记私货”,非但给滑铁卢保留了最长的戏份、最细致的镜头,让威灵顿“豁胖”豁个没完;片尾字幕,雷德利·斯科特更极其任性地加了一句:“谨以此片,献给露露”——露露是斯科特养的一条狗,去年圣诞走失,故意强调此乃“拍给狗狗看的电影”,无非是在说明,“本爵爷才不屑于为某人树碑立传,纯私人视角哦,你们别咋咋呼呼的”。但是,不歌功颂德,也不等于可以傲慢填充瞎七搭八的坊间小段子,与自说自话、没有依据的揣测吧?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这片多少有些浪费了“白寡妇”凡妮莎·柯比演技上的潜力。其出场的大多数镜头,还是一个象征着性感的符号

3.要祛魅化书写、要解构“男性中心视角的宏大历史叙述”,没问题。干脆聚焦《拿破仑与约瑟芬》,没问题。问题是走马观花的节奏,刻板生硬的性别颠覆表达,懒于对人物关系、人物心理进行深入挖掘,观众还上什么头、嗑什么cp?拿破仑与约瑟芬是灵魂伴侣伉俪情深奈何造化弄人权欲弄人,抑或是渣男贱女勾三搭四相爱相杀极限拉扯,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立体描写。靠这个大银幕版本蜻蜓点水、状同儿戏的那点残渣碎片,导演营造“爱情神话”or“爱情笑话”的企图肯定是失败了,阅片无数的老司机们只能摇头,嗤之以鼻。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豆瓣上这条评论让我笑抽×2。国内删了拿破仑与约瑟芬火热鏖战但很快“不行”的片段,以至于上一秒男方盛气凌人“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下一秒女方“没有我,你才什么都不是”,令可怜的观众感到迷惑

最终,硬核观众(这部分观众多为历史发烧友)最耿耿于怀的一点是:如果拿破仑就是雷德利·斯科特拍出来的这副样子,那么此君就完全没有被拍的必要。时至今日,依旧有那么多人记得拿破仑,可见这位克里斯玛型领袖、毁誉参半的英雄,定有其独到、突出、强烈的人格魅力。

法国大革命对内终结了波旁王朝,波拿巴将军横空出世,后在全欧洲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但等到拿破仑自己当了皇帝,并让兄弟成为西班牙国王、威斯特伐利亚国王,让妹夫成为贝格大公的时候,人们又在沉吟——此刻,他和前朝的路易十四有什么区别么?

在拿破仑身上,清扫封建欧洲的赫拉克勒斯的形象,与传统的法国君主的形象似乎是合二为一的。如果你觉得拿破仑在全欧洲输出革命,那他就继承了大革命;如果你觉得和亚历山大一世会见的拿破仑本质上就是一个法国君主,那他就颠覆了大革命。

有趣的是,在拿破仑刚刚“谢幕”之时,鉴于人无完人、树敌甚多,全法乃至全欧洲对他还没有后来那样的狂热崇拜。可到了1840年,当奥尔良王朝的政府迫于法国民众的压力,终于将拿破仑的灵柩从圣赫勒拿岛迎回巴黎时,情况完全变了:90万巴黎市民冒着刺骨的寒风迎接“皇帝”回家;年过花甲甚至古稀的老禁卫军重新穿上军装,送他们的将军最后一程。随后,法国大兴土木修造了奢华绝伦的拿破仑墓——遗体包了七层棺椁,十二个胜利女神守护在侧。

何故?

1848年欧洲革命的前夜,民众与自由主义学者对君权独裁的反感愈演愈烈,起义屡被镇压,气氛阴郁至极。在这样的“悲惨世界”,人们当然会怀念那个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的男人,他说,“我的光荣不在于打胜了四十个战役,滑铁卢会摧毁这么多的胜利……但不会被任何东西摧毁的,会永远存在的,是我的民法典”;“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爱光荣如同撒旦横架在混沌上面的一座桥,使地狱能通往天堂。光荣把被无边无际深渊隔开的过去和将来联结起来了。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

作孽呐,醉过知酒浓,失去懂珍惜,欧洲老百姓对拿破仑渐渐“爱意高涨”,因为后者告诉了他们两件事:一是王公贵族何足惧,开炮!二是《拿破仑法典》中许诺过的权利,属于人民。对此,雨果评价:“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下的波拿巴仿佛比站着的拿破仑更高大些……他在疏失中依然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依然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依然是雄才大略的。”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普希金的长诗《拿破仑》大赞:

世人会长久地、长久地

留下你的血写的记忆

……

在幽暗的流放里,他死了

却把永远的自由遗给世人

海涅填词、舒曼作曲,堪称拿粉(脑残)神曲的《两个掷弹兵》更激动地唱:

答应我的请求吧,兄弟

如果我现在一命呜呼

请把我的尸骨运回法兰西

……

我将这样躺在坟墓里面

就像一名警惕的哨兵

直到有朝一日,我又听见

大炮轰鸣

奔马长啸

皇帝会纵马跃过我的坟墓

那刀剑铿锵撞击

那寒光凛冽闪烁

我将全副武装爬出来

去为皇帝作战

我的皇帝

所以啊,雷爵爷,对硬核观众的愤怒,你是一无所知哟。当然,有一点在下勇敢承认:哪怕这部《拿破仑》再烂,总比老美那些已经霸占影院太长时间的“儿童乐园”式超英片好,好多了。

好戏 | 矮炮兵,漂亮老婆,称帝退位再上台……这么精彩的男人,竟被另一个男人狠狠“糟蹋”了?

何况,《拿破仑》158分钟版先上大银幕,250分钟版再上流媒体——250分钟版能否实现口碑翻盘?我尽管不抱很大希望,但还是有一点点期待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