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丨全省第三!1-11月德州新登记市场主体10.27万户
转自:德州发布
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三个服务理念”转变为抓手,全力做好我市的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2月21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王拥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方士彬出席,介绍我市市场主体培育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三个服务理念”转变为抓手,从制度创新、服务提升、数字赋能等方面重点发力,围绕“最简流程、最优服务、最高效率”目标,采取“项目化”方式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全力做好我市的市场主体培育工作。1-11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0.27万户,同比增长40.58%,位居全省第三位。
在全省率先开展“五零登记一体化”改革,助力个体户数量快速增长
针对占市场主体总量2/3以上的个体户办事过程中存在的“往返跑、环节多、成本高、排队时间长、政策获取不便”等现实难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主动创新改革举措,实现了登记工作的“零时间、零成本、零材料、零环节、零跑腿”。
一是率先搭建“清税证明材料”传输平台,实现登记的“零材料”。通过搭建平台,打通了税务和审批间的数据壁垒,解决了“个体户在乡镇(街道)办理注销、个转企、变更经营者等业务时,需到县级政务中心税务窗口开具清税证明材料”的难题,跑腿次数减少50%,办事时间节省80%。目前已有6000余家个体户享受到免提交“清税证明材料”政策。
二是创新推出微信端“智能审批”,实现登记的“零时间”。通过“微信申请+直接登记+自动审核+自助打照”方式,开启“申请智能化、填报标准化、审批自动化”办事新体验。目前,临邑县微信端智能审批系统已正式上线,申请材料由4份减少到0份,审批环节由3个压减为1个,审批时限由2.5个小时缩短至秒批秒办,齐河县、夏津县、武城县也正在积极推进。
三是全面对标“企业开办”免费政策,实现登记“零成本”。今年6月底,我市12个县(市、区)全部免费为个体工商户发放实体印章和电子印章,并免费提供帮办代办、税务UKey、双向寄递、打印复印等服务,真正实现了0成本开办个体户。今年以来,已为1.7万户个体户免费刻制印章3.33万枚,免费发放税控Ukey9142个,免费邮寄1454次,免费帮办代办10.5万次,累计减免各类费用1300余万元。
四是优化“经营者变更”办理方式,实现个体登记“零环节”。将个体户变更经营者由“先注销、后设立”变为“直接申请变更”,将中间环节清零,办事流程进一步优化。目前已为近3000家个体户直接办理经营者变更登记。
五是全面汇集便民惠企政策,实现信息获取“零跑腿”。全面梳理支持个体户发展的优惠政策,形成个性化政策礼包,个体户实现政策“一站获取”。
创新推出“电商基地+政务服务”工作模式,大力培育电商产业发展
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推出了“电子商务+政务服务”工作模式,在电商基地设立政务服务点,主动为电商经营者提供包含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办理、金融服务、员工社保、税务服务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了市场主体登记的就近办。
二是强化服务保障。为提升电商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度,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印发了《关于提升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审批便利度的通知》,进一步降低电商主体准入门槛,为电商主体开设绿色通道,平原县审批服务局也推出了“电商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电商主体审批服务便利度进一步提高。
三是抓好培训指导。审批部门积极走进电商基地,通过组织召开培训班对电商创业者进行市场主体开办方面的业务指导和便民政策宣传。目前,我市已在平原县桃园电商基地、德城区华屹兄弟电商基地等14个电商基地设立了政务服务点,德城区、齐河县等县(市、区)组织开展电商培训42次,4800余人参训,累计提供咨询5000余次,办理业务2800余件,新培育电商经营主体2500余家,电商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四是推进“云上产业园”建设。牵头制定实施方案,建立配套的政策体系,在天衢新区建成“云上产业园”,天衢新区管委会、德发城市资产管理、杭州共道科技三方签署协议,投资1800万元,重点建设“1平台+3中心”,通过线上虚拟地址注册,实现跨地域招商、无成本创业,目前线上平台已经交付,有50余家市场主体正在对接沟通入驻事宜。
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一是主动开展登记注册便利化规范化改革。今年以来,组织市、县两级业务骨干,逐一梳理48个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事项的申请材料要件、容缺受理标准、疑难问题处置等内容,制定了《申请书》、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等各类填报模板,形成了《德州市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标准化服务指南》并印发县(市、区)统一执行,实现企业登记注册的申请材料、审批环节、许可标准等各类要素“全市同标”,并公布监督电话,对于不按统一标准执行的县市区,一经查实严肃问责,全面提升了全市登记注册便利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积极推进市场主体歇业制度改革。强化与市税务、医保、社保、公积金、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在集成歇业服务流程、简化纳税申报方式、允许住房公积金缓缴、实施包容性监管等方面出台了新的改革举措,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市场主体歇业制度,为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在“存续”和“注销”状态之间提供“歇业”缓冲,帮其尽早恢复经营。
三是持续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组织开展对住所(经营场所)不合理限制条件的自查和清理工作,确保“一照多址”“一址多照”、集群登记、住宅登记等政策落实落地。今年以来,已办理“一照多址”业务95件,“一址多照”业务1836件,“集群登记”业务110件,住宅登记3152件。放宽电商市场主体住所登记限制,从事电商行业的企业可以自行选择使用商用性质或住宅性质房屋作为住所进行登记。从事电商行业的个体户可以使用电商平台提供的网络经营场所作为经营场所进行登记。
四是探索开展商事登记移动端审批改革。鼓励部分县(市、区)研究开发移动端审批服务功能,市场主体提交设立、变更或注销登记申请后,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即可随时随地办理以前只能在企业开办内网才能审批的业务,将登记注册由工作日的8小时向全天候24小时延伸,实现了掌上的“即提即办、即审即核、即核即结”,开创了商事登记注册新模式。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在探索更优政务服务、营造更佳营商环境、释放更大改革红利上下功夫。一是围绕中心全力保障市场主体稳增长。二是不断深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改革,不断提升企业登记注册效率。三是持续提升企业准入退出便利度。优化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水平,让更多的改革红利走进“寻常百姓家”。
答记者问
为什么今年在全市推出了个体工商户“五零登记一体化”改革?这对培育和壮大我市市场主体规模有什么意义?
方士彬:截至今年11月底,我市在营的个体工商户为40.47万家,占市场主体总量的68.27%。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逐一研究和分析涉及个体工商户的事项清单,尽最大努力让个体工商户办事提交材料更少、跑腿次数更少、办事时间更短、开办成本更低、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等,力求达到“零时间、零成本、零材料、零环节、零跑腿”办事目标。这就是所谓的“五零登记一体化”改革。
通过开展个体工商户“五零登记一体化”改革,我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数量快速提升。今年1-11月份,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共计7.58万家,同比增长率为61.80%,位居全省第二位,有力地壮大了我市市场主体规模。
请介绍下“清税证明材料”传输平台的搭建和使用情况。
方士彬:“清税证明材料”传输平台是“五零登记一体化”改革的举措之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前期在梳理问题时发现:虽然我市个体工商户登记业务已全部下放至乡镇办理,实现了业务的“就近办”,但是按照有关规定,个体工商户在办理注销、个转企、变更经营者等业务时需提供“清税证明材料”。由于该材料需到县级政务中心税务窗口开具,无形中就增加了个体工商户的跑动次数,提高了办事成本。针对此问题,市审批服务局积极与市税务局沟通对接,决定进一步优化个体工商户领取“清税证明材料”的途径和方式。3月30日,市审批服务局和市税务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个体工商户领取“清税证明材料”方式的通知》,决定搭建个体工商户“清税证明材料”传输平台,并明确了实现途径、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4月26日,全市“清税证明材料”传输平台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有6000余家个体工商户使用该传输平台办理业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目标。
为什么要开展全市登记注册便利化规范化改革?
方士彬:我市一直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市场主体登记提交材料规范》办理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事项。但是通过日常的电话回访、实地调研、企业座谈等途径了解到,县市区在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业务时存在审查重点不明确、审查流程不规范、审查标准不统一、疑难问题处置方案不同等情况,偶尔会发生同一情形在某个县市区能办,但在另一个县市区却不能办理的现象,一定程度影响了全市办事企业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此,市审批服务局围绕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业务实际,对48项登记注册业务逐一进行梳理,先后组织召开4场研讨会,最终形成《德州市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事项规范化服务指南》,成为全省首个发布《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事项规范化服务指南》的地市。为切实落实好该项改革,市审批服务局要求县市区认真做好本辖区内全体登记人员和帮办人员的业务培训,熟练掌握规范化要求,提升业务能力,确保商事登记“全市同标”,并向社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对于市场主体投诉的不按标准办理、增加准入门槛等问题严肃处理。
请简要介绍下企业“一照多址”登记工作最新开展情况。
方士彬:“一照多址”是指在同一个营业执照上登记多个经营地址。在“一照多址”登记开展前,一家企业在多个地址进行营业时,需要为每一个地址办理营业执照,可以采用总公司、分公司的方式进行登记,在主要的住所办理企业登记,在其他经营场所办理分支机构登记。因登记的经营范围、负责人等事项高度一致,也消耗了企业大量的登记时间。开展“一照多址”登记后,就可以在企业的营业执照上增加多个经营场所,免于分支机构的登记,节省企业的管理成本。“一照多址”一般是在县域内开展。为深化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准入门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企业做大做强,2023年,我市将“一照多址”政策适用范围由县域扩大至市域。现在在我市依法登记注册,且需要在住所以外的跨县(市、区)场所开展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均可以不用申请办理分支机构登记,直接向登记机关申请增设经营场所备案即可。在这里也向广大企业家朋友们说明下:对于通过“一照多址”方式备案的经营场所企业,将免于办理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免于进行年度报告。当然,“一照多址”企业也要规范亮照经营行为,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已加注“(一照多址)”字样的纸质营业执照复印件(或电子营业执照影印件、“企业码”影印件),也可通过电子显示屏展示电子营业执照或“企业码”。